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魁武
兵工學會火炮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李魁武,男,1943年9月25日出生,漢族,河北省井陘縣人,中共黨員,中國陸軍信息化自行高炮與彈炮結合末端防空/反導武器系統專家,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兵工學會火炮專業委員會顧問。
李魁武1967年本科畢業於太原機械學院,1970年被分配到兵器工業部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1986年調到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一研究所。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魁武主要研究方向為火炮設計與製造,在科學研究、項目研製、項目運作、科研管理等方面,尤其在消化、吸收、應用中國國外火炮武器先進技術,改進和發展中國新型火炮武器等方面做出貢獻。
1943年09月25日,李魁武出生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
李魁武
1963年9月—1967年7月,大學本科就讀於太原機械學院(今中北大學)火炮射擊與製造專業,獲學士學位。
1970年4月—1984年6月,在兵器工業部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工作。
1980年12月29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4年6月—1986年3月,在兵器工業部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任總體室副主任。
1986年3月—1991年2月,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二○二研究所工作。
1991年2月—1992年3月,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二○二研究所任科研處處長。
1992年3月—1999年7月,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二○二研究所任所長助理。
1996年1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被評上教授。
1998年10月,在防空兵學院(原鄭州高炮學院),被評上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1999年7月—2004年9月,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二○二研究所任所長。
2001年6月,在中國兵工學會火炮專業委員會任主任委員。
2004年9月—2006年6月,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學會火炮專業委員會任主任委員。
2005年,受聘於中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博士生導師。
2006年06月—2012年09月,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某研究所做研究工作。
2012年09月,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某研究所工作。
2015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月被聘任為中北大學雙聘院士。
2018年8月,加盟山西省委、省政府對接中國“雙一流”建設的“1331工程”。
● 科研綜述
李魁武任總設計師,主持研製了中國第一代晝夜型、全自動自行高炮武器系統,填補了中國自行高炮防空/反導領域空白;主持研製的中國新型全天候、信息化、可行進間作戰的自行高炮武器系統,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解決了傳統高炮不能適應信息化戰爭防空/反導需求問題。李魁武任彈炮結合武器系統信息化改造型號項目總設計師,提出了提升現役裝備信息化作戰能力,增強反導能力,延長裝備生命力的總體方案,主持攻克了低空小目標探測與跟蹤、匯流排網路與信息融合、新增設備與裝備原有設備的兼容匹配等關鍵技術。建立健全了中國自行高炮與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設計方法體系,推動了防空/反導技術與裝備跨越發展。李魁武主持完成了首批3個連套國慶50周年閱兵項目的生產任務,開創了研究所組織大型複雜武器系統生產的先例。
● 期刊論文
[1]Li K W, Eckert R E, Albright L F . Alkylation of Isobutane with Light Olefins Using Sulfuric Acid. Operating Variables Affecting Both Chemical and Physical Phenomena[J].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Proces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1970, 9(3):441-446.
[2]K. W. Li, A. C. Marfatia. Stokes Second Problem for the Cylinder[J]. 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 1971.
[3]S Han, Z Feng, C.Y. Lin,等. THE 11 T NbTi SUPERCONDUCTING MAGNETS COOLED WITH SUPERFLUID HELIUM[J]. Le Journal De Physique Colloques, 1984, 45(C1):C1-807-C1-811.
[4]Francis, T, Haxo, et al. Fine structure and pigments of Oscillatoria (Trichodesmium) aff. thiebautii (Cyanophyta) in culture[J]. Phycologia, 1987.
[5]Lin, L.Z, Li,等. A 17 T NbTi-Nb3Sn superconducting magnet with low-purity holmium core[J]. Magne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1989.
[6]HE,M, HU,SR, SUN,Y,等. SUPERCONDUCTING PROPERTIES OF TI-DOPING NB-TUBE METHOD NB3SN CONDUCTORS AND MAGNETS[J]. Cryogenics, 1990, 30.
[7]Dong P Q, Li K W, Li P .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tissue changes following autogenous lung and artificial lung bypass. Comparative studies[J]. Chin Med J, 1993, 106(1):26-30.
[8]Lai J K L, Wong K W, Li D J. Effect of solution treatment on the transformation behaviour of cold-rolled duplex stainless steels[J]. Materials ence and Engineering: A, 1995, 203(1-2):356-364.
[9]Xu K, Li H, Lu J. Fatigue failure of titanium biologically coated by hydroxyapatite[J]. FATIGUE '99: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FATIGUE CONGRESS, VOLS 1-4.
[10]Gong Z Y, Wong K W, Li Y, et al. p53 inactivating mutations in chinese breast carcinomas.[J]. Oncology Reports, 2000, 7(2):381-385.
[11]Chu W Y, Gao K W, Li J X, et al. Hydrogen blistering and hydrogen-induced fracture of rail steel[J]. Steel Research, 2001, 72(2).
[12]K.W. Yeung. Evaluating and Predicting Fabric Bagging with Image Processing. 2002, 72(8):693-700.
