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小營鎮的結果 展開
- 吉林省延吉市小營鎮
- 山東省濱州市下轄鎮
小營鎮
山東省濱州市下轄鎮
小營自古官道穿街,交通方便。宋初,曾在此設大小兩個兵營,後來漸漸成為今名。1912年設區,是蒲台縣二區區公所駐地。1945年改稱小營區,1958年稱小營公社,1982年稱小營鎮至今。曾為蒲台縣人民政府駐地。
小營鎮位於黃河下游,濱城區南部。北瀕黃河濱州州黃河大橋和黃河浮橋與濱州市區相連,東、南與博興接壤,西鄰舊鎮。
元至順二年(1331年),漯水支流--趙家河於春三月和秋九月兩次出現“海市蜃樓”,一時傳為“祥瑞風水”美談。次年,萬戶侯齊炳節移葬今團包村趙家河畔搶佔“風水”,人稱官官墳。
明洪武五年(1372年),雲遊道人張寵來小營西北“烽火台”籌建道觀。歷時2年建成,落成時群燕(宴)繞台飛舞,似來宴賀,遂命名“宴(燕)賀台”。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白蓮教女首領唐賽兒在其外祖母朱家莊同其表姐朱秀英聚集道眾造反。失敗后,被朝廷滅其村,村民朱氏,因與朝廷同姓,未受滅九族處理,被遷往鄰村的和睦張、陳家庵居住。
1915年,小營出華工100人赴法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回國。
1935年,二區區長張少白推行梁漱溟鄉村建設,以學治國的民眾教育,改民區為農學區,改區長為校長,實行政教合一。並著手籌建小營高級小學。
是年,國民黨地方政府在小營建美棉產銷聯合社軋花廠,有軋花機12台,用柴油機作動力。小營境內第一次有了機械設備。
1939年1月23日,日軍侵佔蒲城后,南渡黃河在道旭安設據點。
是年農曆九月二十一日,國民黨地方軍薛汝華率部在新興、姜家一帶與蒲城日偽軍展開戰鬥,雙方皆有傷亡。
1940年,農曆七月初十,為執行“焦土抗戰”,反動武裝劉耀亭部焚毀美棉產銷聯合社軋花廠。
是年農曆九月初八,日軍在小營安設據點。是年深秋,清河軍區三支隊政治部民運科長李碧東率工作團來小營一帶宣傳、發動、組織人民抗日救國。
是年,中共蒲台縣委書記王友琴到南閆村開展抗日工作,發展閆金鑾為中共黨員。閆金鑾成為小營區第一個農村黨員。
是年,日本在小營招華工。有的去了日本,有的去了東北。
1941年,中共蒲台二區(小營)區委建立,第一任書記王建民,在小營一帶開展抗日工作。
是年8月,在中共蒲台二區委發動下,李官莊自衛團長王文玉率部在夜間將小營至雅店公路破壞,使敵汽車不能通行。
1942年,南閆地下情報站建立,閆光增任站長,統一領導二區對敵情報工作。
是年冬,二區區中隊建立。
1943年秋,蒲台縣公安局派王秉忠率隊員3名,乘夜間炸毀日偽軍在黃河道旭渡口架設的永黃橋。
是年冬,二區區中隊同10倍於自己的日偽軍遭遇,指導員劉唐、隊長王漢青、一排長許星庚英勇犧牲。劉、王兩烈士的頭被漢奸割下,掛在玉皇堂據點東門。
是年冬,團包村高級小學借慶祝建校3周年之際,公開演出抗日劇目,影響頗大。年底,南閆村黨支部成立,成為蒲台二區第一個農村黨支部,閆光增任黨支部書記。
1944年,蒲台縣大隊長王郁亭、政委鄭海亭率部利用內線一舉攻克小營偽據點,俘偽軍130人,繳獲長短槍120支,小炮兩門,子彈4000餘發,以及糧食物資一宗。
是年,蒲台縣一區劃入高苑縣,二區(小營)改稱一區。
1945年6月10日,八路軍渤海軍區發起濱蒲戰役,戰鬥中拔除了小營、道旭的日偽軍據點,小營人民得到解放。
1946年,小營萬順成供銷社成立,發動群眾土紡土織度荒,對搞好物資供應,打破蔣管區封鎖起了積極作用。
夏,蒲台縣公安局偵察員王秉忠抓獲匪特閆小園、李德遠,破獲了萬順成商店被搶案。押解閆小園在桓台縣田莊起回北海幣數百萬元歸還了萬順成。后,閆、李二匪被處決。
1947年6月,全區土地改革進入高潮,全區在新興召開“換天大會”,打土豪,鬥地主,群情激昂。
是年8月21日,蔣軍進犯小營區,蔣軍12軍111師333團進駐小營至道旭一帶。地主、富農和反動分子趁機燒殺搶掠反攻倒算,先後殺害了小學教師鄭業修、農救會長宋振英、婦救會長蘇桂英以及農會幹部尹苞、尹芝、尹蕾等10多人。此時,還鄉團進駐十里堡,氣焰囂張。
是年8月27日,蔣軍333團撤離小營。9月中旬,鐵山部隊集結小營準備圍殲還鄉團,還鄉團聞風於9月27日撤走。
是年10月,由蒲台縣長傅光漢在團包村親自主持召開追悼死難烈士大會,並處決9名殺人兇犯,人心大快。
1949年10月1日,小營召開文藝晚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月,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區委成立。
1951年,省供銷社出資建小營糧油加工廠。
