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創建於1943年,是一所國家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歷史沿革


1936年12月30日,民國武進縣府遵照江蘇省民政廳關於籌建縣立醫院的訓令,延聘本邑士紳劉國鈞等11人組成籌委會,並勘定院址設於雷祖廟公地。
1937年1月4日,籌委會決議,建立總務、設計、採辦三股,發動募捐活動,籌集資金。是年,武進縣立醫院建成。后因抗戰爆發,本邑淪陷,院內設備及院舍遭受破壞,院務一度停頓。
1939年5月,縣立醫院借用崇法寺房屋恢複診務,院長由王頌遠、王谷臨擔任。當時設備簡陋,規模甚小,僅設數十張簡易病床。
1940年10月,王谷臨改任衛生事務所所長,院長由董磊醫師接任。
1942年秋,侵華日軍強行接管武進醫院(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前身)為日軍野戰醫院,時值本邑霍亂流行,市民求醫困難,輿論嘩然。汪偽武進縣政府為平息民怨,以及興辦社會公益事業點綴門面,便以辦院為名,向地方士紳攤派捐款,同時赴滬活動,向本邑在滬工商界人士發動募捐,得到一筆捐款后,幾經籌劃,以縣府名義在醫院舊址又修建二層樓房兩幢。醫院至此已初具規模,有內、外、婦、眼科等室,設病床70張。
1945年9月,抗戰勝利,民國江蘇省政府衛生處委派王士紳接收醫院,並擬改組為武進縣衛生院,后因矛盾眾多未遂。同年12月,民國政府中央衛生署委派推行公醫制度的陳舜名醫師來院接受。翌年3月,醫院易名為武進公醫院,由陳舜名任院長、潘祖蔭任副院長。床位由50張擴展至70張,病房分特等、頭等、二等、三等4種。收費標準低於市內其他各醫療機構。
1946年至1947年,鎮江、蘇寧善後救濟分署,曾調撥給醫院部分設備、醫療器械,並撥款增建樓房32間。
1949年4月23日,常武地區解放,翌日,常州市軍管會派軍代表方剛等4人進駐並接管醫院。當時醫院由軍代表、指導員、院長、副院長及科室代表組成領導小組。不久,醫院更名為常州市人民醫院,1950年8月更名為蘇南公立常州醫院。先後屬常州專署民政科、蘇南行署衛生處、常州專署領導。
1951年6月,蘇南行署衛生處直屬第二醫院三隊部分工作人員魏林、劉友成等30餘人以及各種器材設備調進醫院,病床增至150張。並決定對外停止門診。7月,首批收治志願軍慢性傷病員100餘人(以肺結核等內科病患為主)。同年8月15日,蘇南行署指令醫院更名為常州市康復醫院,改屬蘇南行署衛生處領導。
1953年1月,原駐無錫石塘灣蘇南康復二院和康復大隊100餘人,合併至醫院。同年2月,常州市康復醫院劃歸江蘇省衛生廳康復醫院管理局領導,醫院又更名為江蘇省第五康復醫院。同年,購置周線巷22號原屬盛宣懷故居房屋108間,古村房屋20間,並租賃醫院附近的雷祖廟房屋,醫院規模擴大。當時病床由150張增加到400張,繼續收治志願軍慢性病員。1955年9月,傷病員全部治癒出院。不久便恢復為地方綜合性醫院。
1956年1月15日,江蘇省衛生廳康復醫院管理局決定將江蘇省第五康復醫院移交常州市人民委員會領導。27日,市人委決定將醫院改為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由陳舜名任院長、徐葉茂、孫庭武、李培暖任副院長,並轉歸衛生局領導。當時床位緊縮至100張。
1956年3月2日,市人委決定、市第二人民醫院與常州市工人醫院合併。4月7日,正式辦理合併手續。當時核定床位200張,全院職工245人。
1957年,國家投資6萬餘元,建造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門診大樓一幢,1958年竣工使用。1962年至1963年建造婦科和外科病房大樓兩幢。
十年動亂中,醫院醫療工作一度停止。1969年12月至1970年,先後下放職工108人,占該院職工總數1/3,其中醫務人員94人,占醫務人員總數的40%。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撥亂反正,建設四化的新形勢下醫院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發展,醫院人員增加,規模迅速擴大,至1985年底,全院有職工658人,其中醫護人員444人,病床增至472張,是市內較大的一所市屬綜合性醫院。
2000年1月,醫院成為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2010年12月被評定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撥亂反正,建設四化的新形勢下醫院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發展,醫院人員增加,規模迅速擴大,至1985年底,全院有職工658人,其中醫護人員444人,病床增至472張,是市內較大的一所市屬綜合性醫院。
2000年1月,醫院成為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2010年12月被評定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2012年1月8日,建立在武進南部區域的醫院新院區——陽湖院區在萬眾矚目中迎來了它的誕生。運行以來,陽湖院區依託院本部的優質醫療資源,充分利用新院區的區位優勢,醫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和很強的發展後勁。
2016年2月28日我院金東方院區於正式投入使用。院區建築面積42771平方米,設置床位500張,以專科為龍頭、康復為特色、專家為主力,主要開設骨科、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神經科等25個臨床科室,依託優良的醫療設備設施、優秀的醫療人才和獨特的運行機制,致力於打造成為“以現代醫學模式為指導、以現代醫院管理為手段、運用現代先進醫學科學技術、配備適宜先進醫療裝備,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基本現代化綜合性醫院。

科室設置


常規科室

部門科室
內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腫瘤內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血液內科,腎內科,風濕免疫科,全科醫學可。
外科肝膽胰外科,胃腸外科,乳腺外科,頸部外科,肛腸外科,創傷外科,脊柱外科,關節外科,手足外科,創傷骨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燒傷整形科,整形美容科,血管外科,麻醉科,疝和腹壁外科。
婦產科產科,婦科。
其他神經疾病研究室,中心實驗室,重症醫學科,疼痛科,頜面外科,急診科,眼科,中醫內科,針灸推拿科,耳鼻喉科,康復醫學科,心理科,皮膚科,口腔科,放療科,介入放射科,超聲科,營養科。

醫護團隊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朱春富
常州二院普外科主任,肝膽胰外科主任,陽湖院區肝膽胰病區主任,普外研究室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南京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副教授,江蘇省333人才,江蘇省衛生拔尖人才,常州市醫學重點人才。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曹海濤
心血管內科副主任,兼城中院區心血管內科14病區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南京醫科大學博士后,南京醫科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秦錫虎
院長,黨委副書記。湯黎明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春旻
副院長曹 音
副院長,黨委委員。劉廣軍
副院長倪昕曄
副院長朱大偉
副院長工會主席,黨委委員。

文化傳統


醫院使命和願景
使命:以有溫度的品質醫療促進民眾健康
願景:成為國內智慧醫院典範
醫院精神
愛院、愛崗、愛人
敬業、勤業、精業
醫院院訓
德技雙馨,病人至上
醫院核心價值觀
進德修業 求實創新
院徽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院徽整體構思為心臟的變形,紅色代表動脈血,藍色代表靜脈血。
紅色構成“2”,藍色構成“C”,代表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院徽整體寓意全院職工全心全意、滿腔熱情地為人民服務。
圖案以演變為書法形式,從整體上融入了中國文化的元素,增加了靈動感和新的意境。表達出醫院在改革發展大潮中乘勢而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風貌。

醫院地址


常州市天寧區興隆巷2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