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馬爾菲
阿馬爾菲
阿馬爾菲(Amalfi),是義大利坎帕尼亞大區的一個市鎮及坎帕尼亞大主教教區所在地,位於薩萊諾灣灣畔,大利坎帕尼亞區內,那不勒斯南方,佔地11000公頃,在北緯40度38分,東經14度36分,那不勒斯東南24英里處。阿馬爾菲城鎮建立於公元四世紀,該鎮位於一個深谷的谷口,及莫達·色或圖山的山腳(1,315米,4,314呎),被壯觀的懸崖及海岸景色包圍。歷史上阿馬爾菲城是主教教廷,後來成為商業中心。曾是阿馬爾菲航海共和國的首都,是公元839年至大約1200年間在地中海的一股重要的貿易勢力。
![阿馬爾菲](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d/m8d93d24fea86fb9ad59491709ad5e689.jpg)
阿馬爾菲
![美麗的阿馬爾菲](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8/m884d474b98a64868b7149ebb938a2fb2.jpg)
美麗的阿馬爾菲
阿馬爾菲是一個獨立,有人口70,000人的共和國,在公元一千年阿馬爾菲公爵曼蘇一世(966年–1004年)統治時達到了最高峰。阿馬爾菲在他的統治下除了有段短時間成為聖娜洛圭爾瑪四世的附屬國之外,大部分時間都維持獨立,這狀況直至1073年。在該年該城落於阿普利亞的諾曼人之手,但仍授予很多權利。可是,在1131年,這些權利被西西里國王羅傑二世取消。在1135年和1137年,阿馬爾菲被比薩奪取,並迅速地降低其重要性,儘管它的航海法典Tavole Amalfitane直至1570年前仍為地中海內其它人認識。在1343年下城區的一大部分被一次海嘯摧毀, 1348年的瘟疫毀滅了這裡一大部分的人口,破壞了很多由以前的商業活動積累起來的財富。從那時起作為建立在阿瑪爾菲海岸的小城對世界商業的貢獻就很小了,除了過去獲得的良好信譽,並且開始主要依靠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海洋物產生存。從十九世紀末開始,這裡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小城景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這又對阿瑪爾菲海岸地區的發展是一個新的推動。
聖安德烈的墓地
天主教百科全書notes記載在1206年建成市內主教座堂的時候,阿馬爾菲人卡普阿樞機皮亞切奧將聖安德烈的聖骨被由君士坦丁堡運往義大利坎帕尼亞的阿馬爾菲。供奉聖安德烈(亦包括阿馬爾菲本城)的阿馬爾菲大教堂,其地下墓室有一個墳墓,還仍然存有該名門徒的軀體。
阿馬爾菲現時是阿馬爾菲海岸上的主要城鎮,並與鄰近海岸的其它城鎮一起成為重要的旅遊景點,例如波西塔諾、拉維羅等。世界遺產名錄上列出的這一地區幾乎和古代的阿瑪爾菲共和國的版圖完全一致。在這裡市政當局管理下的區域中阿瑪爾菲和波西塔諾正好處在中心位置。由於所有的佔領者和商業夥伴都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特色,今天的阿瑪爾菲海岸地區是一個由西西里、阿拉伯與諾曼底風格建築的完美混合體。近代的風格對這裡的城市結構幾乎沒有什麼改變。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小城通向海岸的斜坡上的擁擠不堪的建築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它的中世紀風格與邊界。他們的輪廓十分和諧的混合在周圍的地中海式的景觀中。阿瑪爾菲海岸的眾多小城鎮組成了一個典型的中世紀居民點的博物館,這裡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為源於十分複雜的地形與歷史產生的獨特的文化與自然特性,阿瑪爾菲海岸地區是一處重要的中世紀城市景觀。阿馬爾菲亦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阿馬爾菲海岸的狹長地帶是漂亮且形式多樣的屈指可數的自然景觀之一。從早期中世紀始,這裡就有人類群體集中居住。此地有一大批像阿馬爾菲和拉韋洛這樣的小城市,它們都擁有不少重要的建築和藝術作品。這裡的農村地區也由於此地地理環境的多樣性而被充分加以利用,偏下的坡地由階梯式的葡萄園和果園構成,上面的坡地則是牧場。
阿馬爾菲海岸亦以生產檸檬味道的利口酒聞名。
![油畫:阿馬爾菲蔭廊](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c/mcc8c1aae2478ef2a29549f73fa6e5c45.jpg)
油畫:阿馬爾菲蔭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