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居

浙江民居

浙江民居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重要流派。多利用水文地形而建,既適應複雜的自然地形,節約耕地,又創造了良好的居住環境。根據氣候特點和生產、生活的需要,普遍採用合院、敞廳、天井、通廊等形式,使內外空間既有聯繫又有分隔,構成開敞通透的布局。在形體上合理運用材料、結構以及一些藝術加工手法,給人一種樸素自然的感覺。

浙江民居與其地區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聚族而居,坐北朝南,注重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樑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浙江民居採用瓦片壘成屋頂。以磚搭建房身。傍水而居。

流派介紹


浙江民居
浙江民居
浙江的民居隨著氣候、地形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習俗的不同而 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變化。就聚落選址、布局以及各類建築物的處理等要素而言,浙江民居大致體現了三大特點,即:崇尚自然,講究風水;強化血緣,聚族而居;順應禮制,注重人倫。當然,這些特點由於時代的不同和城鄉、地域的區別,表現形態可以不完全相同,但無論是臨河而築的水鄉民居、隱含理性秩序的院落式住宅、還是依地勢布局的山地村鎮,其中的內在取向是一致的。

選址簡介


受古代哲學“天人合一”、“萬物一體”思想的影響,浙江民居十分講究從堪輿風水的角度來選擇村落的環境,建築的朝向、形式、布局以及前後左右建築關係,並將它認作影響家族興旺和發達的直接元素。所謂的《黃帝宅經》曾經說:“夫宅者,乃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為家居。若安則家代昌吉,若不安則門族衰微”,古人對此深信不疑。這中間雖然含有不科學的成分,但實際上卻是樸素地流露出崇尚自然,強調自然界與人的生命和諧協調的思想。山水聚合,藏風得水,重於水的瀛暢,確實是環境美好的一種表現。從現有古村落保存下來的情況看,一些基本上保持數百年前地形地貌的村子,象蘭溪諸葛、武義俞源,基本上達到了村落、建築與自然環境結為有機整體的目的,數百年的運轉並沒有導致整個生態系統和環境面貌發生重大逆轉,依然呈現出原有的樸實的精神和文化意味。
“高岡起鳳”是宗祠建築
“高岡起鳳”是宗祠建築
浙江民居多以血緣為紐帶形成氏族村落,且多有譜牒可稽。一個個聚族而居的村寨、塢堡、院落,構成團塊式的空間結構,團塊的核心是一個房派的宗祠,兩側是這房派的住宅,十幾個團塊形成整個血緣聚落,以宗祠居中,成為同宗血緣聯繫的紐帶。這種空間結構寄託著人們對家族凝聚、團結、和睦的嚮往,那些長而厚重的圍牆,則將一姓之家、一族之有團團圍合在一起。對外則成為劃分宗族的地理和心理界線,“風化教人,人心而已,而合族神主”。對內則嚴格遵循“長幼有序,內外有別,卑不逾尊,疏不逾戚”的原則,造成“閨門穆穆,兄弟怡怡,戾者以平,爭者以讓”的家居氛圍。浦江的鄭宅所謂的“九世同居,千人共食”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宗法社會的禮樂秩序和綱常倫理。
浙江民居
浙江民居
浙江民居注重人倫,特彆強調教育環境的營造。族長家長都十分重視小孩的教育。宗族的祠堂常常是學生的開蒙之處。同姓子弟不論富貴貧賤,書院教育的門總是向他們開著的。即使家境貧寒,宗族也會有一定的辦法來接濟你。這和北方農村以單個家庭為辦學單位,只教自己的孩子不管其他人子弟的情況是不同的。許多村落還十分重視讀書氛圍的布置,從房屋的梁枋等空間結構到門窗隔扇上的小雕飾,從教育子弟崇德尚禮的廳堂命名、題匾、撰聯、題刻到巍然高聳於低矮的住宅之上的文昌閣和文峰塔,無不體現對詩書傳家、耕讀為業的生活樣式的謳歌。這也是國內其他地區比較少見的。民居所反映的禮制制度、崇祀制度等無不教育族人守規矩,有分寸,遵守國家的法律和社會準則,以達到修身、立族、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讓人感受到封建宗法制度和組織的力量,體現了傳統文化觀念通過人們的行為在民居中的演繹、傳承和表現。