1952年,蒲台縣縣直機關和蒲台中學,籌建工作在小營開展。
1953年3月,蒲台縣委、縣政府由高廟李遷來小營辦公。
1955年,小營汽車站建立。
1956年3月,蒲台縣撤銷,小營等4個區同時劃歸博興縣。
是年,出現打井高潮,打磚井360眼,土井965眼,井灌面積達148.5公頃。
1957年2月,小營區撤銷,小營區被劃分為小營鄉和道旭兩個鄉。
是年,開始宣傳計劃生育工作。
1958年,建小營修配廠。
是年7月上旬,黃河出現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洪峰。至10月,連續出現10次較大洪峰。
10月,鄉改人民公社。
1959年9月,張(店)北(鎮)鐵路動工興建,小營段長4公里。冬,開挖勝利河(原名桓無運河),小營境內北起朱全,南至大營,長7.8公里。
1960年底,小營火車站建成。
是年,遭受嚴重自然災害,農業歉收。
1961年5月,小營恢復區級建制,下轄新興、小營、和睦、團包、十堡、道旭6個小公社。
1964年,全國進行第二次人口普查。小營公社總人口24665人。
1968年9月,小營區改稱小營人民公社,原6個小公社改稱管理區。
1969年,興建道旭引黃閘,小營水利建設出現新局面。是年開挖打漁張新河,西起劉公林,東至張北路,匯入勝利河,長5公里,每秒流量8立方米。
是年,開挖西截滲溝,西起台西劉,南至王祥店,全長12公里,每秒流量4立方米。
是年,開挖東西沉沙條渠,渠寬50~100米,全長14.7公里,佔地146.7公頃。
1971年8月,開挖截滲溝,西起潘家村,東至黃王莊,出境入北支新河,境內長8.9公里。
1972年11月,興建山東省食品進出口公司小營冷藏加工廠。是年,動工興建省農貿公司惠民分公司小營倉庫。
1973年6月,惠民地區木材公司小營木材貨場建成。1975年5月,濟南軍區同惠民軍分區在黃王靶場舉辦部隊、民兵打坦克車訓練,小營公社參訓民兵1334人。
是年,動工興建惠民地區石油分公司小營油庫。
1976年6月,籌建惠民地區糧油中轉儲備庫。
是年8月,惠民地區農機公司小營倉庫建成。
1977年,籌建地區外貿土產公司小營顆粒廠。
是年3月,地區組織文物普查,孫玉良在王祥店查到“大衙地”出土銅製萬戶印1件。
1982年,濱州市建立,小營公社同蔡寨公社的朱全管區由博興劃歸濱州市,是年10月,建小營鎮。朱全管區劃歸小營鎮。至此轄6個管理區,79個自然村,81個村委會。
是年,全國進行第三次人口普查,小營鎮人口34795人。
是年7月,山東省棉麻公司小營採購供應站籌建。
1983年,濱州市個體勞動者協會小營分會成立,簡稱個體勞協。
1984年6月,小營鎮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在鎮駐地召開,選舉產生了鎮長、副鎮長。
1985年4月20日,小營鎮科學技術普及協會成立,張永鋒任主任。
是年7月1日,中共小營鎮委黨校成立。
1986年10月,投資15萬元籌建敬老院。
1988年3月,鎮計劃生育服務站建立。
1989年2月,修建道旭引黃新閘,8月完成,設計引水每秒15立方米,屬國家一級建築物。
是年7月,濱州濃縮飼料廠破土動工。
是年,鎮黨委、鎮政府遷址新規劃修建的駐地,南為住宅區,北為辦公區,有三層辦公大樓1幢。
1990年,全國進行第四次人口普查。全鎮人口39099人。男性19500人,女性19599人,男女比為49.87∶50.13。
1991年6月1日,老幹部活動中心落成,總投資14萬元。
1992年5月,原渤海區日本反戰同盟支部長松木春一及高橋謙告、香山聳等先生,由中日友好小組主席符浩及夫人焦玲陪同來道旭戰地重遊,松木春一感慨地說:“方位記憶猶新,舊貌不見,真是換了人間”。
是年9月,國際、國內長途直撥程式控制電話開通,總投資130萬元。
1993年10月,《小營鎮志》出版。
1994年10月,全鎮村村通瀝青路計劃順利完成。
1995年,小營鎮教育工作通過國家“雙基”驗收。
是年5月,投資4萬多元開通立體聲調頻廣播。
1996年,黃河大汛漫灘,近熟作物付諸東流。8月18日吃緊,小營鎮出動基幹民兵護灘,奮戰一夜確保了戴家、麻家、邵家三灘無恙,成為黃河下游惟一沒有灌灘的鄉鎮。
1997年5月,投資40萬元建成濱州特種動物養殖基地,佔地2公頃。
1998年4月,引進日本水稻旱育種植技術。
是年10月,投資30萬元建成小營大米市場,佔地0.7公頃。
是年10月,接通有線電視光纜,魯家成為全市第一個有線電視村。
是年12月27日,濱州地區黨員電教播放月首播式在小營舉行。
1998年,實施“重振稻鄉”工程,水稻面積1000公頃。
1999年,李芳含村成為全市第一個電話村。
2000年12月,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對小營鎮建設進行規劃,形成一個中心、二個工業區、四居住區、兩條發展軸線的結構模式。
