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羊山

懸羊山

懸羊山, 位於淄川區峨庄鄉境內,是一座傳說中與春秋戰國時代齊桓爭霸的歷史有著緊密聯繫的山,近年來又因為其茂盛的丁香花、附近山下土泉村的千年流蘇樹,引起眾多戶外者的青睞。

山脈介紹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峨庄鄉“懸羊山”的故事廣為流傳。原名岑山,是春秋時期古戰場之一。公元686年齊襄王駕崩后,遠在魯國(現曲阜)公子小白與在莒國(今莒縣)的公子糾兄弟倆都想奪取王位,兩人在趕往齊國(臨淄)桑家谷途中相遇交戰,公子小白戰敗被趕到谷中,得勝一時的公子糾誤認為谷深峰高,無路難逃,只要固守谷口便可困死公子小白。孰料公子小白在鮑叔牙的輔佐下,急中生智,登上谷中岑山。為迷惑公子糾,鮑叔牙令士兵在岑山中挖數條壕溝,將20多匹餓馬脖系銅鈴放於壕溝,又令士兵將近百隻山羊倒吊樹上,羊蹄下放置戰鼓,羊蹄亂蹬,鼓聲大震,餓馬狂奔,鈴聲大作,公子小白則率眾軍悄然下山,繞青州益都直奔齊國就位。然公子糾不知是計,仍苦苦守在谷口,妄圖一舉殲滅公子小白。公子小白稱帝后,特意傳旨將岑山改為“懸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