制度與民居


浙江民居
浙江民居
宗法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重要支柱,宗法關係,是由氏族社會的父系家長制蛻變而來的一種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社會關係。長期以來,宗法制度逐漸滲透到我國封建社會各個領域,由此產生的宗法思想和觀念左右著國家政體,並從社會組織的形成、生活領域的確立,到人們的思想意識,都深深地烙上了宗法制的印記。浙江傳統村落的“聚族而居”就是一個典型的血緣宗族相聚而居的結合體。尊禮、循禮的觀念也直接反映在民居建築中,《宋史》記載越中“弦誦之聲,比屋相聞,無間城鄉,無分苦樂,咸禮讓而循,宛當年之鄒魯。”精神物化下的紹興傳統民居建築因此而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
明清時期宗族組織在江南普遍出現,其標誌便是宗族祠堂的大量興建。浙江祠堂一般採用嚴格的軸線對稱布局,院落空間由數進建築構成,一般包括大門、儀門、正廳、后寢等,有些祠堂還在後部設置花園。祠堂的正廳亦稱享堂、祭堂,是拜祖先神主、舉行祭祀儀式及宗族議事之所,后寢為安放祖先牌位和懸掛祖先畫像之所。依據宗法觀念及其制度,祭祖是非常神聖和嚴肅的事,涉及到祭祀的類型、祭器、供品、祭告的內容、有關人員的職責、祭禮的程序、祭后的宴會等。金華、衢州一帶祭祀的類型有時祭、節祭、歲祭、房祭、祠祭等,其中祠祭多舉行春、秋二祭,分別在陰曆二月中旬和八月中旬。祭禮為全豬、全羊、全鵝等三牲;祭儀由德高望重的長輩主持。祭時需讀祭文,儀式隆重,祭畢,祠中設宴,分發胙肉,讓子孫能得到祖宗的恩惠。通過隆重的祭祀活動,達到後輩與祖先精神上的溝通,祈求先人保佑,在祖宗的感召下把宗族成員團結在一起,正是清初寧波籍經學家萬斯大在《學禮置疑·宗法》中所云:“統族人以奉祀也,祭已德之祖,而收見在之族”之意。根據不同的祭祀功能有總祠、支祠及私廳等之分,蘭溪長樂村鼎盛時期,曾建有16座祠堂,仍保存金氏大宗祠、嘉會堂、滋樹堂、嘉樂堂、吳氏宗祠等數座支祠和私廳。
泰順泗溪玉岩村包氏宗祠,是玉岩包氏總祠,佔地3400多平方米,周圍群山環抱。八字形大門為木構牌樓形式,門外設有弧形照壁,門內又設一小照牆,經過一片衫樹林和約百米長的曲轉坡道,便是宗祠主體建築,前後包括月門、半月池、正門、正廳、寢堂。正廳高懸“不踐清土”牌匾,為包氏後人為仰慕先祖包世昌當年不降清庭的氣節而敬制的。該祠規模宏大,建築依山就勢布局,錯落有致,保存完整,是浙南規模較大的宗祠。
村落是人聚居生存的空間,是生命承載之地,構成村落最基本的部分是住宅,建造住宅,不僅僅是滿足人們生活、生產舒適方便,更體現了人們精神生活的追求。“夫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規模,非夫博物明賢未能悟斯道也。”在傳統理學思“三綱五常”、“長尊幼卑”、“男女有別”是村民奉行的準則,規範著住宅建設的規模、形制等。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家庭內個人的地位按照性別、輩份和年齡分出尊卑,父對子、夫對妻、兄對弟都有強制的權利,以此實現一種尊卑秩序。這種封建宗法關係體現在住宅空間位序上,也就規定了每個人住房的位置。
金衢地區的住宅多採用三合院式的樓居,正是為滿足這種“長幼有序”、“男女有別”的位序要求。在這等級界線分明的空間中,尤其注重男女有別,“男女有別,經傳所訓,閨門之際雖切近,尋常而內外之防實非細故,主家教者首飭此閑。”(蘭溪西姜《姜氏宗譜·宗約》卷之一)一家之中,夫主外,妻主內,恰恰是朱熹“男治外事,女治內事”的家禮規範。蘭溪風俗,“女事紡織,不出閨門”。司馬光《涑水家儀》中嚴格規定:“凡為宮室,必辨內外,深固宮門。”富家大戶,人口眾多,主管、傭人、僱工一應俱全,為嚴防內外,三進二明堂的大宅在正廳后側設高牆,開小門,固深院,女眷、小姐深居后樓,平時家中小姐外出,須有父輩兄長陪伴,只有少數幾個重要節日如春節、演戲時,女眷才能外出觀賞。生活所需均由傭人送入。