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振武

陶振武

陶振武(1893-1979),又名陶靖、湯振武,字鎮華,安徽滁縣(今滁州)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5期步科、陸軍大學特別班第4期畢業。任天津市文史館館員,天津市政協委員。

人物簡介


陶振武(1893~1979),又名陶國楠、陶靖、湯振武,滁州人。5 歲進私塾念書,成績全班最佳。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入安徽省陸軍小學,改名為陶靖。民國元年(1912 年)考入南京臨時軍官學校。后袁世凱政權把南京臨時軍官學校學生同在南京入伍的原學生軍合併送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次年暑假后開學時,倒袁戰爭爆發,陶振武因沒有及時趕到學校而被開除學籍。民國3 年,頂“湯振武”名到北京升學。民國7 年在保定軍官學校第五期步兵科畢業后,被編入段祺瑞的邊防軍第一師第二團第七連任少尉排長,復改原姓。以後一直過著軍旅生涯,軍銜達中將。

訓練劈刺


民國10 年,陶振武經同學推薦任山西督軍署上尉劈刺副教官。他在全軍掀起一股劈刺熱潮,受到閻錫山的賞識。以後逐步升督軍署少校參謀、軍團營長、團長、旅長等職。在與奉軍的作戰中,他所訓練的劈刺術曾發揮極大的作用。
南京編遣會議后,他改任第九十八旅旅長兼順德城防司令。民國23 年冬,曾奉閻錫山令協助蔣介石“圍剿”陝北、晉西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升少將。

參加抗日


“七七”事變后,陶振武積極參加抗日鬥爭。曾被派往臨汾,任長官部汽車司令。后因閻錫山不給抗日兵權,不得已,將汽車司令部所屬2 個大隊移交兵站總監部,隻身回陸軍大學讀書。民國29 年於陸軍大學特別班(將軍班)第四期畢業后,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擔任聯絡參謀,因與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建立了關係,由此棄閻錫山投衛立煌。民國30 年冬,受衛立煌委派,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的中將副官處長,掌管司令部的日常工作。又先後被改任西安辦公廳第三處(總務處)中將處長、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等職,並曾隨衛立煌到遠征軍供職。

退役回籍


民國35 年春,陶振武偕同妻子回原籍滁縣,並於同年在南京辦理退役手續,結束了近40 年的戎馬生涯。陶在退役后不甘寂寞,多方參與地方政事。民國36 年,當選為滁縣參議會議長。此後,他常住南京。

解放以後


民國38 年初滁縣解放后,縣人民政府派人到南京動員在南京的滁縣籍人回鄉生產,陶振武率先回滁。同年9 月離滁赴天津女兒處定居。1956 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天津社會成員支部,1959 年受聘為天津市文史館館員。曾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第三、五屆委員。與其他3 名民革成員,共同翻譯有40 多萬字的《奧地利簡史》(1972 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