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海鷗食堂的結果 展開

海鷗食堂

2006年日本電影

《海鷗食堂》是由メディア・スーツ發行的102分鐘劇情影片。該片由荻上直子執導,小林聰美、片桐入、樽真佐子、塔里婭·馬庫斯、馬庫·佩爾托拉等主演,於2006年3月11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芬蘭赫爾辛基的一所日式食堂“海鷗食堂”里,店主幸江希望以最簡單但卻最讓人感到溫暖的傳統手卷留住客人心的故事。

劇情簡介


《海鷗食堂》電影截圖
《海鷗食堂》電影截圖
夏日的某一天,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一個街角,有家名為“海鷗餐廳”的小餐館開張了。店主兼廚師是一位中年日本女子幸江,在沒有任何客人光顧的日子裡,幸江依然每天去市場購物,把店打掃得一塵不染。愛好日本文化的青年湯米成了餐廳的第一個客人,他向幸江詢問動畫片《科學忍者隊》主題歌的歌詞。某個黃昏,幸江在書店裡結識了隻身來到芬蘭的綠,並說服了綠前來店裡幫忙。不久后,在機場丟了行李的真佐子也成了餐廳的一員。這個由三位日本女子主持的餐廳漸漸有了顧客。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小林聰美幸江
片桐入
樽真佐子正子
賈柯·涅米Tommi
塔里婭·馬庫斯Liisa

職員表

出品人霞澤花子
製作人前川えんま、天野真弓、奧田誠治(執行)、大島滿(執行)、石原正康(執行)
原著群洋子
導演荻上直子
副導演(助理)Mark Lwoff
編劇荻上直子
攝影Tuomo Virtanen
配樂近藤達郎
剪輯普島信一
美術設計アンニカ・ビョルクマン
造型設計Annika Björkman

角色介紹


海鷗食堂[2006年日本電影]
海鷗食堂[2006年日本電影]
幸江
演員 小林聰美
芬蘭“海鷗餐廳”的店主兼廚師,中年日本女子。她以簡單美味的日本傳統食品——飯糰作為餐廳的招牌菜。這家奇特的店吸引了不少路人進來一探究竟,可卻總是沒人願意坐下來吃點東西。
海鷗食堂[2006年日本電影]
海鷗食堂[2006年日本電影]
演員 片桐入
閉著眼睛在地圖上隨手一指,指到芬蘭,然後就搭飛機過來。幸江在書店裡結識了隻身來到芬蘭的她,並說服了她前來“海鷗餐廳”幫忙。
海鷗食堂[2006年日本電影]
海鷗食堂[2006年日本電影]
正子
演員 樽真佐子
被電視里芬蘭的空氣吉他比賽吸引,在父母相繼去世后便動身前往芬蘭。在機場丟了行李的她也成了“海鷗餐廳”的一員。

音樂原聲


海鷗食堂[2006年日本電影]
海鷗食堂[2006年日本電影]
類型:原聲碟
創作者:近藤達郎
發行時間:2006年3月20日
參考資料: 
1 かもめ食堂
2 プール1
3 オカリナ
4 トンミ
5 マッティ1
6 試食
7 シナモンロール
8 白いカーネーション
9 電話
10 ポーチと海辺
11 マッティ2
12 貓
13 ハラゴシラエして歩くのだ。
14 プール2
15 クレイジーラブ

幕後花絮


• 由於芬蘭人拍戲嚴格遵守工作時間,特別是包含年輕人的照明組更是無法連續作戰。荻上導演為此改變了日式的做法,每天按時收工以保證製作人員的睡眠時間,同時每拍上幾小時就安排一次長休息;
• 劇組的午餐是由一家當地小餐廳負責提供的,廚師為了照顧日本來客的飲食習慣,每天在芬蘭食品之外還特地準備了米飯;
• 影片的烹飪指導飯島奈美做好的美味飯糰經常在開拍前就被人偷偷吃掉了,臨到拍戲時發現沒有了重要道具,只好重新再做;
• 每次拍完戲收工后,大家都會一起把“道具食品”瓜分掉,芬蘭的演員以及工作人員都大讚日本料理的美味;
• 小林聰美為了拍攝該片特地學習了芬蘭語。電影殺青時,她用流利的芬蘭語致詞,引來一片掌聲;
• 影片為了體現芬蘭情調,選用了iittala的餐具和artek的傢具。這些芬蘭設計品牌的器物也成了該片的一大看點。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方獲獎情況
2007年2月16日第30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樽真佐子提名 

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NTV、VAP、Gentosha、Shasha、Paradise Cafe、Media Suits
發行單位Media Suits(日本)、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芬蘭)、Nihon Eiga Satellite Broadcasting(日本電視播映) 
影片上映
國家、地區上映時間上映國家上映時間
日本2006年3月11日芬蘭2006年8月23日(埃斯波電影節)
加拿大2006年8月25日(蒙特利爾電影節)芬蘭2006年9月29日
韓國2007年8月2日馬來西亞2010年6月8日(亞庇國際電影節)
日本2010年11月7日(東京美食愛好者電影節)美國2011年3月18日(亞特蘭大)
新加坡2011年7月10日(新加坡日本電影節)美國2011年7月13日
日本2011年10月8日(東京美食愛好者電影節)日本2012年10月7日(東京悟飯電影節、重新發行)
中國台灣2012年11月8日(台北金馬獎電影節)*影片上映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海鷗食堂》與拍攝地芬蘭很像:舒服、悠閑、緩慢,有點冷。節奏緩慢卻優美,故事簡單而乾淨。日本電影能有如此風骨者確實少見。
該片的主題是友誼,兩個日本女人綠和正子後來因為各自的原因來到海鷗食堂幫忙,她們與幸江之間的日本式友情(自始至終的彬彬有禮和恰如其分的距離)令人動容。典型的一段就是綠為食堂生意著想,買回幾種芬蘭食物來改進菜譜,即使沒有顧客也毫不介意的幸江遲疑了一下,但仍然“在違背自己經營理念的前提下”進行了嘗試。另外,食堂與顧客逐漸建立起來的默契也讓人覺得美好。讓故事發生在芬蘭,也許是因為它奇妙的距離感,芬蘭是離日本最近的歐洲國家,它代表了與日本相異的另一種生活方式,卻似乎觸手可及。但其實不管在地球的哪一個角落,日本人還是按照日本人的方式在生活。 (《南方都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