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珍卿

權珍卿

十四年(1925)權珍卿在三原師範畢業,任本縣“一高”國文教師。十七年(1928)春,岐山地下黨暴露,他旋與張和鳴先生在鳳翔徠組建省立第八師範,並在該校執教。二十年(1931)在家開設中藥鋪坐堂應診,醫術日精,遠近聞名。

人物履歷


權珍卿(1897~1957),名鴻儒,本縣南陽鄉東權村人。幼入私塾,民國六年(1917)畢業於扶風縣立高等小學,旋在本村及龍里小學任教,九年(1920)考入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原三原師範)。在校期間受老師魏野疇、李子健等中共地下負責人關懷教導,經常閱讀《嚮導》、《資本制度淺說》等進步書刊。十三年(1924)參加了由魏野疇、李子健、趙保華等人發起成立的“渭北青年社”,積極投身社會活動,接受組織分配的各項任務,並奔走軍、政各方,與靖國軍楊虎城取得聯繫。
十四年(1925)權珍卿在三原師範畢業,任本縣“一高”國文教師。時國共合作,被陝西省黨部委為扶風縣黨部籌備委員。其間,為在全縣農村組建“農民協會”和在縣城“一高”、“二高”師生中成立“同志會”、“學聯會”等奔走呼號,卓有成效。與此同時,積極組織青年知識分子,大力宣傳孫中山先生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鼓動群眾擁護國共合作,打倒軍閥,進行革命鬥爭。
十六年(1927)初,珍卿同其他進步青年一起以“學聯”為基礎,建立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扶風特支,被選為負責人之一,先後在青龍廟、杏林街,豆會馮家等地組建了農民協會,在絳帳開展南六里反霸鬥爭,燒毀“南霸天”家全部地契債據,因此名冠全省。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本縣被白色恐怖所籠罩。他又應聘與地下黨員王又維去岐山任教。是年八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十七年(1928)春,岐山地下黨暴露,他旋與張和鳴先生在鳳翔組建省立第八師範,並在該校執教。十八年(1929)冬因病辭職歸家,自學中醫理論,頗得醫道。二十年(1931)在家開設中藥鋪坐堂應診,醫術日精,遠近聞名。二十一年(1932)經趙伯京推薦赴西安為楊虎城治癒傷寒,經楊舉薦參加省中醫統考,名列榜首。二十三年(1934)春,山東老“一撮毛”馬戲班來陝演出,在興平患病不治,慕名就診,病癒,謝銀100元,他堅辭不受,“一撮毛”乃請西安書法家寇遐書“濟世活人”金邊銅匾贈之,懸於其家門。二十四年(1935)春,楊虎城將軍托趙伯京轉贈珍卿棗紅大馬一匹,作為行醫坐騎。二十七年(1938)后,權珍卿又致力於興教事業,曾與同鄉張望溪、權子純等創辦了天度鎮第一中心國民學校(朱村寺完小)。二十九年(1940)協助史積誠先生創辦扶風縣立初級中學,並任義務校醫多年。
建國后,權珍卿先於縣城東大街德泰生、德信誠、教養院商務處等商號坐堂應診,業餘為醫學愛好者講授《傷寒論》,並舉辦業餘“醫務班”,從其學者十餘人,后均為扶風縣中醫名流。1955年被選為出席陝西省衛生工作者協會代表,於會中獻出多年積累之秘方、驗方,被留任籌建中的省中醫研究所副主任。在其整理行裝準備赴任之際,突染重病而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