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特發性脊柱側凸的結果 展開

特發性脊柱側凸

特發性脊柱側凸

特發性脊柱側凸是指生長發育期間原因不清的脊柱側凸,是臨床中最常見的結構性脊柱側凸。青春期性脊柱側凸最常見,女性多發。病因不明。按照發病年齡分為嬰幼兒脊柱側凸症、兒童期脊柱側凸症和青春期脊柱側凸症3型,主要表現為脊柱畸形,患者出現兩肩不等高、肩胛一高一低、一側腰部皺褶皮紋、腰前屈時兩側背部不對稱,即剃刀背征、脊柱偏離中線等癥狀。側凸的治療目的是矯正畸形、獲得穩定、維持平衡、減緩或阻止進展。治療方法為觀察隨訪及支具和手術治療。一般早期治療預后較好。

就診科室


● 骨科或外科

病因


● 原因不明。

癥狀


● 主要表現為脊柱畸形,站立位從背後觀察可發現存在兩肩高度不等、脊柱凸側肩胛骨突出,左右高度不等、兩側腰線不對稱、可見肋骨或背部隆起。

檢查


● 診斷特發性脊柱側凸,主要依據體格檢查及X線檢查。

體格檢查

● 檢查的目的是了解側突的部位和程度,可初步判斷病情。

X線檢查

● 主要是為了觀察計算側突的角度,可明確診斷。

診斷


● 詳細詢問與脊柱畸形有關的一切情況,如患者的健康狀況、年齡及性成熟等。
● 可觀察到患者兩肩不等高、肩胛一高一低、一側腰部皺褶皮紋、腰前屈時兩側背部不對稱,即剃刀背征、脊柱偏離中線。
● X線檢查發現脊柱側彎。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與先天性脊柱側凸、神經肌源性脊柱側凸、神經纖維瘤病併發脊柱側凸、間充質病變併發脊柱側凸、骨軟骨營養不良併發脊柱側凸、代謝障礙疾病合伴脊柱側凸、功能性或非結構性側凸、其他原因的脊柱側凸相鑒別。
● 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別,需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側凸的治療目的是矯正畸形、獲得穩定、維持平衡、減緩或阻止進展。治療方法為觀察隨訪以及支具和手術治療。
● Cobb角>25°者應嚴密觀察,如每年進展>5°並且Cobb角>25°,應行支具治療。②Cobb角在25°~40°之間的脊柱側凸應行支具治療,如每年進展>5°且Cobb角>40°則建議手術治療。③Cobb角40°~50°的脊柱側凸:由於側凸彎度大於40°,進展的幾率較大,因此如果患者發育未成熟,應建議其手術治療。對於發育成熟的患者,如果側凸發展彎度>50°且隨訪發現側凸有明顯進展,也應手術治療。④Cobb角>50°:採取手術治療。
● 保守治療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療、表面電刺激、石膏及支具,但最主要及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
● 手術治療分兩個方面:矯形和植骨融合。矯形方法發展很快,但基本上分前路矯形與後路矯形兩大類。必要時需兩種或兩種以上手術聯合使用。手術入路、矯形融合範圍選擇根據具體病情而定。

危害


● 脊柱側凸不僅造成軀幹的畸形、塌陷、疼痛等癥狀,使其勞動能力下降,不能參加正常工作,而且對患兒的心理健康造成極大危害,還會導致殘疾,患者終身生活質量下降,同時也引起一些社會問題,如76%女性患者未婚等。並且發病較早或嚴重的脊柱側凸會導致肺發育不良,肺不張、心肺功能不全和截癱,使患者壽命低於正常人。

預后


● 特發性脊柱側凸的治療效果影響因素很多,如年齡、是否有癥狀及併發症等。
● 早期、規範治療,對促進側突部位恢復,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預防


● 特發性脊柱側凸病因不明,預防主要是注意糾正姿勢。
● 加強兒童青少年脊柱姿勢篩查,早發現、早糾正、早治療。
● 注意觀察及時糾正不良姿勢,防止側凸經一部加重。
● 積極參與治療必要時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