傭人入內,需走邊門及後門,不得走正門。在一幢獨立住宅中,必有一較大的空間作為家庭生活的中心,這就是被稱為“堂前”的正房明間。堂前內通常供奉祖宗神像牌位,平日在此祭祖、宴賓、會聚,家長擁有絕對權威。主僕“尊卑有分”、“貴賤有定”的封建等級制在許多地方的住宅中也表現得十分清楚,如在住宅建築的後部,房與后牆間辟一夾道,並設一小門作為溝通與外部聯繫的孔道,這樣下人就不用從大門出入,而同時又可達到侍奉主人的目的。浙江古村落是以傳統農業為主的聚落,財富主要源自於土地,因此,大部分住宅規模很小,多見一戶一個小小的三合院;而那些出仕做官或經商致富者的住宅,則往往建有中、大型建築群,顯然其擁有的社會地位、經濟能力。如東陽盧宅、紹興呂府、慈溪龍山虞氏舊宅等。
早在7000年前,浙江的先民河姆渡人就有了木結構干欄式建築。他們也吃稻米。這一切同我們沒有什麼兩樣。同其他地區的民居建築一樣,浙江的民居製作與風格既是從它依附的獨特的地理和氣候中派生出來的,又是居住於其中的人們的文化創造。服飾是文明的產物,而建築是文明的"服飾"。一個文明的民族和社會,總會把它的精神凝結在它最堅固也是最龐大的創造物--建築之上的。農業文明所凝固的音樂 浙江民居,就是一組成熟的農業文明所凝固的音樂。它的全部旋律都迴響著一個正在逝去的田園之夢--美麗、溫馨,不乏自然天籟的意趣,洋溢著世俗精神的知足、和美與親切。
然而,從大的格局到小的裝飾,卻又無不反映中國文化的宗法情感和禮樂氣氛。
古人把選擇一地居住建房稱為"卜居"。有人說中國人並沒有一種專門的宗教生活,然而在他們的世俗生活的許多方面,卻又有著宗教的色彩。造房子要看風水,認為房子的地勢、方位、高矮及同周圍山水形勝的關係,都可能影響到未來房屋主人的吉凶禍福和家庭的興衰。總而言之,卜居是一生中的大事,因而"不蓋房,不買田,一生一世未做人"這句俗語,至今仍然流傳在浙江農村。
紅白喜事,蓋房買田是一生的事
蓋房標誌著人生的成功,這成功來之不易,需有主人數十年的辛苦勞動,以及在生活中的節衣縮食。一個中國農民一生中其實只有四件大事:紅白喜事,蓋房買田。由於田歸公家所有,不能買賣,實際上只剩下三件事。而沒有房子,紅喜根本無從指望,所以蓋房這件事就成了 一個前提,一個人生終極目標--齊家的必要前提。
笑臉下隱蔽著的宏願
也許正是這種超越了簡單生存的精神價值的追求,才使得蓋房儀式格外隆重吧?不僅是主人,全村的人和全族的人都在這個隆重的氣氛中感受到人生的不易和創業的神聖。正如結婚要選個吉日良辰一樣,造房子也得擇個好日子。一求造房順利,二求歲時平安。當然,能蔭子蔭孫,瓜瓞綿綿,後世出幾個有臉有面的人物,那更是房主人笑臉下內心深處隱蔽著的宏願了。
上樑的時辰是經過周密計算的
"萬丈高樓平地起",牆角是關鍵。房子立得穩,站得正,方向對,都得看牆角。所以,立牆的時刻,重要人物都要到場。風水先生手拿羅盤,表情嚴肅,目光專註,口中喃喃有詞,使這一時刻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房子上樑的時辰是經過周密計算的,家中每個人的生辰的八字都是這個時辰的參數。也許是因為把家中每個人的運氣都托給了這根支撐一家基業的大梁吧?
最恐怖的是火
浙江大部分地區的傳統民居都是木結構的,因此木結構的保護和防火就成了大問題。從造房子的那天起,人們就期望日後房屋堅固,免遭蟲蛀、火燒。上樑時,主人在樑上掛只籮筐,筐中裝只雞,一來雞吉同音,吉利;二來認為雞能吃蜈蚣、白蟻,可保木結構牢固。為了防火,浙江民居普遍都用馬頭牆,以防火勢蔓延;有的大型民居布置水塘,為消防提供方便。屋脊大量地運用象徵主義手法,用魚、草等水生動植物做裝飾;梁枋被雕刻成翻卷的波浪,好像整座房子都被水覆蓋。歷次大火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點火星能敗倒一戶世代簪纓之家,一把火能毀滅半座城池。因此,磚木結構的建築最恐怖的災星就是號稱"祝融君"的火。浙江民居在所有醒目的部位和構件上都以水作為裝飾主題,就是提醒居民時刻留心火的失慎。防火已成為生活的基本常識。那唱紹興"蓮花落"的,開場白中提醒人們的三件大事,第一件就是"當心著火"。

