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人民公園

應城人民公園

應城公園建成於1931年,始稱“蒲陽花苑”,后更名為應城公園(亦稱 蒲陽勝地)。

建國后,定名為應城人民公園。在當時是鄂中地區唯一的一座縣級公園。坐落在應城縣城的城區中心,曾招徠孝感、雲夢、安陸、漢川、京山、天門諸多縣市的人民群眾慕名遊覽。

佔地面積220畝,其中水面50畝。園中有六面重檐琉璃碧瓦的水閣涼亭一座,矗立水中,以3座跨橋連接3個小島,為全園主體建築。仿照清代園林格局,建有“龍池”、“錦苑”和“聚翠園”等景點。環繞龍池四周,辟有走道,沿走道北行向東,可登臨古城牆,眺望城東新區風貌;錦苑和聚翠園中,分別栽培有已170餘年歷史的稀有鐵樹4棵和百年牡丹3株。如今,當你置身應城賓館客房樓上,倚窗遠眺,公園景色盡收眼底。

正文


應城人民公園
應城人民公園

應城人民公園


民國九年(1920年),邑中名士李基鴻、王育之、趙保民等倡議在城中修建公園,供百姓娛樂,揚蒲城文明。後由於資金聚集困難,加之園址不好定奪,以致議而未決。民國十四年(1925年),陳蔭三從法國留學歸來,獲悉興建公園之事,認為是造福桑梓的好事,於是他積極奔走籌劃,主動察勘園址,自薦建園方略,最後選中東門內,毗連孔廟的一塊山水相連的地方為園址,並認為這樣的園址不僅有自然風光,還有人文特色。經多方協商,建園工作由陳蔭三負責總體規劃,在徵求漢口中山公園總設計師吳國炳的意見后,繪成了建園藍圖。但因資金欠缺,難於及時動工。民國十八年(1929年),籌建會在以往倡捐的基礎上,又向彭仲民、盛蘭芳、彭幼岩、楊嘯岩、龍昌泰等洞商富戶募捐,加之膏鹽公司、錘業公會的捐助,共集資銀圓1萬元。經過承建招標,在黃陂營造商“丁天星”奪標后,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動工,歷時一年,建成了總面積約220多畝(其中水面50畝)的“應城公園”。迄今已有70多年歷史。
應城公園根據園中地形地貌特點,低處蓄水,高處築台,摹仿自然而優於自然,景因園異,園因景美,布局得體,別具風格。公園勝景聞名於鄂省內外。但好景不長,建園僅7年,日本侵略者的鐵蹄就踐踏了這座公園。駐應日軍將公園闢為練兵場,樹木被砍,房屋被毀,除水閣涼亭倖存外,其餘景點設施均被破壞殆盡,園內一片廢墟,“白楊早落,塞草前衰。”“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頹,”“凝足寂聽,心傷已摧”(鮑照《蕪城賦》)。
1945年抗日勝利,應城公園改名為“蒲陽勝地”,在西面臨街處新建了一座園門,豎年修建了一座“三香園”,種植丁香瑞香木香;同時還修復了木結構長廊。1948年,江漢獨立旅攻克應城時,應城公園被國民黨軍作為頑抗的據點,戰火熊熊,屍橫遍野,公園內一片焦土。
新中國建立后,應城公園回到了勞動人民手中,遂改名為“人民公園”。中共歷屆縣市委、政府對公園重建傾注了滿腔熱情,投入了數百萬元資金,進行了近十次大大小小的維修、擴建,把公園逐步建設成現今的規模。
公園的正門面對寬闊的古城大道,大門是我國古典風格的牌樓建築,飛檐拱斗,畫圖描彩,金碧輝煌,一塊“蒲陽勝地”的金匾嵌入牌,更顯得典雅、氣派。還有兩條木雕楹聯,一下就把人引入了勝景。果然是“春意鬧,燕舞鶯歌,秋聲鳴,鼓蛙鳴蟬,朗朗乾坤,春去秋來幾度賦。大成殿,古檜勁竹;小瀛洲,飛瀑流泉,區區園林,大觀小景數重天。”
瀕臨古城牆腳下,湖水岸畔,是新修的鵝卵石道,人們走在卵石道上,可以增腿力,健身體,常有人沿道走上幾圈,第一天走了,第二天又來走,反覆循環,人們妮稱為“健身路”。
水閣涼亭,本名“清沁閣”,一樓底部繪有蝙蝠環繞的龍鳳呈祥圖案,地面嵌有金絲的雙鹿同看圖。站在亭上,微風輕拂,水波不興,樹映水面,景融水中,令人大有於置身瀛洲之感。
被稱作“孔池”的人工湖,湖面約40畝,紅男綠女,泛舟湖上,吹拉彈唱,歡歌笑語令人蕩氣迴腸。湖東有蘑菇形小亭伸入水中,湖南港漢中,有大小13片水泥構件成的荷葉橋;湖西北是一條依湖而建的蜿蜒曲回的長廊,遊人可游可坐,亦可憑攔遠眺。
過石橋,有一六角涼亭,名曰:“風華亭”,遊人聚坐亭中,或閑聊,或聽戲曲票友清唱幾段京、漢、楚戲,叫好掌聲不斷。與風華亭隔路相望的是紫藤長廊,長廊上面枝葉蔭蔽,夾果串串,遊人小憩廊中,涼意頓生,甜味繚繚,泌人心脾。此處的東、西還有幾座綠茸茸青草覆蓋的小山丘,或有幼兒在草坪上翻滾嬉戲,或有老人躺在草叢,仰天享受和煦的陽光,暖融融舒筋展骨。
園西“至聖門內”是尚存的千年孔廟古建築,乃儒學聖地,贊孔子的碑文猶在,古柏翠竹環繞。在“至聖門”的前側,是花卉盆景園,各類鮮花植於盆中,盡顯花姿百態。
應城公園已成為人們的休閑勝地、怡情佳地、健身場所。人們信步其中,可得山水之樂,可觀園林之美,可享健身之益,可發幽古之情,可激迫今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