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南湖新區的結果 展開

南湖新區

共青城市南湖新區

共青城南湖新區地處共青城市環南湖的濱湖區域,生態優美,規劃建設用地40平方公里,其中共青境內22平方公里,恆豐境內18平方公里,該新區作為昌九一體化先導區啟動區,重點打造現代服務業板塊,包括金融商貿區、文化旅遊區、總部經濟區、孵化創業區四大功能區。

戰略意義


開發建設南湖新區不僅有利於拓展城市空間與規模、完善城市功能分區布局,而且有利於擴大共青城的注意力優勢,充分展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先導區的良好形象。

發展理念


共青城始終堅持綠色強市、綠色惠民理念,堅持發展領先、小康率先、生態優先、實幹搶先,無論是環境保護、生態建設,還是產業規劃、招商引資,處處體現著生態文明理念。

發展格局


共青城南湖新區按照“三分之一水面、三分之一山林、三分之一建築”的布局,科學編製20平方公里控制性詳細規劃。全面啟動“四縱四橫”路網建設,規劃建設10平方公里的大學城,啟動藝術中心、圖書館、共青團史館、城市規劃館、體育館、科技館、公園、廣場等項目建設,重點培育生態旅遊、網路信息、文化創意、運動休閑、金融服務、文博會展、企業總部等,主要承擔行政、文化、教育及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城市功能,成為昌九之間的重要支點。
根據規劃,南湖新區還將培育生態旅遊、網路信息、文化創意、運動休閑、金融服務、文博會展、企業總部等現代服務業,打造昌九一體化服務高地,力爭“一年拉框架、兩年有變化、三年見成效”,使南湖新區成為現代服務業聚集發展的城市濱湖新區

發展方針


圍繞“建好先導區、率先奔小康”,堅持發展領先、小康率先、生態優先、實幹搶先,全力加快共青特色突出的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城市建設,努力把共青城打造成為昌九一體化的戰略支點、綠色產業發展的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的先行區、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區。

目標追求


作為首批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先導區,要實現跨越發展、趕超發展,必須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發展之路。為此,共青城市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將綠色GDP作為經濟發展的目標追求,堅決不走犧牲環境的“老路”、低質增長的“彎路”、同業競爭的“套路”。
“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符合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建設項目,對高耗能、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項目,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產生影響的項目,堅決不予以審批。”共青城市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過程中嚴守綠色門檻,堅守生態底線,絕不要高污染、科技含量低、浪費資源的項目。

交通發展


在交通方面,江西省支持南昌地鐵線延伸至共青城,支持規劃建設通用機場和貨運碼頭,結合昌九高速雙向八車道改造工程,在永武高速軍山樞紐建設至共青城南湖新區的互通口及連接線,進一步提升共青城對外交通能力。
為加快融入昌九一體化格局,共青城還規劃了“四橫五縱”城市骨幹路網。這“五縱”分別是:以工業大道和城市西環路為基礎,實現北聯德安寶塔工業園、南接永修軍山;將共安大道南延,經江益鎮至永修恆豐;依託富華大道和南湖大橋,建設北起德安縣、南至永修恆豐的南北向通道;爭取昌九一級公路,經過金湖鄉、江益鎮,在臨湖區域形成南北向的快速通道,形成縱貫南北的5條通道。
由江西省發改委牽頭制定的《昌九一體化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南昌地鐵線將延伸至永修和共青城”,正在等待相關部門的批複。根據規劃,南昌地鐵線將在新祺周升出地面,以輕軌的形式延伸至永修和共青城。

建設思路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江西省重要的現代輕紡基地;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江西省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重要基地;推動現代服務業提速發展,打造昌九一體化的服務高地;加速發展旅遊休閑業,打造全國重要的旅遊休閑基地;積極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基地。

人口目標


通過聚集人氣,共青城市到2020年人口要達到50萬,逐步發展成為昌九之間的重要支撐和支點。

形成規摸


按照“三分之一水面、三分之一山林、三分之一建築”的布局,共青城目前已編製了20平方公里南湖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重點建設10平方公里的大學城,力爭3-5年入駐高校15所,形成15萬在校大學生和教職員工的規模;啟動藝術中心、圖書館、共青團史館、城市規劃館、體育館、科技館、公園、廣場等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