出版圖書


基本內容

書 名:浙江民居
浙江民居
浙江民居
作 者:丁俊清,楊新平
出 版 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2-1
字 數:640000
開 本:大16開
I S B N:9787112116812
定 價:¥99.00

內容簡介

作者經過廣泛實地調查並博覽眾籍,提出了浙江民居的基本類型、文化地域分佈、特色和成因,認為以河姆渡為代表的昊越古國懸虛構屋方式孕化、發展出來的干闌式、穿斗架民居體系,是浙人順應多雨、潮濕、地形疏碎環境的最好選擇和智慧結晶。浙江又因“山澤多藏背,風土清且嘉”的自然條件成為歷史上中原人士南下的首選地之一,帶來了禮樂文化和法典制度,使周朝的住宅制度得以創造性地繼承發揚,甚至於一些很古老的形製得以保存、傳流至今,如分佈在浙中、浙東丘陵、山地中眾多的“四面廳”、 “套屋”便是實例。另一方面,浙江又因儒雅發達的文化條件和明清時期資本經濟早期發生之地,產生了園林宅第、寧波大牆門等順應新經濟、新生活方式的住宅形制。
就住宅和環境、社會、人文的關係,作者提出了浙江民居的適形、內省、崇裝飾、環農業及“和而不同”的特徵,又根據中國藝術的本質特徵,提出了浙江民居建築藝術園林宅第的“縮天之美”,寧波大牆門的“藏天之美”,紹興台門的“測天之美”,十三間頭、小天井住宅的“治人之美”,浙南長屋的“自然之美”。這些歸納,簡單扼要,頗具中華文化哲理。作者還根據多年來的工作實踐,對浙江民居的繼承和發揚作了積極探索,提出有益的建議。
本套叢書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建築學會民居建築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陸元鼎總主編,各分卷主編為長期從事民居研究的國內專家。全套叢書精心編撰,集數十年民居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性和知識性,可供建築工作者、建築院校師生、民族學工作者、歷史學者、美術工作者和廣大讀者閱讀。

