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發展的結果 展開

發展

人類社會發展理念和發展理論

發展 發展是社會全面的進步,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與生態文明的進步、人的素質提高與德智體能全面提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相對於增長而言。增長狹義指的是按GDP來計算的國民收入提高、經濟總量增加、經濟規模擴大。增長是直線的,發展是系統的、對稱的、全面的。發展是價值的發展不是金錢的增長,是效益的發展不是效率的增長,是全面的發展不是片面的增長,是辨證的發展不是線性的增長。發展是人和自然、人和社會、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對稱、和諧、協調、融合與可持續進步。

發展 指關於人類社會發展特別是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科學的發展理念和發展理論。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中共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繼承和發展中央三代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定義


發展 發展是社會全面的進步,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與生態文明的進步、人的素質提高與德智體能全面提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相對於增長而言。增長狹義指的是按GDP來計算的國民收入提高、經濟總量增加、經濟規模擴大。增長是直線的,發展是系統的、對稱的、全面的。發展是價值的發展不是金錢的增長,是效益的發展不是效率的增長,是全面的發展不是片面的增長,是辨證的發展不是線性的增長。發展是人和自然、人和社會、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對稱、和諧、協調、融合與可持續進步。
理論的提出
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回答了什麼是發展、為什麼發展和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賦予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理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胡錦濤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更好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著力把握髮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基礎。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實現各方面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實現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的和平發展。

內涵和要求


其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是:(1)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始終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物質基礎;(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相統一,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3)統籌兼顧,總攬全局,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係,注重實現良性互動,著力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4)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5)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一發展理論順應了當今世界的發展潮流,是對人類社會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和高度概括。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加快經濟增長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奇迹。但是,世界發展實踐表明,發展絕不僅僅是經濟的增長,而應該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發展,應該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是當代最新的發展理念,是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深化,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人民是歷史發展主體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觀點,體現了唯物辯證法關於事物之間普遍聯繫、辯證統一和辯證唯物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它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建設和人的全面發展看成相互聯繫的整體,進一步豐富和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對發展問題的認識,把科學發展的理論境界提到一個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