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脈
平脈
平脈,脈學名詞又稱常脈。指脈來有胃氣、有神、有根的正常脈象。也指辨別脈象。
● 英文名稱:Normal Pulse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切診
● 以緩為極平脈,餘二十六為病脈,定清緩脈,方可定諸病脈,精熟緩脈,即可以知諸病脈,脈之有緩,猶權度之有定平星也。(《三指禪》)
● 正常脈象,特點為:脈勢和緩,往來從容,節律均勻,柔和有力,一息四五至(相當於每分鐘60~90次)。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平脈又稱常脈,是指正常人在生理條件下出現的脈象,既具有基本的特點,又有一定的變化規律、範圍。
● 人體的血脈貫通全身,外達肌表,內連臟腑,氣血運行,周流不休。
● 醫者通過手指感覺脈搏跳動的形象,從而反映各臟腑的協調作用、心臟的搏動、心氣的盛衰、脈管的通利、氣血的盈虧等綜合信息。
● 正常脈象特徵是寸關尺三部皆有脈,不浮不沉,從容和緩,不慢不快,一息4~5至,節律一致,不大不小,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並隨生理活動、氣候、季節和環境等不同而有相應變化。
● 正常脈象能反映機體氣血充盈,陰陽平衡,氣機健旺,精神安和的生理狀態,是健康的象徵。
● 古人將正常脈象的特點概括為“有胃”、“有神”、“有根”。
● ● “有胃”,即脈象中有胃氣,表現為脈象從容、徐和、軟滑。
● ● “有神”,即脈象中有神氣,表現為和緩有力。
● ● “有根”,即脈象中有根基,表現為尺脈有力、沉取不絕。
●
● 脈象受年齡、性別、形體、生活起居、職業和精神情志等因素的影響,機體為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而進行自身調節,因而可以出現各種生理變異。
● 小兒脈象節律偏快,老人脈象偏弦,身高之人脈偏長。
● 斜飛脈、反關脈均為橈動脈解剖位置的變異,不屬病脈。
● 情緒的變化,常導致脈象的變異,當情緒恢復寧靜之後,脈象亦隨之恢復正常。
● 春季脈象偏弦,夏季偏洪,秋季偏浮,冬季偏沉。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新世紀第四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 [4] 朱文鋒。中醫診斷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