十月,小營鎮被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命名為創安工作先進鎮。
2000年,植建冬棗密植園71公頃。
是年,投資280萬元,安裝路燈340盞,完成“205”國道小營路段7.5公里的“亮化工程”。
小營鎮地處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地勢平坦,由南向北傾斜成微坡狀,地貌分河灘高地、槽狀窪地,緩崗、微斜平地和淺平窪地5個類型。北距市區14公里。全鎮總面積8081公頃,可利用面積5022.7公頃,其中可耕地3066.7公頃。全鎮植被覆蓋率71%。主要河流有:黃河過境長度12公里,道旭乾渠、勝利河、打漁張河等人工河渠7條,流經長度53.5公里。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經濟作物有棉花、大豆、花生、水果、蔬菜等。
全鎮轄80個行政村,總人口3.6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05‰。少數民族有回、苗、蒙、白、傣、土、獨龍等。全鎮共有姓氏50多個,其中李姓最多。
新中國成立初期,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每年在100萬元左右,1978年518萬元。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林、牧、副、漁及民營經濟發展迅速,199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8億元,2000年達到6.3億元。第一、二、三產業比為57∶20∶23。2000年,地方財政收入386萬元。該鎮以交通發達著稱,205國道縱貫南北,省道046線橫穿東西。又是張東鐵路博小線終點站。鎮域自1960年以來先後建有濱州地區石油公司油庫、濱州外貿冷藏廠、濱州商業儲運公司、濱州濃縮飼料廠、濱州製藥廠、省棉麻公司小營採購站、濱州農機公司、木材公司等省、市、區屬25家企業。交通便利,工商企業集中,促進了小營鎮各項事業的發展。
2000年,小營鎮被評為全市黨建示範鄉鎮、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信訪工作先進單位。被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命名為全省創安工作先進單位。2001年鎮黨委被評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第一產業小營農業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水利設施齊全,是以糧棉種植為主的農業鎮。
1946年以前,境內實行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業生產發展緩慢。1946年9月,實行土地改革,解放了生產力,農業生產迅速發展。1949年,全區糧田面積2246公頃,畝產87.5公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大力推廣優良品種,改良土壤,改進耕作制度,農業生產穩步發展。1952年,全區糧田面積2199公頃,單產96.5公斤,比1949年有所提高。1958年“大躍進”期間,受左傾錯誤的影響,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1960年,全區糧田面積1714公頃,單產61.5公斤,與1949年相比減產近1/3。1962年,貫徹中共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落實“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農村經濟管理體制,生產條件有所改善,農業生產有較大發展。1965年,全區糧田面積1445公頃,畝產126公斤。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在左傾錯誤影響下,農業生產結構嚴重失調,農業產量長期低而不穩。1970年全公社糧田面積2267公頃,平均畝產89.8公斤,皮棉畝產13.45公斤。“文化大革命”結束后,農業生產形勢顯著改善。1978年全公社糧食平均畝產222公斤,這是新中國成立近30年來的最高水平。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1984年全鎮糧田面積3140公頃,單產330.5公斤,棉花833公頃,單產皮棉87公斤。90年代,小營鎮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大力調整農業布局和產業結構,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2000年農業總產值20389萬元。
