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田野調查獎

費孝通田野調查獎

費孝通田野調查獎是以費孝通的名字命名的獎項,旨在“認識社會、認識中國”,推動社會各界人士,到現實生活中去,到人民群眾中去,關注社會、關注民生,發現和描述社會的發展變化,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2018年12月22日,由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會同新華網等共同發起的第二屆“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在浙江溫州永嘉縣揭曉。

設立目的


目的就是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就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研,向決策層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期待研究本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收到更多“親身經歷、親眼目睹、親耳聆聽”的“三親”文章,鼓勵更多人開展田野調查、反映基層情況、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為中央制定政策提供參考。

歷屆情況


第一屆

2017年11月,由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會同新華網、中國青年報等共同發起的首屆“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在安徽省鳳台縣揭曉。
該活動面向全國徵集田野調查文章,共收到投稿4000餘篇。文章經過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初篩、10名教授複評、專家委員會最後審定、學術測試和公示,共產生一等獎3篇、二等獎6篇、三等獎10篇、優秀獎12篇。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王衛民表示,這些徵文用鮮活的事例、詳實的數字、多樣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和時代的變遷,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第二屆

2018年12月22日,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由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會同新華網等共同發起的第二屆“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在浙江溫州永嘉縣揭曉。
徵文共收到4500多份來稿,課題涉及農村、農民、土地、城市管理等,評選經過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初篩,科研院所組成的10名教授複評,徵文活動組委會最後審定,並通過學術測試和公示,共產生特別獎1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12個、優秀獎21個,專著提名獎2個。其中,楊志明撰寫的《中國農民工》獲得特別獎。任傑慧撰寫的《把“無緣”變“有緣”:中國農村養老模式研究》、張成等撰寫的《城市市民對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鄰避效應》、雷琳旋等撰寫的《競爭型中小型家族企業分裂原因及對行業影響探究》獲一等獎。值得一提的是,組委會還收到一些很有分量的專著作品,郭迎光等撰寫的《武家堡調查》和江永紅撰寫的《潛山調查——轉型時期農民能力問題研究》獲專著提名獎。

第三屆

2019年12月,由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共同主辦的“城鄉發展與社會治理現代化”研討會在京舉辦。會上揭曉了第三屆“費孝通田野調查獎”獲獎名單。
第三屆田野調查徵文活動歷時7個月,收到稿件約4000篇,選題涉及快遞小哥、家政工、網約車司機等社會群體,以及居家智慧養老、器官捐獻移植等社會行為。經過初篩、審閱、終審、公示等環節,最終評選出一等獎5篇、二等獎10篇、三等獎21篇、優秀獎18篇。
第四屆
2021年,記錄西坡村扶貧故事、經驗、建議的《扶貧西坡》,4月17日上午獲頒第四屆“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徵文活動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