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制

醋制

醋制是中藥炮製中重要的炮製方法,可以改變藥物的理化性質,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並可矯味矯臭,增強藥物的療效,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效。原料以陳年米醋為佳。醋味酸苦、微溫,入肝經,具有收斂、解毒、行水、散瘀、止痛等作用,故醋製法多用於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的藥物。

簡介


● 英文名稱:Processing With Vinegar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中藥學

古籍摘選


● 酒制升提,姜制發散;入鹽走腎臟,仍使軟堅;用醋注肝經,且資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本草蒙筌·製造資水火》)

名詞解釋


● 用醋處理藥物的方法,多為加醋炒炙。

百科解讀


● 醋制是一類中藥炮製法,為醋炙、醋煮、醋蒸等炮製法的統稱。
● 炮製目的:米醋比諸醋最釅,入葯多用,將藥物與醋共置鍋中加熱拌炒、蒸、煮,使醋滲入藥物組織內部,或附著於藥物表面,以達到改變藥物藥性,增強藥物療效、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和矯氣矯味的目的。

改變藥性

● 《本經逢原》對醋記載為“酸寒,無毒。凡制肝葯,用為引導。”醋味酸,為肝所喜,因而可引葯入肝。
● 藥材經過醋制后,藥物的性味常發生變化,藥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和某些功效也發生變化。醋味酸,中醫認為“酸入肝”。故醋制后藥材可以入肝經,增加收斂、散瘀和行氣止痛的作用。
● 香附具有疏肝解郁、理氣寬中、調經止痛的功效,入肝、脾、三焦經,經醋制后,主入肝經,疏肝解郁、調經止痛之力增強。
● 柴胡可清熱解表、疏肝解郁、升舉陽氣,醋制后升散之性減弱,疏肝解郁之功增強,有鎮痛利膽的作用。
● 青皮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經醋炒后,則增強入肝經的作用,醋炙疏肝止痛之力增強。

增強藥物療效

● 延胡索,《本草匯言》中記載:“玄胡索,凡用之行血,酒制則行;用之上血,醋制則止;用之破血,非生用不可;用之調血,非炒用不神。”延胡索醋制以後止痛作用增強。現代研究發現,醋制延胡索中的生物鹼能與酸結合,形成易溶於水的生物鹼鹽,促進生物鹼的含量升高,從而增強止血的療效。

降低藥物毒副作用

● 芫花、大戟、甘遂均為峻下逐水葯,皆為有毒之品,藥性峻猛,醋制可降低毒性。

矯氣矯味

● 一些動物糞便類葯及其他有特殊氣味的藥物,經過醋制方法處理之後,能起到矯味和矯臭的作用。
● 如醋炒五靈脂。

防腐防蟲

● 此外,經過醋制的藥材,起到了滅菌的效果,具有可以更好地防腐、防蟲蛀,有助於藥材的長期保存。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高學敏,鍾贛生。中藥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