水稻是小營鎮的主要農作物,所產稻米顆粒均勻,腹白粒小,質地瓷實銀亮,香甜可口,營養豐富,遠銷省內外。1964年,小營區在窪魏村實行稻改,當年獲得豐收。1973年,小營公社在全公社範圍內推廣稻改經驗,小營成為博興縣有名的稻區。1980年,水稻種植面積1753公頃,畝產量451公斤,總產量1186.13萬公斤。到1991年種植面積一直穩定在1333公頃左右。自1992年以來受黃河斷流的影響,水稻種植面積相對減少,產量降低。1998年,鎮黨委、鎮政府實施了“重振稻鄉”工程,水稻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公頃,總產量1125萬公斤。2000年種植面積1200公頃,總產量1250萬公斤。
水利建設方面,1969年建水利站后,經過20多年的治理,全鎮共挖溝渠117條,修建水利設施465座。1998年,結合“重振稻鄉”工程,對主要溝渠進行了清淤疏浚,重點對鎮境內長10公里、淤積27年的黃河截滲河及長6.9公里、淤積24年的勝利河進行了徹底清理,在兩河下游新建兩個截水閘,形成兩個長條水庫,蓄水量55萬立方米。通過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增強了引黃灌溉和防汛排澇能力,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鎮黨委、鎮政府以改善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流失,提高農民收入為指導,以育苗、造林和農田林網建設為重點,以營造用材林為主,植建經濟林為輔,兼帶發展觀賞林,提高全鎮林木覆蓋率。同時,加強林木管理和經濟林技術改造,加快了林業發展步伐。截至2000年底,全鎮有林地面積2287公頃,經濟林200.2公頃,林網覆蓋3315公頃,村鎮覆蓋面積275.8公頃,林木覆蓋率11.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僅有少數富裕農戶飼養牛,主要用於使役,以其為動力耕田、駕車。多數戶養豬、羊,家家戶戶養雞,沿河村戶養鴨、鵝。新中國成立后,本地家畜飼養有了較大發展。農業合作化后,大牲畜歸集體飼養,豬、羊由集體和農戶分散飼養,雞、鴨、鵝、兔等,以家庭飼養為主。1978年後,允許社員家庭飼養大牲畜。於是,大牲畜、小家畜飼養量逐年增長,出現了許多飼養專業戶。80年代至90年代,出現了養貂、養狐專業戶,畜牧養殖初具規模。1997年,小營鎮被評為全區畜牧生產十佳鄉鎮。1998年,鎮黨委、鎮政府把畜牧業列為主導產業,重點發展。至2000年底,全鎮擁有養殖專業村37個,專業戶500個,養殖基地4個,特種動物養殖場8個,其優良品種有小尾寒羊、梅花鹿、獺兔、藍狐、貉子、肉食狗等。2000年,大牲畜存欄量1.8萬頭,豬17500頭,禽70萬隻,兔5萬隻,狐貂18萬隻,2000年創產值2948.4萬元。
小營鎮北依黃河,境內人工開挖溝渠縱橫交錯,坑塘眾多,水資源豐富。水域中魚類資源有6目10科33種,水生管束植物主要有葦、蒲、藕等。清末及民國時期,本地水產養殖缺乏統一管理,水產資源得不到開發利用。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倡導發展林牧副漁,水產資源得以開發。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水產養殖業有了明顯的發展,全鎮養殖池塘發展到27個。90年代,鎮黨委、鎮政府積極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水產養殖領導班子和技術指導機構,加強領導,規範管理,積極抓好舊塘改造工作,把高塘改為0.7公頃以上的大塘,改造舊塘60個,33公頃。在此基礎上,結合庫塘蓄水工程,開挖新庫塘44個,27公頃,擴大了養殖面積。本著宜魚則魚、宜葦則葦、宜藕則藕的原則,加強管理,以提高單產為目標,大力發展這一主導產業。1998年,養殖池塘發展到250個,養殖面積173公頃。2000年,養魚160萬公頃,產量66萬公斤蒲蒲種植面積54公頃,產量48.48萬公斤;種藕33萬公頃,產量61萬公斤。2000年水產養殖總產值725.9萬
