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淋葯

通淋葯

簡介


● 英文名稱:Strangury-relieving Medicinal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中藥學

古籍摘選


● 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煩熱。(《滇南本草·葫蘆》)

名詞解釋


● 治療各種淋症的藥物。

百科解讀


● 通淋葯多數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治療各種淋證。通淋葯以利水滲濕葯居多,還有部分清熱葯、瀉下藥等,也有通淋的效果。

淋證分類

● 淋證主要有熱淋、石淋、血淋、膏淋、氣淋、勞淋等幾種。
● 熱淋以小便灼熱刺痛為主症。
● 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為主症。
● 血淋以尿血而痛為主症。
● 膏淋以小便渾濁如米泔水為主症。
● 氣淋以小腹脹滿明顯、小便艱澀疼痛、尿有餘瀝不盡為主症。
● 勞淋以小便淋瀝不已、遇勞即發為主症。

利水滲濕葯

● 治療淋證的利水滲濕葯有車前子、木通、瞿麥、萹蓄、海金沙等。
● 車前子藥性甘,微寒,歸肝、腎、肺、小腸經,具有清熱通淋、滲濕止瀉、明目、祛痰的功效。
● 木通藥性苦寒,有毒,歸心、小腸、膀胱經,有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經下乳的功效。
● 瞿麥藥性苦寒,歸心、小腸經,有利尿通淋、破血通經的作用。
● 萹蓄藥性苦,微寒,歸膀胱經,有利尿通淋、殺蟲止癢的功效。
● 海金沙藥性甘、咸,寒,歸膀胱、小腸經,有清利濕熱、通淋止痛的作用。

其他通淋葯

● 治療淋證的清熱葯有淡竹葉、梔子、白薇等。
● ● 淡竹葉甘、淡,寒,歸心、胃、小腸經,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利尿通淋的效用。
● ● 梔子藥性苦寒,歸心、肺、三焦經,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作用,外用還可消腫止痛。
● ● 白薇藥性苦、咸,寒,歸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的作用。
● 此外還有瀉下藥大黃、消食葯雞內金等,也有通淋的功效,用於治療淋證。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高學敏,鍾贛生。中藥學:上冊。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