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以DRAM為主業的股份有限公司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3月4日,致力於DRAM(動態隨機存取內存)之研發、設計、製造與銷售,並在美國、歐洲、日本、大陸設立營銷點,其最大股東為台塑集團之南亞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發展歷程


該公司資本額403億台幣,員工人數約4000人,總公司位於華亞科技園區,生產基地為一座八吋晶圓廠及一座十二吋晶圓廠,分別位於桃園南崁及泰山南林園區。南亞科技多年來專註於研發及智慧財產權的建立,並已培養近800人的研發團隊。
在製程進度上,南亞科技的42納米製程技術已於2010年第四季開始量產,計劃於2011年中全數可轉換至42納米(不包含部份為利基型內存產品線所保留的產能),以2GbDDR3晶元生產為主,將於下半年導入4GbDDR3的產品。3X納米製程技術規劃將於今(2011)年第二季導入投片。南亞科技致力擁有自主技術及經營自有品牌,並持續強化高附加價值利基型(非標準型)內存戰線,期能進一步提升台灣DRAM產業在國際的競爭力。
為提升技術力與競爭力,南亞科技於2008年4月與美國美光公司(Micron)簽訂10年共同研發合約,共同致力於先進位程技術,開發更高附加價值產品。南亞科技與美國美光公司(Micron)簽訂50納米以下製程技術共同開發合約,自2008年12月起共同分享華亞科技的產出。華亞科技已於2010年第四季完成50納米技術轉換,並達產能滿載每月13萬片之投片。華亞科技計劃於2011年第一季開始42納米量產,且於2011年年中完成絕大多數的產能轉換。此策略聯盟,與美光共同研發,同時在台灣培養本土的研發人才,使技術在台生根,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技術發展

南亞科技認知技術發展為經營內存產業的命脈,於2008年4月與美國美光(Micron)簽訂50納米以下製程與產品共同開發合作,共同致力於先進位程與產品的開發。50納米世代正在導入生產中,42納米預計2010年下半年開始量產,30納米正在研發中。我們與美光公司共同研發,同時在台灣培養本土的研發人才,使技術在台灣生根,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質量政策

南亞科技深知企業欲永續生存,須以顧客導向作為經營基礎。我們將不斷地投注於製程技術的提升,與藉由有效的員工訓練,使文件、操作程序、原物料、製程環境、量測儀器、與製程式控制制等能趨於完整與一致,以求取更高的質量保證標準,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我們秉持追根究底、實事求是的精神,精益求精,以滿足客戶對產品質量、交期及服務的需求。」---連日昌總經理
質量承諾
提供滿足客戶對產品質量、交期及服務之需求為本公司對客戶之承諾與努力達成之目標,此一承諾與目標將依ISO9001及ISO/TS16949質量管理系統為最高指導原則及各部門作業之依據,透過全員參與使全體人員了解並貫徹實施質量政策
質量系統
為有效整合企業的組織、責任、程序、過程與資源等質量管理活動,作為達成既定政策及目標的手段,質量系統的建立,應滿足下列的功能發展:
質量系統能為公司員工(視各單位職能別)了解且有效運作。
提供滿足客戶的產品。
強調事前預防而非事後追查。

1994年

5月南亞塑料股份有限公司與日本沖電氣株式會社(OKI)簽訂16MbDRAM技術移轉合約。

1995年

1月晶圓一廠動土興建。
3月南亞科技正式成立於1995年3月4日。
4月與日本沖電氣株式會社(OKI)、南亞塑料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三方面備忘錄,承接原南亞塑料與OKI16MbDRAM技術案之所有權利義務。

1996年

7月16MbDRAM試產成功。
10月正式銷售開始。
11月與日本沖電氣株式會社(OKI)簽訂0.36~0.32微米(μm)64MbDRAM技術授權合約投資於美國矽谷成立產品設計公司GSI。

1997年

6月獲得勞氏ISO-9002品質認證。
7月南亞科技美國分公司NTC-USA成立。
8月64MbDRAM投片試產。

1998年

4月晶圓二廠動土興建。
11月與IBM公司簽訂0.2~0.175微米(μm)64~256MbDRAM技術移轉合約公司單月營業額突破新台幣10億元。
12月獲得勞氏ISO-14001環境系統管理認證成立美國德州休斯敦產品設計中心。

