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0條詞條名為劉春華的結果 展開
劉春華
畫家
劉春華,男,漢族。1944年10月出生,出生於黑龍江省泰來縣。國家一級美術師。1968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歷任北京出版社副總編輯,北京畫院副院長、院長,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文聯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版權保護協會常務理事等。
劉春華1967年創作油畫《毛主席去安源》、《敬愛的周總理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中國畫《屈子求索圖》、《春必將至》、《滾燙的冬季》等;長期從事中國畫創作,擅長人物兼及花鳥、山水。作品多以現實生活為題材,深沉含蓄,筆墨洗鍊;作品參加七、八、九屆全國美展等國內外重要展覽,多次舉辦聯展和個展,在國內外獲得好評。部分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及私人收藏。1990年出版《劉春華畫集》。
2000年被日本《美術手貼》評選為“20世紀世界百年百件美術作品作者”(中國共有徐悲鴻等三人入選)。
多年來遍游祖國大江南北,深入生活,師法自然,努力把傳統手法與對現實生活的表現結合起來,力求於平凡生活情景中以造型語言做人生哲理的表達。作品筆墨洗鍊、深沉含蓄、富於意趣,耐人尋味。
在北京出版社從事編輯設計工作時,所設計的書籍曾參加“萊比錫國際書展”。1979年入北京畫院從事中國畫創作,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被收藏。多次出訪、舉辦展覽及講學等。其國畫創作不囿於一家一法,注重廣采博收。作品深沉含蓄,筆墨洗鍊。1967年創作油畫《毛主席去安源》。1977年創作油畫《周總理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由多家出版社出版。中國畫作品《春必將至》獲北京市優秀美術作品獎。1990年出版《劉春華畫集》。獲“97’中國畫壇百傑”稱號。
《毛主席在安源》
生於黑龍江泰來縣。
1963年
魯迅美術學院附中四年畢業。
劉春華 |
朝鮮郵票 |
1968年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潢系畢業,在校時曾創作油畫《毛主席去安源》。畢業后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曾任北京出版社副總編輯,主持編輯過大型中國畫畫冊。
1979年
入北京畫院為專職畫家,專門從事中國畫創作。中國畫《春必將至》等曾獲北京市優秀美術作品獎及多種嘉獎。
1982年
任北京畫院藝術室負責人。
1987年
任北京畫院副院長。
1988年
北京市美術家代表大會當選為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1990年
任北京畫院院長。
《柿柿如玉》
——劉春華和他的《毛主席去安源》
齊建秋
1995年春天,我在長城飯店參加一個文物鑒賞學習班。休息時,同嘉德拍賣公司的一個工作人員攀談起來,他告訴我,他們最近準備拍賣一件非常有影響的油畫。我問“是誰的?”他非常神秘地對我說“你猜吧,像你這個年紀的應該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毛主席去安源!”我失聲叫道。
《毛主席去安源》是文革中印刷最多,影響最廣的一幅畫。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這幅畫連同他的作者劉春華的名字一道傳遍了全國。《毛主席去安源》給劉春華帶來了很多榮譽,也帶來了不少煩惱。這幅知名度極高的作品的上拍,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畫最終被國家銀行以高價競得。
一幅《毛主席去安源》使當時的劉春華豈止大紅,簡直是紅的發紫。他20多歲就擔任了北京市文化方面的很多領導工作,按現在的說法都是局級的。劉春華也成了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文革后,他任北京出版社副總編輯、北京畫院院長。前不久,才從院長懂得位置上退下來。現在他是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市美協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
劉春華,1959年考入魯迅美術學院附中,1979年入北京畫院從事中國畫創作。他在創作的道路上可以說是一波三折。他的作品不囿於一家一法,注重廣采博收,筆墨洗鍊,深沉含蓄。他的“柿柿如玉”圖是代表作。作品布局大度,有張力,形神兼備,設色濃艷而不失雅緻,柿子垂枝,小鳥立於枝間啼鳴,神態俱佳,情趣盎然,不失為寫意花鳥中的佳作。
劉春華多次出訪,舉辦展覽及講學,1990年出版《劉春華畫集》,1997年獲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畫壇百傑”稱號,獲2000年日本《美術手帖》評“20世紀世界100件美術作品作者”(中國有徐悲鴻等3人人選)。
(責任編輯:魯婧)
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曾風靡一時,據有關部門統計,該畫共印9億多張,超過了當時全國的總人口數,即全國平均每人一張還多。這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奇迹。這幅身價百倍的油畫,有著不平凡的經歷和鮮為人知的歷史。
精心創作油畫,精確修改說明
1967年夏,北京籌辦“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亮安源工人革命運動”展覽,當時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潢系讀書的劉春華,被選派參加展覽的 籌備工作,他承擔的具體任務是,畫一幅反映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畫。劉春華當時只有24歲,還是一名在校學生,而且沒有專門學過油畫。為了完成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他於這年7月初來到安源礦體驗生活,採訪老工人,了解毛澤東多次來安源的情況,加深對毛澤東在安源革命實踐的認識。
創作《毛主席去安源》這幅畫,最重要的是表現毛澤東青年時代的形象和思想。劉春華等人廣泛搜集了反映毛澤東青年時代的文章,以及有關毛澤東革命活動的回憶錄和安源工人運動史料,並反覆學習和研究。為了突出主題,作者在構圖上把毛澤東的形象安排在中心位置。在動態處理上,讓毛澤東的每一個微小動作都有一定的含義:稍稍揚起的頭和稍稍扭轉的頸部,表現毛澤東不畏艱險、不畏強暴、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精神;緊握的左手,表現毛澤東爭取解放全國人民的雄心壯志和必勝信念;右手挾一把雨傘,說明毛澤東風裡來,雨里去,為革命不辭辛苦的工作作風……