目錄簡介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浙江民居生成條件和基本特徵
第二章 浙江民居原型、演變和發展
第三章 浙江聚落選址、布局與形態特徵
第四章 浙江聚落公共建築和公共活動場所
第五章 浙江民居主要類型和文化區域分佈
第六章 浙北民居
第七章 浙東民居
第八章 浙中民居
第九章 浙西民居
第十章 浙南民居
第十一章 浙江民居的營建經驗
第十二章 浙江民居的保護與再利用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出版書籍


基本內容

書 名:浙
浙江民居
浙江民居
江民居
作 者:李秋香、樓慶西、羅德胤、賈珺、陳志華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05月
I S B N:9787302223054
開 本: 16開
定 價:49.80 元

內容簡介

《浙江民居》歷時2年編撰,圖文並茂,彙集了學術界幾代人的研究成果,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出版的最全面的民居建築的科普讀物。不但可以作為愛好者的啟發之作,也具有很好的收藏價值。

作者簡介

李秋香,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鄉土建築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村居》《石橋村》《丁村鄉土建築》《閩西客家古村落——培田》《川南古鎮——堯壩場》等,合著《新葉村鄉土建築》、《郭峪村》《流坑村》《十里鋪》《磧口古鎮》等,主編“鄉上瑰寶”系列書籍《宗祠》《廟宇》《文教建築》《住宅》(上、下)和《村落》等。
羅德胤,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鄉土建築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著作有:《仙霞古道》《清湖碼頭》《峽口古鎮》《廿八都古鎮》《觀前碼頭》《蔚縣古堡》《南北兩瓷村》《中國古戲台建築》,合作譯著有《建築的故事》《建築四要素》。
賈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主要從事中國古典園林史和中外建築文化交流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北京四合院》《北京頤和園》《北京私家園林志》等。
陳志華,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主要專著有:《外國建築史》《外國造園藝術》《義大利古建築散記》《保護文物建築和歷史地段的國際文獻》,合作編譯了《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建築美學卷》,另有雜文集《北窗集》。1989年起從事中國鄉土建築調查和研究,近二十年來主持了十多個古聚落的記錄和測繪,培育出熱愛傳統建築的新生代,並出版相關著作數十種,發行海內外,影響深遠。
樓慶西,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建築歷史理論研究與教學工作。著作有:《中國古建築磚、石裝飾藝術》《中國鄉土建築裝飾藝術》、“鄉土瑰寶”系列書籍之《千門萬戶》《雕塑之藝》等。

圖書目錄

壹、永嘉楠溪江中游住宅
一、居住建築發展的歷史痕迹
花壇村的“宋宅”
楠溪江中游村落
村落營造
二、豐富變化的住宅形制
岩頭、蒼坡和芙蓉三村
長條形住宅和三合院
住宅質量
建築風格
貳、建德新葉村居住建築
一、新葉村住宅形制
二、形制的演變
三、住宅各部的使用功能及空間處理
廳堂
卧室
天井
廚房
書房
樓層
廁所
院門、宅門
山牆
住宅街巷
四、結構裝修及建造
大木構架
大木構件
舉架
五、裝修和傢具
樘門
地板
傢具
六、磚瓦石作
地面與牆體的做法
屋面及檐口的做法
七、立基造屋
叄、武義俞源村住宅
一、大型住宅
二、中型住宅
三、小型住宅
四、裝飾與裝修
大木作雕飾
小木作裝修
磚石雕
彩畫
地面
肆、武義郭洞村擷英
一、雙泉古里
二、選址與規劃
三、住宅形制
三合院
四合院;
“一字形”屋
變異型
四、住宅裝飾
凡豫堂住宅的裝飾
裝飾的內容
裝飾的分佈
裝飾風格
五、住宅的現狀
伍、浙江峽口鎮鄉土住宅
一、功能布局
二、住宅建造
三、關於分家
四、中街13號徐開校宅
五、中街25號徐瑞陽宅
六、文昌閣巷1-4號徐文金宅
七。四方田1號鄭百萬宅
八、皆書巷9號劉文桂宅
九、大蒜鋪16號江立本宅
十、中橫街三弄11號周樹根宅
十一、中橫街三弄9號周朝柱宅
十二、劉家巷4號徐開訓宅
十三、周家1號周華雲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