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
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
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是指念珠菌感染而引起的包皮龜頭炎性病變。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包皮龜頭炎之一,好發於20~50歲,多見於包莖和包皮過長者。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的病因是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臨床表現為局部瘙癢不適,包皮垢增多,呈白色乳酪狀。治療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以局部治療為主,強調男女雙方同查同治。經積極治療,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可治癒。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如果反覆發生,可引起包皮乾裂,纖維化和龜頭組織硬化性改變。
● 皮膚性病科、泌尿外科或外科、男科
● 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是由於念珠菌感染所致,可分為原發性感染和繼發性感染兩種。
● 可由性接觸傳染或非性接觸感染。
● 包皮過長或衛生不良,局部潮濕是念珠菌繁殖致病的良好環境。
● 主要發生在糖尿病,老年消耗性疾病,長期使用皮脂類固醇、免疫抑製劑以及濫用多種廣譜抗生素之後。
● 有包莖和包皮過長的病史,或者不潔性生活史。
● 包皮龜頭局部瘙癢不適或灼痛等。
● 包皮垢增多,呈白色乳酪狀。
● 確診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需要進行體格檢查、病原學檢查。
● 包皮及龜頭潮紅,丘疹,可有少許鱗屑或滲出。
● 包皮內板和冠狀溝處表面附著白色乳酪狀膜,易被刮除。
● 包皮內板增厚,無光澤。
● 包皮垢塗片鏡檢。
● 包皮垢真菌培養可見有致病菌生長,可同時進行葯敏試驗以指導治療用藥。
● 醫生根據病史、典型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和病原學檢查結果診斷本病。
● 本病需要與急性淺表性包皮龜頭炎,固定性葯疹等疾病進行鑒別。
● 如果有包莖和包皮過長,出現包皮龜頭局部瘙癢不適或灼痛,包皮垢增多呈白色乳酪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體格檢查、病原學檢查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的治療強調性伴侶同查同治。
● 中藥製劑:可用復方黃柏液,金百洗液等浸泡和濕敷。
● 抗真菌藥膏:可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等在清洗后局部塗抹。
● 局部治療效果不佳者,可口服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藥物治療。
● 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如果反覆發生,可引起包皮乾裂,纖維化和龜頭組織硬化性
● 改變。
● 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經積極治療后可治癒。
● 積極治療身體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腳癬,手癬等,不要把內褲與襪子等放在一起洗滌。
● 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
● 最好暫停性生活,男女雙方同時治療。
● 禁止濫用抗生素及激素類藥物。
● 保持局部衛生,每日清水清洗龜頭和包皮腔,清洗時水溫宜涼不宜熱。不要使用刺激性強的肥皂水、香皂水或洗液清洗局部。
● 避免不潔性生活。
● 包皮過長或包莖者,及時行包皮環切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