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睿

攝影師

馬睿,1986年12月29日出生,祖籍安徽六安,是一名職業攝影師。

職業歷程


馬睿來自安徽大別山區,幾年前,初出茅廬的他還是個窮學子,囊中羞澀,但這並不妨礙他對攝影的痴迷。因為某種以訛傳訛的觀念詬病使他最初給了攝影一個這樣的定義:好的照片來自最昂貴、最高端的攝影器材,這一觀念使他不遺餘力的花費大量金錢在貴重攝影器材的購置上。可是在很久之後,他豁然察覺那是一個天大的錯誤,而很多和他當初一樣想法的人還在執迷不悟。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攝影器材生產商對利益的追逐,使得高端技術越來越多地運用於攝影器材。器材推陳出新,品種花樣繁多——攝影愛好者被動的承受著時代科技帶來的偽價值觀念——要得到好照片必須要去花更多的錢去購買更高端、更貴的設備和配件。全畫幅、更大的ISO、更高的有效像素、300mmf/2.8的昂貴鏡頭……諸如此類——甚至有人認為這些加在一起,就可以直接變出好的光影作品,這些想法真是大錯特錯。事情在按照器材生產商的意願發生,且越演越烈,人的創造力被器材奴役了,人們的荷包被大比例的購置計劃佔用,攝影師成為攝影器材的奴隸。“攝影的門檻太高啦!”這樣的現狀使想涉足攝影的人們望而卻步。
覺醒
馬睿從那種追逐昂貴設備的愚蠢觀念中覺醒時,他深切感到,在攝影圈中,三流的攝影愛好者在比器材,二流的攝影師在拼技術,而一流的攝影大師則在默默地展示著思想。因此他開始對舊觀念說“NO”,他闡述的觀念是:最好的機身和最好鏡頭不一定就會出最好的作品,創意和情感才是最重要。攝影師只要善用自己的思想,善用自己情感,把情感和創意呈現給人們,用便宜的攝影器材一樣可以拍出非常棒的照片。他對於“窮學生裝備”的倡導,使成為職業攝影師的門檻大幅降低,讓更多的人可以在省錢的前提下拿上便宜設備開始擁有了自己的攝影家之夢。他的這種關念使我們這些對攝影充滿熱情的窮學生和身邊的那些之前對高昂的設備購置費用望而卻步的人,開始跟他一起學習並掌握了一系列拍攝技巧。
貧寒求學時代的馬睿,因為代價昂貴的攝影師之夢和拮据的經濟狀況之間的矛盾而煩惱。幾年來,他一直在尋求一種可以降低器材成本,用知識和智慧彌補器材的品質差別帶來的成像效果差別的好方法。
結緣攝影
馬睿10歲的那年,他路過一個路口的時候一位中年人讓他幫忙合影,自那時起使他從此對攝影充滿著好奇,但苦於經濟條件較差,因此那時只能產生著幻想。馬睿先生在成為一名職業攝影師之前做過設計師,在學校里做過教師,有了這些物質基礎以後他開始專門學習攝影,曾做過自由攝影師/特約攝影師,為《新聞周刊》、《新浙商》、《台州商人》、《杭商天下》、青年報社、國際茶訊雜誌社以及其他許多刊物以及電視媒體、網路媒體拍攝過照片。
他在攝影所走過的路上,他的全部精力都傾注在攝影的實踐和研究。其間,走過了一些彎路,也積累了豐富經驗。在長期的職業生涯中,他發現如何表達照片情感才是業內的薄弱環節,而使用什麼設備拍攝卻是始終困擾攝影愛好者,甚至也包括職業攝影師在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