劉春華根據主題的需要和群眾欣賞的習慣,利用油畫表現力豐富的特長和中國傳統繪畫細緻的優點,大膽嘗試,經過反覆努力,終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8周年前夕,創作出《毛主席去安源》大幅油畫。因為當時反對個人成名成家,故作品署名為“北京院校學生集體創作”。後來有人提出,單幅油畫作品很少有“集體創作”的,總不能你畫人像,我畫天空。此外,該畫在當時又引起爭論,有人主張毛澤東出現時,要陽光普照大地。還有人指責畫面上就毛澤東一人,孤零零的,這不是影射毛主席脫離群眾嗎?但是作者劉春華堅持己見,寧願承擔巨大的風險,於是就在“集體創作”後面,又掛上了個人“執筆”署名。
1967年10月1日,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在中國革命博物館“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亮安源工人革命運動”展覽中,首次與觀眾見面。該畫說明詞稱:“毛主席1920年去安源”。10月18日,安源工人出身的解放軍工程兵副司令員王耀南少將觀看展覽后提出,《毛主席去安源》油畫的說明詞有誤,他記憶中毛主席第一次去安源是1921年秋天。
事後,王耀南打電話給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請他直接向毛主席詢問第一次到安源的時間。一天飯後,毛澤東與警衛戰士在一起閑聊。汪東興的秘書高長臣見主席說話興趣正濃,立即湊上前問:“主席,您第一次去安源是1920年嗎?”毛澤東沉思片刻,操著濃厚的湘潭口音,不緊不慢地說:“20年我有沒有到過安源,記不清了,21年秋這一次是對的。”
1967年10月24日,王耀南向展覽會的工作人員傳達了毛主席的話。於是,《毛主席去安源》油畫的說明詞立即改為:“1921年秋,我們偉大的導師毛主席去安源,親自點燃了安源的革命烈火。”
譽為藝術之花,高溫推向全國
《毛主席去安源》油畫剛剛問世,便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和讚賞。到中國革命博物館參觀的群眾對這幅油畫推崇備至,留言寫滿整整4本,有的呼籲出版該畫,有的甚至說出版后要認購幾百張。但展覽籌備處無權決定此事。後來,《人民日報》擬刊用該畫,將其製版送中央審查,時任中央“文化革命領導小組”第一副組長的江青當即批示:“總理、伯達、康生……我建議明天‘七一’人民日報、軍報發表《毛主席去安源》,這幅油畫很好。這幅畫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果實之一,它有高度的思想水平,構圖、採光、著色等藝術方面亦是優秀的。聽說是青年人畫的,而同意發表。建議屬「署」上作者名字。江青68.6.30”
1968年7月,該畫在全國公開發表並大量印製發行。《人民日報》及各地報刊大造輿論,稱該畫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出的燦爛藝術之花”。隨後,又用這幅畫發行紀念郵票,製作像章;當年,林彪、江青胸前都佩戴過該畫的像章;周恩來住室里惟一的一幅繪畫作品也是該畫。同年10月1日,北京的文化工作者將《毛主席去安源》巨幅油畫裝上彩車,與8個“革命樣板戲”造型一道,加入首都群眾慶祝國慶遊行隊伍,緩緩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從此,《毛主席去安源》油畫在全國家喻戶曉,並蜚聲國外。
在安源,《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畫影響更大。1968年7月11日《人民日報》報道:“7月8日,是安源礦工們最幸福的一天。這一天,工人們日夜渴望的《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畫運來了,安源煤礦革命委員會連夜舉行了授畫儀式,礦工們手捧這幅革命油畫……表決心、立誓言:永遠忠於毛主席,永遠緊跟毛主席幹革命。”當時正在安源牛形山腰動工興建建築面積為3200多平方米的“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動紀念館”。正門中央的最高處,就選用《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畫頭像,用瓷磚鑲嵌而成。該館的序廳和展廳中,均陳列了《毛主席去安源》的巨幅油畫。
毛澤東提出質疑,宣傳逐漸降溫
正當全國各地大肆宣傳《毛主席去安源》油畫之時,毛澤東親自審查了這幅油畫,他對畫中將他畫成身穿長衫不甚滿意。他說:“我在安源不是穿長袍,是穿短衣。”毛澤東的這次談話,通過非正式渠道在人們中間逐漸傳開。從此,對《毛主席去安源》油畫的宣傳開始降溫。
1972年9月,“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動紀念館”改名為“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該館陳列內容也作了適當的調整。鑒於序廳中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畫出現霉點,加上毛澤東本人對這幅畫不太滿意,該館便將這幅油畫撤下。
粉碎“四人幫”以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開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1979年3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了著名畫家葉淺予的文章《從油畫〈追念戰友〉說起》。該文在讚揚油畫《追念戰友》的同時,批評了油畫《毛主席去安源》,指出:“在這幅畫(指《追念戰友》———引者注)前,不禁又想起林彪、‘四人幫’鼓吹過的那幅《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畫。見過那幅畫的內行人都說其構思、構圖,甚至用色,無不脫胎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畫。‘四人幫’把那幅畫欽定為美術作品的樣板,命令大量複製,凡樓堂館所、公私房舍統統懸掛,並且大量印刷,廣為分發。”這是惟一一次公開批評油畫《毛主席去安源》的文字。
1980年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前夕,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為了恢復劉少奇、李立三等同志在安源工人革命運動歷史中應有的地位,對陳列內容進行了較大的修改。在這次修改中,考慮到油畫《毛主席去安源》是“文化大革命”的產物,毛澤東本人對畫中身穿長衫的形象又提出過質疑,再加上該畫曾受到《人民日報》的批評,所以該館將展廳陳列的最後一幅《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畫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