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扶壁
飛扶壁
飛扶壁(英語:Flying buttresses)是一種起支撐作用的建築結構部件,凌空跨越下層附屬空間(如走道、小祈禱室等)連接到頂部高牆上肋架券的起腳部位,用於平衡肋架拱頂對牆面的側向推力。由於飛扶壁通常以半個拱券的形式出現,所以又稱飛券(德語:Strebebogen)。
飛扶壁常見於哥特式建築,尤其經常出現在大型哥特式教堂中。飛扶壁在結構上應與肋架券連用,與哥特建築標誌性的尖券並無對應關係。與扶壁相比,飛扶壁的位置可以相對自由地設置,為底層的平面布置提供多種可能性。另外由於肋架券的受力點集中在飛扶壁上,除此之外的牆體可以砌築得很薄,甚至完全取消、改為花窗玻璃。同時因為飛扶壁暴露在建築外部,也具有很大的裝飾作用。
哥特式建築(英語:Gothic architecture),或譯作歌德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歐洲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是由羅馬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
它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特式建築在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但是,目前哥特式建築物最多的國家卻是德國、義大利及德語系國家,法國反而是巴洛克式建築比較多。“哥特式”一詞則於文藝復興後期出現,帶有貶意。哥特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門、肋狀拱頂(從羅馬式建築的接合拱頂演變而來)與飛扶璧。哥特式建築最常見於歐洲的主教座堂、修道院與教堂。它也出現在許多城堡、宮殿、大會堂、會館、大學,甚至私人住宅也可見其蹤影。
哥特式建築的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均有重大影響。哥特式大教堂等無價建築藝術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哥特式建築的研究也是主教座堂、教堂的研究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十八世紀,英格蘭開始了一連串的哥德復興,蔓延至十九世紀的歐洲,並持續至二十世紀,主要影響教會與大學建築。
扶壁是一種歐洲古代上建築常見的建築構件,建築師將其修建在主牆和外部牆壁之間以減輕主牆所承受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