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

詞語

方艙是指用各種堅固材料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其容積是固定或可擴展的具有防護性能,可供運載的廂式工作間。方艙一詞源於美軍的軍事術語。

起源


方艙起源於美國,最初應用於美軍,均配有載車,具有較高的機動性能,根據不同需求,在其內部進行相應的結構設計,安裝相關設備,具備特定的功能。廣泛應用於美軍機動指揮系統、通信、醫療、後勤保障等,是美軍機動部隊的重要裝備之一。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房車空前發展,期間也引進了方艙生產製造的相關工藝及結構,提高了房車的可靠性和適用性,現今我們所見到的各類房車多數為廂式車,其廂體的選材及結構形式均與方艙類似。
常見的方艙有:集裝箱、集裝箱房、專用車廂、醫療方艙、軍用方艙、氣象方艙、移動組合房等。

歷史演變


方艙
方艙
由於軍事領域的需要,我國機動部隊也參照美軍進行建設,因此在我國軍方出現了方艙。我國大概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了方艙的研製工作,最初的方艙為骨架式結構,外形、內飾均受其骨架限制;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具備國際一流技術,均為大板方艙,各個面均為整板,外 形美觀且可靠性高。目前方艙廣泛應用于軍民領域,軍品主要參考美軍進行建制,民品廣泛應用於各類特種車輛:應急通信車、電站車、部分房車等。
60年代西歐各國開始研製和生產軍用方艙;
70年代初,方艙開始用于軍隊的後勤運輸;
70年代末,方艙的研製發展迅速,美國已於1975年就使用著180多種不同類型的方艙;
中國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了方艙的研製工作,90年代,研製成功急救方艙、臨床檢驗方艙、葯械方艙、技術保障方艙等最初的方艙為骨架式結構,外形、內飾均受其骨架限制;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具備國際一流技術,均為大板方艙,各個面均為整板,外形美觀且可靠性高。方艙廣泛應用于軍民領域,軍品主要參考美軍進行建制,民品廣泛應用於各類特種車輛:應急通信車、電站車、部分房車等。由於軍事領域的需要,我國機動部隊也參照美軍進行建設,因此在我國軍方出現了方艙。

通俗解釋


簡單的說,方艙類似於集裝箱,其標準也是參考集裝箱標準制定的,根據需求不同,裝載不同的設備及裝置。與集裝箱對比,方艙具有更高的可靠性、電磁兼容性、氣密性、隔熱性等。

分類


目前的國內外方艙大致可分為擴展方艙與非擴展方艙,擴展方艙又根據其不同的結構方式可分為抽拉式、四板聯動式;非擴展方艙按大小可分為四米艙、六米艙等;按運輸方式可分為公路運輸與鐵路運輸兩種,公路運輸為直角艙,鐵路運輸為斜角艙(主要為了通過鐵路涵洞)。

相關事件


2021年6月1日,首個“獵鷹號”氣膜方艙實驗室在廣州體育館建成並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