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木樣呼圖克圖

中國佛教活佛之一

嘉木徠樣活佛(藏文:འཇམ་དབྱངས་བཞད་པ་,威利:'jam dbyangs bzhad pa)駐錫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格魯派拉卜楞寺最大的活佛系統。清朝時期獲封呼圖克圖,稱嘉木樣呼圖克圖;中華民國襲用清朝稱號,續封呼圖克圖;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稱嘉木樣活佛。

歷史沿革


嘉木樣徠協巴為文殊菩薩的化身,自1720年開始傳承,至今共六世。
一世嘉木樣·華秀·阿旺宗哲於1648年出生在甘肅夏河,1660年出家為僧,1668年赴拉薩學習佛法,據稱曾獲得文殊菩薩佛像的微笑示意,故得名“嘉木樣協巴多傑”(意為妙音笑金剛),入哲蚌寺果芒經院。1700年,阿旺宗哲出任哲蚌寺堪布。
1708年,阿旺宗哲應蒙古和碩特部河南蒙旗親王察罕丹津之請,回到故鄉傳教,次年在夏河開始籌建拉卜楞寺,1716年拉卜楞寺落成。1720年阿旺宗哲被清朝康熙帝封為“護法禪師班智達額爾德尼諾門汗”,頒賜金敕金印。
1721年,阿旺宗哲圓寂,其門徒、拉卜楞寺繼任法台一世賽倉·阿旺扎西活佛宣布根據遺囑,嘉木樣不再轉世,因此未展開轉世靈童的尋訪。但這一決定遭到以一世德哇倉·羅藏頓珠活佛為代表的拉卜楞寺許多僧眾的反對,迫使阿旺扎西改變初衷,宣布嘉木樣轉世,並認定當時河南蒙旗親王丹津旺舒克之子嘎登三珠卜為轉世靈童。可是,阿旺扎西的認定未能得到認同,大部分僧眾認為轉世靈童應該是羅藏頓珠尋訪到的郭喇。雙方僵持不下,導致嘉木樣之位長期空缺。
1738年,阿旺扎西圓寂,羅藏頓珠繼位,旋即認定郭喇為轉世靈童,並於1743年迎至拉卜楞寺坐床。

歷世活佛


世數生年坐床年份卒年漢文姓名
第一世1648年-1721年華秀·俄昂宗哲
第二世1728年1791年嘉木樣·久美旺波
第三世1792年1855年嘉木樣·羅桑圖旦久美嘉措
第四世1856年1916年嘉木樣·格桑圖旦旺秀
第五世1916年1947年嘉木樣·丹貝堅贊
第六世1948年1952年在世嘉木樣·洛桑久美·圖丹卻吉尼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