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爽

原全國政協委員

郭琳爽(1896年-1974年),又名啟棠,廣東香山(今中山)人。民國10年(1921年)嶺南大學畢業,獲農學士學位。郭琳爽被選為上海市工商聯副主任委員、全國工商聯執行委員、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協常委和全國政協委員等。

人物簡介


郭琳爽(1896~1974)
又名啟棠,廣東香山(今中山)人。民國10年(1921年)嶺南大學畢業,獲農學士學位。不久,被派往歐美各國考察商情,回國后,於民國11年正式擔任香港永安公司署監督,協助其父郭泉管理企業。民國12~16年期間,先後赴英、美、德、日等國採購商品,學習國外商業企業的經驗並了解國際市場動向。

主要事迹


民國18年被其伯父香港永安公司總監督郭樂指名調到上海永安公司擔任副經理,民國22年升任總經理。民國23年,在永安公司籌設國貨商場,維持半年有餘。次年再次籌備並在報上刊登徵求國貨啟事,應徵廠商計1000餘家,因八一三抗戰爆發而流產。民國28年,郭樂赴美,郭琳爽全權主管上海永安公司。其間,深明“創業之維艱,守成之不易”,注重經銷商品的質量,使銷售和利潤數十年高居同業之首。抗戰勝利后,任上海市參議員。
上海解放時,配合中共地下組織保護企業,將其完整地交給人民。1949年起連續多次任上海市環球貨品商業同業公會主任委員。1951年2月當選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第一屆執行委員,1956年當選市工商聯第二屆常務委員,1959年11月增選市工商聯第三屆副主任委員,后連任第四、五屆副主任委員。其間,積極帶頭公私合營和參加各項政治活動。擔任公私合營永安公司總經理。還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協第三屆常務委員、全國工商聯第三屆執行委員和全國政協第三屆委員。

人物故事


永安百貨
上海華聯商廈就是當年的永安公司,建成於1918年,曾是上海著名的四大百貨中業績最好的一家。大樓為歐洲建築風格,入口採用愛奧尼式雙柱,轉角“綺雲閣”為巴洛克式塔樓。一層的臨街大玻璃櫥窗,首開上海各大商場以沿街櫥窗陳列商品的先河。1933年,永安公司在老樓東側擴建了19層92米高的新永安大廈,是當時僅次於國際飯店的南京路第二高樓,並在第四層樓凌空架起兩座封閉式天橋,與永安公司大樓相連。
淞滬戰爭打得最激烈的時候,郭琳爽率永安公司全體職工每天上午開業前和下午收市后齊唱《義勇軍進行曲》,以表示壯烈之民氣。上海解放時,中共地下黨組織向郭琳爽做工作,希望他留下來迎接解放,一起建設新上海。郭琳爽拒絕了父親的包機,作出留守上海的決定。他要求所有職員共同維護公司財產,嚴守崗位。
1966年9月,永安公司變成國營商店。1969年,這家百貨公司更名為上海第十百貨商店。1988年,再次更名為上海華聯商廈。
2005年4月,“永安”二字被重新啟用。
2018年,永安公司大樓入選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名錄,得到更為完善的保護。
永安百貨
永安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