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渠道
生產領域到消費領域經過的通道
商品流通渠道是指商品從生產領域到達消費領域所經過的通道。包括商品流通的途徑、環節、形式等等。但商品不會自已從生產領域走到消費領域,需要藉助於監護人即商品所有者為實現自身經濟利益而進行的商品經營活動。
目錄
名詞釋義
是由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的程度,商品生產和消費的特點以及商品本身的自然性質(物理的和化學的)等因素決定的。
現階段商品流通渠道大致可分為三大類:①產銷合一的渠道,亦稱產銷直接聯繫的渠道。即由生產者把商品直接賣給消費者,不需要商人或商業部門在買賣中間作媒介。②產銷分離的渠道,亦稱商業渠道。即由商業部門組織商品流通的全過程。商品生產出來以後,先由商業部門收購進來,經過運輸、儲存、加工等環節,然後再轉賣到消費者手中。③產銷結合的渠道。即由生產部門和商業部門先後有序地共同組織和完成商品流通的全過程。商品生產出來以後,先由生產部門的推銷機構完成一段商品流通過程,再由商業部門繼續完成商品流通的其他過程,直到最後賣給消費者。
上述商品流通渠道,按照具體的商品流轉路線不同,又有多種具體組織形式。在中國,產銷直接聯繫的渠道包括:農村集市貿易、城市農貿市場、工廠或農場的自銷門市部和某些大型專用設備的定點供應等。商業渠道包括:①只經零售商業媒介的,如廠店掛鉤;②經過單個批發和零售環節媒介的,主要是地產地銷商品;③經過多個批發環節和單個零售環節媒介的,如某些集中生產分散消費的工業品或某些分散生產集中消費的農產品,往往要經過產地批發環節到中轉地、集散地和銷地批發環節,最後經過零售商業出售給消費者。產銷結合的渠道包括:生產部門的推銷機構只經營產地批發,或同時經營中轉地批發,或進一步經營到銷地批發。經過上述批發,再由商業部門經營。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組織社會商品流通,一般是根據商品生產和消費的特點,根據商品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和節約商品流通費用的要求,選擇合理的商品流通渠道。社會主義社會是建立在社會分工和生產社會化基礎上的商品經濟發達的社會,社會主義商業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部門,承擔著組織社會商品流通的主要任務。以商業渠道為主,有利於生產部門集中精力發展生產;有利於合理地組織商品流通,減少流通過程中的勞動消耗,節省流通費用。但是,在發展商業渠道的同時,還要注意發展其他商品流通渠道,以及各種渠道之間的橫向聯繫,使之與渠道的縱向聯繫形成四通八達的渠道網路。只有在縱橫交錯的多渠道流通的條件下,才有利於開展競爭,活躍市場,做到貨暢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