文教科技1918年,小營有雅店、團包兩處聯辦初級小學。新中國成立后,小營區教育事業掀開了新的一頁。至1950年6月,小營區71個行政村中設學校的村30個,其中初小29處,高小1處;班級42個,其中高小班4個。在校學生1672人,其中高小175人(女生4人),初小1497人(女生318人)。全區教師46人,其中高級小學教師7人。1959至1961年,由於自然災害的影響,大部分村辦小學停課。1962年,隨著災情減輕和經濟形勢的好轉,教育工作開始復甦。1963至1966年,農村小學發展到65處,其中初小58處。教學班154個,其中初小134個。在校學生3423名,教職工195名。1969年小營公社實施《關於貫徹山東省中小學教育革命會議精神的意見》。公社6個管區新建十堡、李官、朱全、高家、坡趙、團包6處中學。1979年,惠民地區教育局、博興縣教育局批准建設小營鎮機關子弟小學。該校於1980年征地,7月破土動工,1981年建成,1992年易名為小營鎮第一中學。1980年小營公社開始興辦學前班,成人教育也有發展,成人進修漸成風氣。
1992年,全鎮有小學73處,在校學生4662人,教職工259人;初級中學7處,35個教學班,學生1886人,教職工162人;學前班23個,學前幼兒659人,成教中心1處。
1992至2000年,小營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合點並校,投資1200萬元,建起了全區一流的“四中心”學校(中心中學、中心小學、中心幼兒園、成教中心)。至2000年底,全鎮有中學2處,38個教學班,學生2400人,教職工170人;有小學9處,80個教學班,學生4300人,教職工250人;幼兒園8處,12個教學班,學生400人,教職工3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各學校實行規範化建設,實施素質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1995年,順利通過了省級“雙基驗收”。1998年3月,小營鎮被濱州地委、行署命名為“雙基工作先進單位”。2000年初中畢業生升學成績獲全區鄉鎮中學第一名。先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生806名,其中大學本科157名,大專249名。
新中國成立前,小營沒有固定的文化活動場所及設施。群眾多在生活中傳唱民歌,節日期間,組織演出京劇、呂劇等戲劇,演唱西河大鼓、山東快書等曲藝,編演舞蹈,自娛自樂。
新中國成立后,文化事業有了較大發展。1956年4月,建立小營區文化站,1958年,文化站擴建為“三館一團”(即小營人民公社文化館、展覽館和文化團)。後來隨著文化水平的提高,有業餘作者向《大眾日報》《山東文藝》《前哨》等報刊投稿,發表的作品有故事、新聞、評論等。有的對民歌進行搜集、整理,賦予時代內容。群眾除演出傳統節目外,還配合形勢演出自編曲藝、戲劇。同時,從事美術、書法、攝影創作的人增多,鎮政府還建立了廣播站,廣播宣傳工作有了新的發展。
改革開放后,小營鎮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十分重視文化設施和精神文明的建設。至2000年底,文化中心站設備齊全,達到了五室(圖書室、乒乓球活動室、展覽室、放像室、遊藝室)、一校(農民技術夜校)、一院(影視院)、一場(體育場)的標準。有老幹部活動中心1處,旱冰場1處,舞廳93間,攝影部17個,個體書亭6個,很多單位安裝了閉路電視,家家戶戶有彩電、收錄機、影碟機。群眾文化活動有文學創作、書法、美術、卡拉OK、曲藝演唱等。村村設置了文化室,促進了文化交流。
1991年成立史志辦公室,歷時2年,於1993年編纂出版了《小營鎮志》。該志記述了1840至1990年以來小營鎮社會各方面的發展變化,反映了小營人民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業績。
2000年,全鎮有科技人員200多人,自80年代至今,僅水稻方面就取得科技成果10多項,對沿黃水稻種植起到了推動作用。其中由小營鎮組織完成及與其他相關單位共同完成的夏稻高產技術研究、化學除草技術、沿黃水稻生產技術開發等項目獲地、市科技進步獎。
解放前,小營有濟眾堂、萬育堂、義德堂、迴音堂、民主堂、天合堂、光華葯社、友愛西藥房等從事醫藥經營。新中國成立前後均停辦。
1951年3月,建立蒲台縣小營第一聯診所,所址在團包村,有中、西醫生5人。1958年,改稱博興縣小營區衛生所,設綜合門診,有醫務人員30人,病床10張。1972年,在小營村西選新址建立醫院,1973年10月正式開診。是年3月,成立了小營公社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在全公社推行合作醫療制度。1975年,合作醫療停辦。
