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盆腔淤血綜合征的結果 展開

盆腔淤血綜合征

盆腔淤血綜合征

盆腔淤血綜合征,多見於孕齡婦女,是引起婦科慢性盆腔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盆腔淤血綜合徵發病原因為慢性盆腔靜脈血液流出不暢、盆腔靜脈充盈、淤血所引起。盆腔淤血綜合征常在經期前出現癥狀,有情緒不穩、極度疲勞感、乳房充血性疼痛、下腹部不固定性疼痛、腰骶部疼痛、外陰陰道墜痛、直腸墜痛、淤血性痛經、性交痛、無性快感、月經多、白帶多等癥狀。常與慢性盆腔炎相混淆。本病嚴重程度與疼痛性質呈正相關。盆腔淤血綜合征治療方法主要是應用藥物治療及理療等綜合治療。如治療無效,必要時行手術治療。及時發現、及時治療,盆腔淤血綜合征一般預后較好。

就診科室


● 婦科或婦產科。

病因


● 長期從事站立工作者,盆腔靜脈壓力持續增高,易於形成盆腔淤血綜合征。
● 子宮后位發生盆腔淤血綜合征的概率增加。
● 早婚、早育及孕產次數多者易發生盆腔靜脈淤血。
● 便秘影響直腸的靜脈迴流,痔叢充血引起子宮陰道充血,易於產生盆腔淤血。
● 自主神經紊亂、輸卵管結紮術后、精神影響(長期憂鬱、失眠等)及雌激素水平波動等都有發生盆腔淤血綜合征的可能。

癥狀


● 盆腔淤血綜合征多見於孕齡婦女,常在經期前出現癥狀。
● 有情緒不穩、極度疲勞感、乳房充血性疼痛、下腹部不固定性疼痛、腰骶部疼痛、外陰陰道墜痛、直腸墜痛、淤血性痛經、性交痛、無性快感、月經多、白帶多等癥狀。
● 婦科檢查:外陰可見靜脈充盈或曲張,陰道黏膜呈紫藍色,子宮頸肥大、水腫,子宮頸周圍黏膜呈紫藍色、宮頸黏液過多,子宮對稱性增大、有觸痛、多數呈后位子宮。
● 下肢常有靜脈曲張,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癥狀。
● 如果發現以上癥狀,需要及時就醫。

檢查


● 醫生了解癥狀后,還需要做婦科檢查、B超檢查、血常規、盆腔靜脈造影術等檢查,幫助確診本病。
● 婦科檢查
● ● 外陰可見靜脈充盈或曲張,陰道黏膜呈紫藍色,子宮頸肥大、水腫,子宮頸周圍黏膜呈紫藍色、宮頸黏液過多,子宮對稱性增大、有觸痛、多數呈后位子宮。
● B超檢查
● ● 可見到子宮周圍有團狀血流信號。
● 盆腔靜脈造影術
● ● 了解盆腔血液(主要是子宮靜脈及卵巢靜脈)流出盆腔的時間,作為輔助診斷盆腔淤血征的一個方法。

診斷


● 醫生通過臨床表現、婦科檢查、B超檢查等就可以確診盆腔淤血綜合征。
● 臨床表現
● ● 盆腔淤血綜合征多見於孕齡婦女,常在經期前出現癥狀。有情緒不穩、極度疲勞感、乳房充血性疼痛、下腹部不固定性疼痛、腰骶部疼痛、外陰陰道墜痛、直腸墜痛、淤血性痛經、性交痛、無性快感、月經多、白帶多等癥狀。
● 婦科檢查
● ● 外陰可見靜脈充盈或曲張,陰道黏膜呈紫藍色,子宮頸肥大、水腫,子宮頸周圍黏膜呈紫藍色、宮頸黏液過多,子宮對稱性增大、有觸痛、多數呈后位子宮。
● B超檢查
● ● 可見到子宮周圍有團狀血流信號。
● 盆腔靜脈造影術
● ● 了解盆腔血液(主要是子宮靜脈及卵巢靜脈)流出盆腔的時間,作為輔助診斷盆腔淤血征的一個方法。

鑒別診斷


● 盆腔淤血綜合征與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腫、子宮腺肌病等疾病有相似的癥狀,需要醫生通過婦科檢查、B超檢查等進行鑒別診斷。
● 如果有情緒不穩、極度疲勞感、乳房充血性疼痛、下腹部不固定性疼痛、腰骶部疼痛、外陰陰道墜痛、直腸墜痛、淤血性痛經、性交痛、性快感缺乏、月經多、白帶多等癥狀等表現,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不要自己盲目診斷或治療。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以免延誤病情。

治療


● 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發病情況制訂治療方案。

綜合治療

● 輕者取側俯卧位休息,糾正便秘,適當體育鍛煉。
● 重症者堅持胸膝卧位休息,調整自主神經功能,理療以及中藥活血化淤治療。

手術治療

● 欲保留子宮及附件的年輕患者可行圓韌帶懸吊術及骶韌帶縮短術或者闊韌帶筋膜橫行修補術。
● 對於40歲以上患者,如有嚴重腹痛,綜合治療無效,則應考慮行子宮切除術。

危害


● 盆腔淤血綜合征容易造成患者情緒不穩、極度疲勞感、乳房充血性疼痛、下腹部不固定性疼痛、腰骶部疼痛、外陰陰道墜痛、直腸墜痛、淤血性痛經、性交痛和性快感缺乏、月經多、白帶多等癥狀,影響身體健康。

預后


● 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本病預后良好。

預防


● 加強計劃生育宣傳,防止早婚、早育、性交過頻及生育頻繁。
● 重視體育鍛煉,運動能促進靜脈迴流、加快血液循環。
● 避免過度疲勞,對長期從事站立工作和坐位工作者,應開展工間操等適當的體育活動。
● 推廣產後體操,防止產後便秘及尿瀦留,有利於生殖器官及其支持組織的恢復。
● 睡眠時提倡兩側交替屈腿側卧位,可使盆腔疼痛的癥狀得到緩解。

參考文獻


● [1] 謝幸,孔北華,段濤。婦產科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