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地球衛星1號
人造地球衛星1號
簡介
蘇聯在1957年10月4日發射的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Спутник-1,也譯作伴侶號)。衛星的主要探測項目包括測量200~500千米高度的大氣密度、壓力、磁場、紫外線和X射線等數據。
人造地球衛星1號主要由殼體、衛星設備和天線組成。衛星呈球形,外徑0.58米,重83.6千克。殼體由兩個鋁合金半球殼對接而成,藉助橡膠件保持氣密,內部充有0.12兆帕(1.3大氣壓)的乾燥氮氣。下半殼表面是熱控制系統的輻射表面;上半殼外面加有隔熱層。殼體內安裝電池組、無線電發射機、熱控制系統組件、轉接元件、溫度和壓力感測器等。電池組由3個銀鋅電池構成。在電池組中央的矩形槽內安置兩台交替工作的無線電發射機,工作頻率分別為20.005和40.002兆赫。4根鞭狀天線重8.4千克,長2.4~2.9米。
衛星還攜帶試驗動物,用以考察動物對空間環境的適應能力。
人造地球衛星1號
衛星的初始軌道參數是:近地點215千米,遠地點 947千米;軌道傾角65;運行周期96.2分。衛星共運行92天,繞地球飛行約1400圈。人造地球衛星1號於1958年1月4日再入大氣層燒毀。
人造地球衛星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