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病
痿病
痿病系指外感或內傷,使精血受損,肌肉筋脈失養以致肢體弛緩、軟弱無力,甚至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縮或癱瘓的一種病證。痿者萎也,枯萎之義,即指肢體痿弱,肌肉萎縮。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痿弱無力,弛緩不收者均屬痿病範疇。因多發生在下肢,故又有“痿痹”之稱。痿病的病因很廣泛,外感、內傷均可導致痿病。正如《證治準繩·痿》所說:“五勞五志六淫盡得成五臟之熱以為痿也。”
● 英文名稱:Wilting Disease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內科
● 痿者手足痿軟而無力,百節緩縱而不收也。(《證治準繩》)
● 以四肢筋脈弛緩,軟弱無力,日久不用,漸至肌肉萎縮,不能隨意運動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痿病亦稱“痿蹙”,“痿”是指機體痿弱不用,“蹙”是指下肢軟弱無力,不能步履。痿病以下肢痿弱較為常見,有的患者發病前有腹瀉、感冒病史,部分患者有神經毒性藥物接觸史或家族遺傳史。
● 感受溫毒、濕熱浸淫、飲食毒物所傷、久病房勞或跌仆瘀阻,在一定條件下相互影響、相互轉化,引起五臟受損,精津不足,氣血虧耗,肌肉筋脈失養。
● 痿病臨床以肢體筋脈弛緩,軟弱無力,不能隨意運動,或伴有肌肉萎縮為主要表現,可常伴肌肉萎縮、聲嘶低喑、瞼廢、視歧、抬頭無力等表現,甚則影響呼吸、吞咽,嚴重可致癱瘓。
● 現代醫學中,吉蘭-巴雷綜合征、重症肌無力、運動神經元疾病、脊髓病變、肌肉病變、周期性癱瘓等,可歸為痿病範疇。
● 痹證:痹證後期,由於疼痛甚或關節僵直不能活動,日久廢而不用導致肌肉萎縮。痿證肢體關節一般不痛,痹證均有疼痛。
● 偏枯:又稱半身不遂,是中風的癥狀,臨床見一側上下肢偏廢不用,常伴有口舌歪斜、語言謇澀,久則患肢肌肉枯瘦。其癱瘓是由於中風而致。
● 虛證以扶正補虛為主。肝腎虧虛者,宜滋養肝腎;脾胃虛弱者,宜益氣健脾。
● 實證宜祛邪和絡。濕熱浸淫者,宜清熱利濕;肺熱傷津者,宜清熱潤燥;瘀阻脈絡者,宜活血行瘀。
● 虛實兼夾者,當兼顧之。
● 預防:避居濕地,防禦外邪侵襲。注意精神調養,清心寡欲,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避免過勞,生活規律,飲食宜清淡、富有營養,忌油膩辛辣。
● 調護:癱瘓患者應注意患肢保暖,保持肢體功能體位,防止肢體攣縮或關節僵硬。對於卧床不起、吞咽嗆咳、呼吸困難的患者,要鼓勵其排痰,經常翻身拍背,以防痰濕壅肺或發生褥瘡。在日常生活與護理中,應避免凍傷或燙傷。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張伯禮。中醫內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