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字

秀字

蕙蘭,水仙瓣,傳統名品。

歷史


秀字
秀字
“光緒二十八年春,紹人阿龍得於湖州駱駝橋行花攤上”。蘭家許霽樓先生見之謂其美秀而文,故名之曰:‘秀字’。九峰閣植。”留黑白照一幀,上有吳恩元手跡:“秀字 前清光緒二十八年落山,赤轉綠新種水仙也。紹人小阿龍得於湖州駱駝橋行花攤上,攜至..中..行,霽樓先生以議....推至杭,因受蒸,萼己全萎。始以佛番..百購種之。培植四五年始得開花。適許霽樓先生......美秀而文,即名之曰:‘秀字’。一經品..,聲..十流矣。民國七年放花一萼,固攝影而補之。淳白。”實難辨清,但多少有點參考。
“秀字”在《續蘭蕙同心錄》、《佚名蘭蕙圖譜》、《五十年藝蘭經驗談》、《中國蘭藝三百問》等蘭譜有載,但沈氏《蘭花》、《韶興蘭文化》、《江浙蘭蕙》沒有收入此種。

特徵


秀字
秀字
葉長不超40cm,寬1cm,葉色深綠,葉姿斜垂,花葶細高,小簪紫紅,外三瓣長腳圓頭,質糯肉厚,收根細,平肩,分窠半硬兜捧,如意舌,花色綠。
三瓣長腳圓頭,質糯肉厚,分窠半硬兜捧心,大如意舌,色綠,肩平,干細長。

鑒賞


“秀字”在《蘭蕙小史》正式行文中也沒有關於瓣型的提法。
“秀字”的花品非常之好,不愧為“秀字”這個名稱。人們常說蘭花是一種文人花,它以小巧秀氣博得文人雅士的喜愛,“蕙如端莊少年,束帶立朝。”“秀字”擯棄了蕙花粗糙之感,引人秀麗之美。其“花光姣艷,丰姿甚佳”。
將《續蘭蕙同心錄》中“秀字”附詩復下:
神如貌姑仙,秀如洛川子。
身藏山谷間,清節類處士。
風度令人欽,上下序其齒。
名同心亦同,芳躅記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