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哲學與人生的結果 展開
- 2006年傅佩榮所著的圖書
- 2016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 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 江蘇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 2009年梁文俠所著書籍
- 上海三聯書店出版圖書
哲學與人生
2016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本書是系統闡釋哲學與人生的關係並用哲學指導解決人生問題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讀物。本書的作者是董琪波、姬建軍、劉建華,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9月5日出版發行。本書的體例由五個單元十五節課組成。
本書把哲學基本原理與人生思考結合起來,既是對哲學課程的重大創新,也是發揮哲學指導作用和解決人生問題的體現。學生通過對本門課程的學習,可以學會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腳踏實地走好人生路,並且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積極在社會中發展自我,創造人生價值。
作者簡介
董琪波,江西玉山職業中專學校校長,江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中學高級教師。《淺談素質教育的價值》一文獲“全國中學校長教育管理論文”評比二等獎,發表《創新職業教育三維立體合作模式》等文章。
第一單元 堅持從客觀實際出髮腳踏實地走好人生路 1
第一課 客觀實際與人生選擇 3
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4
二、客觀實際是人生選擇的前提和基礎 5
三、人生選擇的多樣性和可能性 8
四、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人生道路 10
第二課 物質運動與人生行動 15
一、物質在運動中存在 16
二、人生存在於行動中 20
三、人生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21
四、敢於行動,善於行動 22
第三課 自覺能動與自強不息 29
一、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30
二、意識的能動作用 32
三、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 34
四、自覺能動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36
五、人生是自覺能動的過程 37
第二單元 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43
第四課 普遍聯繫與人際和諧 45
一、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 46
二、用聯繫的觀點看待人際關係 49
三、人際和諧是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50
四、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創造快樂人生 51
第五課 發展變化與順境逆境 54
一、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55
二、人生是一個在曲折中發展的過程 57
三、順境和逆境是人生髮展中不可避免的兩種境遇 59
四、以積極的心態對待挫折和逆境 60
第六課 矛盾觀點與人生動力 65
一、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 66
二、矛盾是人生髮展的動力 70
三、正確處理人生矛盾,積極促進自身發展 71
四、堅持內外因相結合,促進自身發展 71
五、分清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 74
第三單元 堅持實踐與認識的統一提高人生髮展的能力 81
第七課 知行統一與體驗成功 83
一、堅持實踐和認識的統一 84
二、在知行統一中提高人生髮展能力 90
三、成功與失敗伴隨人生的發展 92
四、在知行統一中體驗成功 94
第八課 現象本質與明辨是非 98
一、透過現象認識本質 99
二、在認識事物本質的過程中提高人生髮展能力 101
三、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條件 103
四、識別假象,把握本質,明辨是非 104
第九課 科學思維與創新能力 108
一、科學的思維方法 109
二、科學思維方法與人生髮展能力 111
三、現代青年必須具備創新能力 113
四、運用科學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116
第四單元 順應歷史潮流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123
第十課 歷史規律與人生目標 125
一、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126
二、歷史規律和人的活動 128
三、人生目標和社會發展 131
四、人生目標和個人成長 132
五、正確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 134
第十一課 社會理想與個人理想 138
一、理想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 139
二、社會理想和個人理想的關係 142
三、理想對人生髮展的重要作用 143
四、確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144
五、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 146
第十二課 理想信念與意志責任 150
一、理想信念的關係及其作用 151
二、理想信念對中職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 153
三、實現理想要有堅定的信念 154
四、實現理想要有堅強的意志 156
五、實現理想與人生責任 158
第五單元 在社合中發展自我創造人生價值 163
第十三課 人的本質與利己利他 165
一、人的本質具有社會歷史性 166
二、個人與社會密不可分 168
三、正確處理公與私、義與利的關係 171
四、正確處理利己與利他的關係 175
第十四課 人生價值與勞動奉獻 179
一、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 180
二、人生價值的實現 181
三、在勞動創造中實現人生價值 183
四、樹立正確的苦樂觀和生死觀 184
第十五課 人的全面發展與個性自由 189
一、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最高目標 190
二、人的全面發展 191
三、人的個性自由 192
四、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實現美好人生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