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化虎
全國民兵英雄
于化虎(1914-2004),男,原名晉生,民兵英雄,山東海陽人,原海陽縣文山後村民兵分隊隊長。
1941年在家鄉參加民兵組織。194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海陽縣文山後村民兵分隊長、隊長,海陽縣子弟兵團“化虎營”營長兼行村區武裝部副部長。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製造石雷、子母雷等地雷,創造絆雷、梅花雷等布雷方法,培訓了一千多名爆契手,先後炸死敵人一百七十一名,並創一雷殺傷七個敵人的紀錄。
1950年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被授予“全國民兵戰鬥英雄”稱號。
1914年出生於山東省海陽縣文山後村。
于化虎老照片
1941年在家鄉參加民兵組織,于化虎將大地雷埋設在墨石硼路邊的石堆里,使得11個敵人命喪黃泉,從此,“活雷化虎”威名傳遍膠東。
1942年組織基幹民兵隊伍,投身抗日行列。
1943年5月,時任民兵隊長的于化虎率領爆破組在村邊埋下70多枚石頭拉雷和絆雷,炸死炸傷前來襲擊的日軍17人。幾天後,他又帶領民兵在村子周圍埋下數百顆自制地雷,誘敵進入雷區,炸死炸傷敵人70多名。
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帶領民兵在村西野虎山下埋設20多顆子母雷,炸死炸傷日偽軍40多人,于化虎和民兵們製成夾子雷、頭髮絲雷和梅花雷等防排雷。夏天,帶著4顆25斤重的大地雷,潛入敵人據點,埋設在日軍集合點名的地方,第二天早晨日軍出操時踩響地雷,被炸死炸傷30多人。10月,于化虎等10人受膠東軍區委派,到煙濰線為1000多民兵骨幹傳授制雷、布雷技術,開展歷時4個多月的地雷戰。他在蓬萊附近一次布雷炸死炸傷日偽軍28人。
于化虎生活照
1946年春,于化虎任營長,率領部隊到即墨、嶗山一帶配合當地政府開闢新解放區。
1949年任海陽縣村黨支部書記。
1950年9月作為民兵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被評為“全國民兵英雄”。
2004年去世,享年90歲。
于化虎照片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于化虎身經大小戰鬥數百次,在地雷戰中創造出連環雷、子母雷、包袱雷等多種地雷及戰術,組織民兵用地雷和土槍、土炮斃敵計170多人,通過帶徒弟訓練等方法,培養了1.1萬多名爆炸手,12名神槍手、土炮手和民兵模範。
于化虎先後4次負傷,5次得鋼槍獎,1次得土炮獎。
時間 | 獲獎名稱 | 獲獎結果 |
2009年 |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 獲獎 |
1995年 | 八一英雄勳章 | 獲獎 |
1963年 | 華東勞模大會 | 獲獎 |
1960年 | 全國民兵代表會議 | 獲獎 |
1950年 | 全國民兵戰鬥英雄 | 獲獎 |
1948年 | 山東民兵英雄 | 獲獎 |
1945年 | “爆破英雄”、“爆炸大王”、“膠東民兵英雄”稱號 | 獲獎 |
2004年,于化虎去世,但他和其他地雷戰英雄的事迹一直廣為流傳。
2019年12月26日,山東海陽地雷戰黨性教育基地啟用,基地展示了當地黨政軍民浴血奮戰、英勇殺敵的英雄事迹,以及當地人民敢於擔當、捨身報國的家國情懷,供後人觀摩瞻仰。
于化虎,1914年出生於山東省海陽縣文山後村,1940年參加抗日戰爭,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在家鄉帶領民兵以自制的踏雷、絆雷、連環雷、夾子雷、釘子雷、梅花雷等20多種地雷為主要武器,有力地打擊日寇,威震膠東。
1943年5月,日偽軍100多人偷襲文山後村,時任民兵隊長於化虎率領爆破組在村邊埋下70多枚石頭拉雷和絆雷,炸死炸傷前來襲擊的日軍17人。幾天後,他又帶領民兵在村子周圍埋下數百顆自制地雷,誘敵進入雷區,炸死炸傷敵人70多名。
1944年春,駐青島的日軍對盆子山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于化虎帶領民兵在村西野虎山下埋設20多顆子母雷,炸死炸傷日偽軍40多人。黔驢技窮的日軍從青島調來了工兵和探雷器。于化虎和民兵們針鋒相對,製成夾子雷、頭髮絲雷和梅花雷等防排雷。同年夏,于化虎帶著4顆25斤重的大地雷,潛入敵人據點,埋設在日軍集合點名的地方。第二天早晨日軍出操時踩響地雷,炸死炸傷30多人。
1945年夏的一天,日偽軍集結400多人,對周圍村莊進行掃蕩。于化虎組織民兵,化裝混入敵人內部,活捉14名偽軍士兵,並穿上偽軍服裝進村佈雷。然後他們撤出村,開槍誘敵上鉤。敵人慌亂中互相射擊,地雷遍地開花,死傷47人。懾於民兵地雷戰的威力,據守海陽縣城的日軍,被圍困在據點裡,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在青島日軍接應下從海陽逃走。
于化虎和他的民兵地雷戰,在膠東一帶威名大振,炸得日偽軍聞雷色變。1944年10月,于化虎等5人受膠東軍區委派,到煙濰線給民兵骨幹傳授制雷、布雷技術,開展歷時4個多月的地雷戰。
到抗戰勝利時,于化虎親手培養起來的爆炸模範有20多名,會使用5種以上地雷的爆炸能手多達1400多人。在參加抗戰的5年時間裡,于化虎用地雷炸死炸傷日偽軍171人,制雷、布雷技術也聞名膠東地區。1945年,于化虎被評為“膠東民兵英雄”,膠東軍區授予他“爆炸大王”英雄稱號。
抗戰勝利后,于化虎帶領民兵參加了人民解放戰爭。1946年春,海陽縣武裝部抽調三個民兵連,組建縣子弟兵團一個營,于化虎任營長。他率領部隊到即墨、嶗山一帶配合當地政府開闢新解放區。一次,600多名敵軍從嶗山出動搶劫,于化虎率民兵營伏擊,救出被抓群眾100多人,俘敵30多名,繳獲一批槍支彈藥。
1949年,于化虎根據組織的安排回到老家文山後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父親一生勤勞,熱愛勞動,喜歡自己帶頭干。他有句名言,干到臘月二十九,吃了餃子就動手。”兒子於永周說。
文山後村地處丘陵缺水地帶,于化虎帶領鄉親們修建了許多水塘和水渠。為增加集體收入,于化虎先後在村裡辦起了磚瓦廠、養雞場、粉坊、牲畜繁殖站等,帶領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于化虎參加生產隊
許世友:好個爆破英雄,一隻雷吃掉兩對半敵;渤海出了一條龍,東海要出一隻虎。
張萬年:于化虎是戰爭年代出生入死打江山的英雄。
時間 | 影視名稱 | 扮演者 |
1962年 | 電影《地雷戰》 | 白大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