1999年

10月0.20微米(μm)64MbSDRAM開始量產。

2000年

2月晶圓二廠開始投片試產。
8月128MbSDARM及DDRDRAM試產成功。
8/17南亞科技正式在台灣掛牌上市。
10月與IBM公司簽訂0.14/0.11微米(μm)共同研發合約。
12月二廠獲得勞氏ISO-9001品質認證。

2001年

1月通過IBMTier1質量系統驗證。
5月與SST公司簽訂0.25/0.18微米(μm)代工及高階快閃記憶體共同研發合約。
6月全面量產0.175微米(μm)128Mb/256MbDRAM。

2002年

4月成立南亞科技(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9月成立日本東京分公司。
11月與德國英飛凌公司簽訂0.09/0.07微米共同研發技術合約,併合資設立12吋晶圓廠「華亞科技」。
12月華亞科技破土典禮。
二廠獲ISO-14001認證。
一廠&二廠獲OHSAS18001認證。

2003年

1月成立德國分公司。
成立崑山辦事處。
12月華亞科技正式裝機典禮。

2004年

5月南亞科技通過DDR2產品IntelAVL認證。
10月華亞科技月產能達到24,000片,以0.11mn製程技術為主。
12月90納米DDR2開始投片試產。

2005年

4月高階伺服器用DDR2內存模塊通過國際大廠認證,進軍伺服器用內存市場。
華亞科技上興櫃掛牌。
5月華亞科技第二座12吋晶圓廠動土。
6月90納米技術研發成功並通過認證。
9月與英飛凌簽訂60納米共同研發技術合約。

2006年

3月第一座十二吋廠,晶圓三廠動土興建。
9月70/75納米(與奇夢達共同研發)技術成功通過認證。
10月南亞科(上海)科技貿易限公司成立。

2007年

3月三A廠無塵室興建。
5月三A廠機台設備Move-in。
10月90納米製程量產。

2008年

4月與美光科技簽署共同研發技術合約。
11月南科3A廠70納米製程達到第一期全產能3萬4千片。
12月南科三廠通過英國勞氏(Lloyd’s)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認證及OHSAS18001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認證。

2009年

6月完成減資66%並增資台幣122億元,增資后資本額為台幣257億元。
6月導入68納米堆棧式製程技術生產1GbDDR3產品。
7月導入50納米堆棧式製程技術生產1GbDDR3產品。
12月完成現金增資新台幣160億元,增資后資本額為新台幣340億元。

2010年

7月7月5日成功試產42納米製程技術。
10月42納米製程技術於第4季開始量產。
12月完成現金增資新台幣99億元,增資后資本額為新台幣403億元。

公司文化


經營理念

「技術生根,永續經營」
致力於先進技術與產品的開發。同時在台灣培養本土的研發人才,使技術在台灣生根,永續發展。
充分利用已開發完成的先進位程技術,提升產品的價值,達到求取最大獲利的目標。

經營策略

經營目標:
躋身成為世界一流DRAM內存及相關產品製造服務供貨商,以兩位數的全球市場佔有率為目標。
南亞科技除鞏固其在標準型內存市場市佔率外,更積極經營利基型(非標準型)內存市場,包括伺服器用內存、消費型內存及行動式內存(MobileRAM)三大核心產品線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在伺服器用內存及消費型內存領域已有優異成績表現,且行動式內存領域正逐漸茁壯。預期這些高附加價值產品在2011年佔總營業額比重可提高至三成以上,可為南科銷售量帶來逐月成長,且期許2012年能挑戰營收過半的策略目標。非標準型內存利潤較高且市場穩定,屬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南科致力強化該內存戰線,期能進一步提升台灣DRAM產業在國際的競爭力。
經營策略:
秉持台塑企業「追根究柢,實事求是」之經營理念,南科致力於擁有自主技術及經營自有品牌。
南科與美光采共同研發,目標在2012年達到自主研發目標。
南科長期經營自有品牌,品牌銷售占出貨量超過90%,其中OEM客戶(如聯想、宏碁華碩、HP、Dell等)佔75%,且在供貨商評比中名列前茅。
在台灣設立製程技術研發中心,與技術夥伴美光同步研發,並以最先進的技術,於最大的生產基地量產,獲得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