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洋口鎮的結果 展開

洋口鎮

江西上饒市下轄鎮

洋口鎮地處中國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西部。東接霞峰,東南靠少陽,南鄰梘底,西北毗上饒縣皂頭鎮,北接壺橋鎮、上饒信州區朝陽鄉、秦峰鄉。

2000年,全鎮總面積24.49平方公里,2001年總面積擴大到74.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佔總面積30%,林地佔33.3%,水域佔10.7%,道路村莊和其他佔26%。鎮區規劃面積2.6平方公里,現已建成0.8平方公里。為歷年區、鎮、鄉、公社機關駐地。鎮駐地距縣城6公里。2001年1月,被列為全國500個村鎮建設示範鎮。2006年1月被評為全省農村經濟發展百強鄉(鎮)。洋口是上饒市廣豐區重點產糧區,又以“花炮之鄉”著稱。洋江村被評為全地區小康示範村之一,過去曾以“石屏西瓜”、“洲頭苦瓜”縣內聞名。境內有博山能仁寺、“神仙洞”、“鬼洞”可供遊覽。石灰石儲量豐富,新村產有無煙煤。解放前,鶴山祝家墩地方是血吸蟲病重疫區,現已根治;戰畈村為唐代黃巢起義軍與唐軍激戰地,故名“戰畈”。

2015年6月被江西日報評選為“江西十大魅力鎮”。

歷史沿革


洋口鎮[江西上饒市廣豐區洋口鎮]街道
洋口鎮[江西上饒市廣豐區洋口鎮]街道
明清時期,洋口屬崇善鄉廿九都。清雍正年間,曾設洋口巡檢司,後人有稱“洋口司”的。民國初期,屬善成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始設鎮,轄9保、120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為鎮,先後屬洋口區、第一區。1958年11月成立星火人民公社。1959年3月,改稱洋口人民公社。1981年,集鎮部分從洋口公社析出成立洋口鎮,鎮區面積0.34平方公里。1984年9月,洋口公社改設洋口鄉。1985年4月鄉鎮合併稱今名。2001年11月,鶴山鄉和河北鎮撤消,其區域除河北鎮的源溪、湖頭、塘溪村劃歸永豐鎮外,其餘區域划入洋口鎮。

自然資源


境內有磷、煤、鐵、石灰石等自然資源豐富,豐溪、梘溪、趙塘溪環流鎮區。小二型水庫八座,淡水養殖有利可圖。博山寺、黑洞、鬼洞等旅遊資源巧奪神工,令人嚮往。博山寺始建於后塘同光公元923至925年,是享有“天下第二叢林”之譽的江南名剎,北守著名愛國大詞人辛棄疾曾慕往博山讀書於此,留下“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和“醉里吳音相媚好”的美好佳句,明呂夔游博山寺時留有“倦客停車爭覽勝,高僧擁膝坐讀禪”名句。

行政區劃


全鎮原設長春、中山、中心、橋東4個居民委員會、28個居民小組。2002年10月,橋東居民委員會併入洋江居民委員會,長春居民委員會併入湖邊居民委員會,水北村改設水北居民委員會。至此,全鎮設有洋江、湖邊、中山、中心5個居民委員會、47個居民小組;設有嚴村、新村、壺山、梓里村、趙塘、廟林、上呈、五里、苗山、蔡村、洲頭、崑山、和尚渡、青橋、富山、祝家墩、古城、蓮鼓、戰畈19個行政村,260個村民小組,共有184個村。2002年,全鎮總戶數13709戶,總人口55223人。常住人口66338人(2017年)。

經濟


洋口,前人多稱“洋口街”,向來是區西境集市貿易中心,縣西境各鄉及毗連的上饒縣山區農副產品的集散地。每逢農曆二、五、八墟日,集市貿易興旺。工商業歷來比較發達,尤以民國三十一年(1933年)日本侵略軍竄擾前最為繁榮,有“六行”、“五坊”、“一站”、“一店”聞,名一時。“六行”是煙行、竹木行、米行、冬筍行、夏布行、雪梨行。“五坊”為粉皮坊、糖坊(糕點)、酒坊、豆腐坊、醬油坊。“一站”乃食鹽經銷站,抗日戰爭時期,曾供應食鹽縣內外。“一店”指箍餅店,大商鋪十多家,從鉛山饒州(今鄱陽一帶)進貨,轉銷縣內外產煙地。民國三十一年日軍侵擾,百分之七十的商鋪被燒,資財洗劫一空,工商業受挫。抗戰勝利后曾一度恢復。民國三十六年(1948年)前後,又因盜匪肆虐,鎮上商家紛紛向縣內外轉移,生意再次衰落。新中國建立后,洋口鎮工商業逐步恢復和發展,集鎮建設步伐加快。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加大了集鎮的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共投資775萬元,新建成商業街4條,總長1050米,加上改擴建的原有街道,鎮區共有街道10條,總長7550米;澆築水泥街道路面8.39萬平方米;鋪設下水道總長4000米;建築防洪堤長450米;新建成63750平方米商住樓;佔地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8500平方米的洋口商貿中心;佔地3萬平方米的湖邊農貿大時常;並建成百貨、農副產品、竹木、筍乾、畜禽、廢金屬、建材、蔬菜等12個專業市場。全鎮共有各類商店600家,年商品零售總額3億元。還在縣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建成了新郵電大樓、中心小學教學樓、中心醫院門診部等。設立了自動電話端局3個,裝機容量8000門,全面鎮已安裝程式控制電話6300部。建成日供700噸的自來水廠和變電站、有線電視站,自來水用戶1862戶,有線電視終端用戶15376戶。
全鎮2000年有耕地面積700公頃(其中水田634公頃),為縣內重點產糧區之一,糧食年產量8016噸,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籽、花生、甘蔗、曬煙、薴麻、席草、荸薺、蓮子等。鎮郊蔬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達66.67公頃。嚴村的早桃歷來較多,但因品質不佳,近年呈下降趨勢。2002年,全鎮有耕地面積1949公頃(其中水田面積1873公頃),糧食總產量22452噸,農民人均純收入3100元。民營企業118個,其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利稅50萬元以上的有康鑫銅業、京新葯業、鶴山煙花廠,鵬程煙花廠等企業。

交通


鎮駐地洋口地傍豐溪,民國時期曾與上饒通船。在陸路運輸不發達的時候,洋口航運曾盛極一時,有船埠四處,船隻百餘。自上廣公路建成通車后,航運漸趨衰落。公路運輸有上廣公路,直達縣城及上饒市。鎮內有公路通往霞峰、少陽、梘底,交通極為方便。

社會


基礎建設

鎮設有文化站、電影院、廣播電視站等。有公辦中學5所,教職工332人,在校學生6586人;私立中學1所,教職工51人,在校學生880人;小學22所,教職工317人,在校生6905人。學前班11所,教職工36人,學生956人。有中心醫院1所,病床50張,醫務人員97人,醫療設備教為完善,是周邊鄉鎮的醫療中心。有村級衛生所24所、個體診所89個,鄉醫89人。
此外還有文化廣播電視、電信、郵政、供電、銀行、工商、稅務、糧食、公安、法庭、醫藥保險、交警等20多個縣派單位,國家糧食儲備庫在我鎮崑山境內。
洋口鎮建設
洋口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