[13]Chu W C W, Lee V, Chan Y L, et al. Neurocutaneous melanomatosis with a rapidly deteriorating course.[J]. Ajnr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2003, 24(2):287-90.
[14]Xiang D, Li K W, Chen M J, et al. Scan-based BIST using an improved scan forest architecture[C]// Asian Test Symposium.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04.
[15]范天峰,李魁武,王寶元. 某自行高炮動力學分析[J]. 火炮發射與控制學報,2005(03):11-14.
[16]Kwong K W , Li Q . Self-assembly of periodic ZnO/C multilayers on Zn nanowires[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05, 98(2):875.
[17]Yang C C , Li K W . A heuristic method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for Chinese text segment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05, 56(13):1438-1447.
[18]Feng S L , Liang H , Wang K W , et al. Investigation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Pechini Process for LiCoO_2[J].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2005, 20(4):976-980.
[19]Li K W , Meng X T , Liang X , et al. Electrodeposi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bSe films on indium tin oxide glass substrates[J]. 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2006, 10(1):48-53.
[20]Zhang Y , Wang G , Li K ,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submicron BaTiO 3 crystallites by a liquid–solid reaction method[J].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006, 290(2):513-517.
[21]Sun T , Zhang Y , Yang F , et al. A Novel Term-weighting Approach in Text Classification over Skewed Data Se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information, 2010, 13(3):621-633.
[22]李魁武,曾志銀,寧變芳,喻華薩,高小科.“力型”對振動系統響應的影響分析[J].火炮發射與控制學報,2012(03):27-29.
[23]李魁武,曾志銀,寧變芳,劉朋科,高小科,吳會民。液壓自緊身管殘餘應力隨實彈射擊的變化規律研究[J].兵工學報,2012,33(11):1298-1302.
[24]Guo Z X , Pan Y T , Li K W ,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Overpressure about Muzzle Blast Flowfield[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3, 605-607:2506-2509.
[25]Li Y F , Li K W , Pan Y T , et al.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Based on Fuzzy Compensation for Ammunition Auto-Loading Manipulator[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3, 415:271-275.
[26]Li K W , Yang C C . Conceptual analysis of parallel corpus collected from the Web[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ence & Technology, 2014, 57(5):632-644.
[27]李魁武,裴益軒,霍勇謀。自行高炮射擊精度綜合補償技術研究[J].兵工學報,2015,36(2):214-219.
● 代表專著
書名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作者 |
《25mm自行高炮系統論文集》 | 兵器工業出版社 | 1998年 | 李魁武 |
《自動武器機構動力學》 | 國防工業出版社 | 2003年 | 李魁武 |
《火炮射擊密集度研究方法》 | 國防工業出版社 | 2012年 | 李魁武 |
《現代自行高炮武器系統總體技術》 | 國防工業出版社 | 2013年 | 李魁武 |
《35mm自行高炮系統論文集》 | 兵器工業出版社 | 2013年 | 李魁武 |
《自行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軍民融合維修保障叢書》 | 兵器工業出版社 | 2015年 | 李魁武 |
● 學術交流
2017年10月,李魁武參加在重慶理工大學以“匯聚交叉與前沿,推動融合與創新,促進兵器工程發展”為主題召開的首屆兵器工程大會,會上大家共同探討和推動中國兵器科學與工程的前沿研究與融合發展。
● 科技獎項
獲獎時間 | 獲獎項目 | 獲獎級別 | 排名 |
1998年 | 25毫米自行高炮系統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第5名 |
2012年 | 35毫米自行高炮武器系統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第1名 |
● 教育思想
李魁武很注重高層次人才培養,他領導創建的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十分重視培養和發揮青年科技人員的作用。為了培養人才,李魁武不斷地著書立說,截至2017年3月,先後完成了《現代自行高炮武器系統總體技術》等10餘部論著。
● 指導學生
截至2015年12月,李魁武培養了博士研究生3名,碩士研究生若干名。
李魁武曾被授予陝西省兵工局勞模、陝西省勞模、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閱兵保障先進個人,獲得中國兵工人才獎,立“總參兵種部、兵器工業總公司一等功”“國防科工委一等功”“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一等功”等。
任職單位/組織 | 任職職務/職稱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 | 教授 |
防空兵學院(原鄭州高炮學院) | 教授 |
《火炮發射與控制學報》編輯委員會 | 主任委員 |
中北大學(原華北工學院) | 博士研究生導師 |
中國兵工學會火炮專業委員會 | 主任委員 |
國務院、中央軍委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 | 委員 |
李魁武系中國現代化自行防空反導武器的開拓者之一。(中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評)
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國工程學科領域的代表,受到社會的讚譽和肯定,這是對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在高端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的成績和李院士本人為中國防空反導武器裝備發展做出的貢獻給予肯定,也表示獲得院士殊榮,是學術界乃至全社會對李魁武同志的高度認可,更是496萬咸陽人民的驕傲。(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