改革開放后,小營的醫療衛生事業得到較大發展。現有中心醫院1所,佔地面積20336平方米,工作用房面積1700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192萬元,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科研於一體的一級甲等醫院。共設臨床科室21個,病床39張,醫務人員81人,年收住病人16400人次,治癒率95%,年業務收入150萬元。醫院下設2個門診所,68個衛生室,鄉村醫生110人。醫護人員憑藉先進的醫療設備,以精湛的醫術,不僅可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急救工作,而且對疑難雜症具有一定的診斷能力。鎮境內各種傳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愛國衛生運動卓見成效,全鎮衛生面貌大有改觀。
新中國成立初,小營鎮體育設施簡陋,隨著經濟發展,體育設施有了較大改善。建有鎮屬體育場1處,籃球場1個,乒乓球活動室1處。群眾體育活動有籃球、足球、乒乓球、長跑、拔河、棋類等比賽項目,每年舉辦運動會及越野賽,參加人數1萬人次。1992年,小營鎮被命名為山東省體育先進鄉鎮。
人民生活新中國成立前,人均糧食80公斤左右,經濟收入不足30元。1946年土地改革后,生活逐步有了改善。1957年,全鎮人均佔有糧食180公斤,經濟收入60元左右。70年代吃粗吃飽。80年代吃細吃好,以麵粉為主。90年代,講究質量,外加肉、禽、蛋。進入90年代穿著多彩,樣式新穎,向時尚化、高檔化發展,老年人也在講究穿著打扮,“青、藍、白”老三樣已絕跡。進入80年代,人們的住房條件大大改善,90%以上住戶都是磚石結構、寬敞明亮的四合院,人均居住面積40平方米。進入90年代,樓房日漸增多。電話裝機總量4726部,行動電話982部,有線電視普及率27%。摩托車、機動三輪車已成為主要交通工具,近幾年汽車數量也越來越多。全鎮已實現戶戶通電、通水、通程式控制電話、通瀝青路。由於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勞動強度大大減輕,剩餘勞動力參加第三產業,收入大大增加。小營鎮敬老院有76位老人(院民)在這裡安度晚年。2000年人均純收入2850元。
鎮村建設1982年,濱州市建立,小營公社劃歸濱州市,建小營鎮。1985年,小營鎮開始進行鎮區規劃,規劃面積6.4平方公里,南起油庫橋,北至六號支渠,東起火車站,西至姜家,有東西向大街6條,南北向大街4條。1989年,小營鎮黨委、鎮政府在“205”國道西400米、魯家村北250米處建成新的駐居地。新駐居地分住宅區、辦公區兩部分,建東西向柏油路1條,路南為住宅區,路北為辦公區,辦公區佔地近0.7公頃,有三層辦公大樓1幢。2002年以來,小營鎮駐地建設沿公路布局、延伸,呈散列狀聚落。“205”國道縱貫鎮境南北,省道廣青路橫穿鎮域,兩路交匯,構成鎮駐地的大體框架。2010年,鎮駐地面積5.5平方公里,除鎮直機關外,省、地、市(縣)駐鎮單位25個。
60年代,根據上級指示精神,部分村的建設由村隊各自規劃,社員除在祖先遺留地基上建房外,也可由村隊劃定一地域作為房基。這時的住房,多為磚基、土坯牆、瓦房頂。1985年,小營鎮開始進行村鎮建設規劃,村莊建設步入正軌。至1987年,大部分村莊完成了粗線條規劃,具備了“兩圖一書”(村莊現狀圖、村莊規劃圖、規劃說明書)。村民的住房條件大為改善,建築材料由土坯、木檁為主變為石、磚、水泥檁為主,有些農戶採用鋼材、水泥預製件、瓷磚、壓塑天花板、塗料等新型材料,建起質量較高的住房,並按規劃形成排房,有的農戶建起了兩層小樓房。公共設施大有改善,村村建有圖書室、電教室、經銷店、黨支部及村委會辦公室,並出現了小型工業建築。基本實現村村通柏油路,主要街道的路面實現了硬化,並做到道路綠化和村莊綠化相結合,遠望見樹不見村。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1941年秋,在中共蒲台縣委的領導下,中共二區區委建立,區委駐小營,第一任區委書記王建民。1942年冬,二區區委組建了二區區中隊,同時,區委成員分赴各村活動,建立群眾抗日團體。1943年,南閆建立黨支部,這是小營最早的農村黨支部。1944年,二區改為一區,至1945年,全區發展黨員18名,有兩個村建立了黨支部。1946年6月,中共一區區委根據上級指示改稱中共小營區委,駐地小營村,黨的活動公開化。至1949年10月,全區黨員發展到220名。1958年12月,建立小營人民公社黨委。1961年5月復稱小營區委。1967年3月,建立了以軍、干、群三結合的區革命委員會,全區政治、經濟形勢一片混亂,無政府主義泛濫。