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
魯迅創作的詩作
《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34年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者通過描寫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群眾的苦難生活,表達了作者對於抗戰勝利的嚮往之情。全詩哲理深刻,發人深思。
此詩中充分反映了魯迅對國家民族遭到深重災難的悲憤之情,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壓制進步輿論、扼殺進步文藝的罪行,表達他對人民勝利必將來臨的信心。
首句“萬家墨面沒蒿萊”用悲憤感人的筆觸,描寫中國人民的苦難生活。國民黨的統治和日本的侵略,使無數城鄉化為廢墟,千家萬戶流離失所。“萬家”言受害者之多,“墨面”狀悲苦的形象;“蒿萊”形容破敗荒涼的社會環境。一個“沒”字,融形象與環境為一體,活畫出廣大人民饑寒交迫,蓬頭垢面,輾轉荒野,出沒蔓草之中的悲慘生活畫面。詩人對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懷滲透於字裡行間。
次句“敢有歌吟動地哀”深入一層寫人民精神上的哀痛和怨憤。詩言志,歌詠言,“故哀樂之心感,而歌吟之聲發。”人民受深重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必然要唱出震天動地的哀歌。但在那樣的年代,卻因橫遭當局壓抑而鉗口結舌,啞了聲音。一個“敢”字領出全句,又以反詰的語氣抑住下文,把人民這種欲吐不能,只有把仇恨積壓在心底的憤激感情,表達得十分含蓄,深沉,有力。這悲憤的詩句,燃燒著被壓迫人民對反動派的深仇大恨。
第三句“心事浩茫連廣字”筆鋒一轉,從狀寫社會現實轉入直抒胸懷。詩人“心事”萬千,思連“廣宇”,充分顯示他和人民心心相印,同革命息息相通的博大胸襟;也包含著他對時局發展和革命形勢的探索,對中國革命前途的殷切期待。
最後一句“於無聲處聽驚雷”激情奔涌,雄健有力。詩人對時局發展作出馬克思主義的響亮回答。“無聲”與“驚雷”,辯證地寫出局勢的對立統一。“無聲”是表面的沉默,它準確地概括了局勢的一個方面————壓迫越來越深,黑暗越來越濃,但鬱結著人民仇恨的沉默,如同地下奔突的地火,終究要爆發出來。“驚雷”象徵人民革命的風暴,抗擊日本侵略的怒吼,它形象地揭示了局勢的另一方面————“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來,中國處在新的全國大革命的前夜”。
整首詩中,結句“於無聲處聽驚雷”是一句充滿哲理的名言,也是出手不凡的藝術佳句。作者在前幾句極寫“無聲”鋪墊之後,創造“驚雷”飛來的意境,似在情理之外,卻在情理之中,發人深思。
魯迅寫這首詩時,國民黨發動的第五次反革命“圍剿”已經進行半年多。毛澤東在總結這一時期的特點時指出:“這時有兩種反革命的“圍剿”:軍事‘圍剿’和文化‘圍剿’。而作為這兩種‘圍剿’之共同結果的東西,則是全國人民的覺悟。而魯迅這首詩,正恰當的反映了毛澤東所說的這句話。
魯迅(1881—1936年),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魯迅早年先後求學於三味書屋,以及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鐵路學堂。1903年,魯迅成為前往日本的公費留學生。在日本,他最初學習醫學,在受到革命思想熏陶及目睹國民麻木的現狀后,決定棄醫從文。回國后,他曾在北京政府擔任教育部僉事,1925年因支持進步學生而離職。任教中山大學時,又因反對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而辭職。1930年,發起組建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為了躲避國民黨當局的迫害,曾避居於上海內山書店。
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健將,是《新青年》雜誌的主要作者之一。1918年他發表《狂人日記》時,首次採用了筆名“魯迅”,之後廣泛使用這一筆名。他的一生,創造了大量進步的文學作品,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1936年,魯迅因病逝世,享年55歲。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毛澤東曾讚譽:“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