膽管狹窄

膽管狹窄

膽管狹窄是膽管常見的病理學改變。有膽囊、膽管結石或炎症者易患該病。主要與先天性異常和後天性病變有關,以後者多見。膽管狹窄以間歇發作的皮膚、眼睛、尿液發黃,高熱,寒戰為主要表現。狹窄嚴重者膽汁逆流引起肝硬化和肝衰竭。該病治療以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經治療後部分可治癒,但由惡性腫瘤引起的膽管狹窄預后不佳。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普通外科

病因


● 主要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大原因。
● 先天性膽管狹窄的原因為發育異常。
● 後天性膽管狹窄主要與醫源性或外傷性損傷,膽囊、膽管結石或炎症,胰腺炎,膽管癌、胰頭癌有關。

癥狀


● 間歇發作的皮膚、眼睛、尿液發黃,且發作間歇期逐漸縮短,癥狀逐漸加重。
● 併發膽管炎時,出現高熱、寒戰、腹痛等表現。

檢查


● 確診膽管狹窄需要進行影像學檢查。
● 腹部B超
● ● 能測量膽管直徑,明確有無膽囊、膽管結石,但易受干擾,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
● 逆行胰膽管造影術
● ● 可清楚顯示膽管狹窄的部位、狹窄段以上膽管擴張程度及結石,同時行膽管置管引流,對診斷和治療均有價值。
● CT檢查
● ● 對膽管炎、胰腺炎、胰頭癌意義較大。

診斷


● 醫生主要依據病史、典型臨床表現和影像學結果診斷本病。
● 患者多有膽道損傷、膽囊結石、膽管炎、胰腺炎等病史。
● 以間歇性黃疸、高熱、寒戰、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
● 影像學檢查提示膽管狹窄。

鑒別診斷


● 膽管癌也可出現間歇發作的皮膚、眼睛、尿液發黃,容易與膽管狹窄相混淆。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臨床表現、腹部B超、腹部CT等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診斷。

治療


● 治療原則為解除膽管狹窄,修復重建膽管,以手術治療為主。
● 介入治療
● ● 通過皮膚穿刺或經過胃十二指腸將特製器械引入到膽管內,放入支架或球囊反覆擴張膽管,適用於狹窄程度較輕的良性病變患者,痛苦小,恢復快,但對醫院條件和醫生能力要求高,且可能需要多次介入治療。
● 手術治療
● ● 主要有癌症根治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膽總管探查術、膽腸吻合術等,需術者據患者病情及全身狀況選用。

危害


● 膽管狹窄可引起脂肪消化障礙,引起大便次數增多,給工作帶來不便,狹窄嚴重者膽汁逆流引起肝硬化和肝衰竭。

預后


● 治療效果與病因有極大的關係,良性疾病引起的膽管狹窄經治療后可治癒,但由惡性腫瘤引起的預后不佳。

預防


● 規律飲食,低脂、清淡、易消化飲食,多吃水果、蔬菜。
● 患有膽囊結石、膽管炎、肝膽胰腺腫瘤者需及時治療,並根據醫生意見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