1969年,中共小營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領導小組建立,黨的組織生活得以恢復。1971年2月,重建小營人民公社黨委。1982年10月建小營鎮黨委。1983年下半年和1984年上半年,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對全鎮農村黨組織的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至2000年,農村黨支部80個,機關、企業、事業單位黨支部23個,黨員1561名,其中女黨員97名。
基層政權建設1940年7月,蒲台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小營區稱蒲台縣二區。1941年建二區區公所。之後,先後成立了小營區公所、小營鄉人民委員會和道旭鄉人民委員會、小營人民公社委員會、小營區公所、小營革命委員會、小營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小營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小營鎮人民政府。至2000年底,鎮政府有37個下屬機構。
中共領導下的群眾組織1946年成立農民救國會,簡稱“農會”。1964年成立貧下中農協會,簡稱“貧協”。婦女團體在抗日戰爭時期稱小營婦女救國聯合會,1958年又改為小營婦女聯合會,簡稱“婦聯”。青年團體在抗日戰爭時期稱小營青年抗日救國會,簡稱“青救會”。1949年10月,成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小營區委員會,1957年,改為共產主義青年團小營區委員會。1982年,成立小營鎮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1983年3月,成立小營鎮個體勞動者協會。2000年以來還成立了老幹部協會、老教育工作者協會、計劃生育協會等。
1959年4月生,1976年3月參加工作,1985年10月入黨,大本學歷。現任濱城區小營鎮黨委書記。1976年3月至1978年2月在原籍從事教育工作;1978年3月至1979年11月在濟寧供銷學校學習;1979年12月至1982年2月在原濱縣濱城鎮供銷社工作;1982年3月至1986年8月在原濱縣濱城鎮任團委書記、管區主任;1986年9月至1988年6月在濱州地委黨校大專班學習;1988年7月至1992年11月在市體改委、市委組織部任幹事;1992年12月至1996年4月任彭李鄉副鄉長;1996年5月至1996年12月任杜店鎮黨委副書記、副鎮長;1997年至1998年2月任杜店鎮黨委副書記、鎮長;1998年3月至今任小營鎮黨委書記。1985年被原濱縣縣委、縣政府評為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1996年被濱州市委、市政府評為抗洪救災先進個人;1999年6月被市政府記三等功。同時被評為“全市十佳公僕”。2000年1月,經濱州地委決定,任濱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助理。
1963年6月生,1983年7月參加工作,1986年12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工學學士。現任濱城區小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1983年7月至12月在湖北省建工技校任教,1984年1月至1992年9月在原濱縣水利局任設計室副主任;1992年10月至2001年3月任濱城區水利局副局長;2001年4月至今任濱城區小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1988年至1992年連續5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工作者;1992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下派幹部先進工作者;1994年被省人事廳、水利廳評為水利系統先進工作者;1996年被地區人事局、水利局榮記三等功;1997年在徒駭河治理工程中被濱州行署榮記三等功;1998年被市委評為優秀下派幹部;1994年至1998年連續5年被評為市農委系統優秀共產黨員;1999年被市委命名為優秀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