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博物館

國家三級博物館

九江市博物館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八里湖新區文博園內(勝利碑下)。九江市博物館具有文物展覽、學術交流、文物技術保護、公共服務等功能,是江西省建築面積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該館建於1978年6月,佔地面積112畝,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展區面積9800平方米。截至到2012年底,九江市博物館共免費接待觀眾近30萬人次。

截至2019年1月,九江市博物館有藏品10000餘件。藏有“護國神社”石柱、“九江神社”石柱等摩崖石刻,《宋故贈大理評事武昌史府君墓銘並序》、《宋豫章熊氏墓誌銘》、《皇清誥授光祿大夫振威將軍劉公墓誌》等墓誌銘,還有各類石雕、陶瓷器、銅鐵器、書畫作品、玉器、印章、金銀器等藏品。

1995年,九江市博物館被命名為九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3年,九江市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發展歷史


九江市博物館於1978年8月成立,隸屬九江市文化局。
九江市博物館
九江市博物館
九江市博物館成立之前,市文化教育局配文物專業人員負責管理文物,同時也徵集了部分流散文物,並於1958、1966年由市文教局先後兩次在煙水亭舉辦了九江歷史文物陳列。1965年,文化部門所屬的煙水亭及亭內陳列的文物和庫藏文物,全部移交給市園林部門。1966年“文革”初期煙水亭文物陳列室被關閉,倖存的文物也無人管理,任其流失。1972年,在市文化館(當時名叫工農兵文藝站)內設文物組,收回了煙水亭和散存革命委員會文化組在煙水亭再次舉辦了《九江歷史文物陳列》。為了適應對外開放和旅遊事業發展的需要,中共九江市委研究決定,成立九江市博物館,並決定市博物館辦公室設在六朝古剎-能仁寺內;文物陳列室設在煙水亭。1986年市博物館辦公室遷移到潯陽路東路,文物陳列室仍設於煙水亭。

興建新館


由江西建工第四建築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九江市重點工程九江市博物館工程舉行奠基儀式。九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馮靜,九江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局長柯亨龍,九江市政協副主席徐少偉以及有關方面負責人與施工單位的黨委書記、副董事長余東紅,總工程師易忠東出席奠基儀式
九江市博物館
九江市博物館
坐落在九江市美麗的八里湖畔的九江市博物館,佔地面 積25654.3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由江西省九江市政府出資1.2億元興建,上海建築設計研究有限公司、九江市建築設計院共同設計。博物館主要功能有學術交流、文物展覽、文物技術保護和公共服務等。2011年12月博物館建成后,將成為九江市形象工程。
江西建工第四建築有限責任公司決心在九江博物館工程建設中,堅持科學的組織管理、和諧的工作氛圍、精湛的施工技術、文明的現場管理和快捷的工作效率,認真履行施工合同,嚴格圖紙施工,按規程操作,按照九江市政府要求,爭分奪秒搶速度、萬無一失保安全,做到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科學推進、共築精品。確保實現博物館工程創省優工程、創省級文明工地的目標。
八里湖畔市博物館工程項目建設工地熱火朝天,室內布展設計、室外牆面鋼掛等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自2010年9月動工以來,市博物館工程進展順利,消防安裝基本接近尾聲,電梯、暖通、建築亮化、強弱電等工程正在加速推進,A、B兩區展廳加緊布展,外牆鋼掛工程全面鋪開,精裝修工程正在招標當中。
在工程進度方面,業主、施工、監理提前制定計劃,並根據工期需要,做到工程量化到每天、落實到每班次。根據進度,電梯、暖通、建築亮化、強弱電等工程將於本月底完成,確保整個工程於今年年底前完工,全面開館。
為確保工程質量,項目部負責人實行跟班督導制度,每天不間斷巡查,及時發現並全面消除安全隱患。項目部還嚴把審核關,對所有建築使用材料實行全程跟蹤,杜絕“三無產品”進入工地。
作為公共文化項目,市博物館在設計上突出主題,充分挖掘文化內涵,積極發揮公共服務功能,促進我市傳統文化保護。博物館A、B區分別為公共展示區和文物收藏研究區,面積達9800平方米,超過總建築面積的50%,涵蓋了非遺展示、基本陳列、收藏展示、交流專題展示等廳室,為文化愛好者提供優質服務。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

九江市博物館全年開館。
每天 8:00—22:00 (夏季、四月至九月)
每天 8:30—17:30 (冬季、十月至三月) 開放。

館址位置

九江市博物館辦公在九江市潯陽東路16號,文物陳列設在煙水亭。
九江市博物館
九江市博物館
郵編:332000

館藏文物


截至2020年5月,藏品數量5,173 (件套),珍貴文物1,800(件 套)。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13日,入選國家文物局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名錄。
2020年12月,被評選為國家一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