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黃油

蘇州特色美食

禿(tēi)黃油。禿,音近似忒,是“只有”或“獨有”的意思,是吳語-蘇州話方言,在出蟹后取出蟹膏蟹黃,加上透熟的肥膘末,然後用蔥、姜爆香,再用黃酒燜透,高湯調味,最後再淋上豬油和灑上胡椒粉便成。

禿黃油解釋


禿黃油,是蘇州的方言,禿是“只有”或“獨有”的意思;
黃油,即高純度的,不允許有一絲蟹肉存在裡面,因而不同於夾雜了蟹肉的蟹黃。成品芬芳馥郁,美艷不可方物,可謂中華美食最高境界。
禿黃油本來是一種“存蟹防飢”之法,即得以在蟹季過後仍能享用到反季節的蟹味,而豬油的作用,則是在沒有冰箱的時代起到隔絕和密閉的作用。
可配製禿黃油撈飯,禿黃油拌面,禿黃油豆腐等。
為了保證口感,禿黃油麵的澆頭和面是分開放的。先拌面並且把面充分打散,這樣能夠使面與面之間形成空隙。
再把鮮香油亮的禿黃油倒在面里,這個過程就像在面上鋪了一層黃金,整碗面似乎加了小當家特效,頓時金光閃閃。
最後再將面和禿黃油充分攪拌在一起,以確保每一根麵條都能夠沾上蟹黃。面與禿黃油的包裹下口感變得濃厚、蟹香四溢。
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一碗面下肚舌尖還保留著螃蟹的鮮香。
禿黃油
禿黃油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蟹黃200g
蟹肉150g
豬油20g
葵花籽油20g
白酒15g
蔥段3段
八角2枚
花椒1小把
開水50g
薑汁5g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蒸熟的螃蟹,我選的是河蟹。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取出蟹肉和蟹黃,這一步比較費時。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挖出的蟹黃和蟹肉。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蔥段、八角、花椒放入容器中,倒入開水,浸泡一會兒製成調料水。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鍋內放豬油,開小火熬化。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豬油化開后,加20ml葵花籽油。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加入蟹黃翻炒出蟹油。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再加入蟹肉炒制。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倒入白酒去腥。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倒入調料水。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加入薑汁去腥,小火慢熬5分鐘,期間為避免糊鍋要不停翻炒。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出鍋,晾涼即可。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吃不完可裝入玻璃罐子中,最上面紅色油就是最美味的蟹油啦~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在瓶口蓋上保鮮膜再蓋上蓋子,送入冰箱冷藏可以保存1-2周,用來拌飯拌面最合適不過啦~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杭白菊5-6朵
大米一杯(150g)
大閘蟹6隻
豬油適量
蔥花適量
薑末適量
黃酒少許
高湯適量
白鬍椒適量
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杭白菊用開水泡開,冷卻后濾出水備用。用菊花水煮米飯。大閘蟹6隻洗凈,蒸熟。拆出蟹黃蟹膏蟹肉。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杭白菊用開水泡開,冷卻后濾出水備用。用菊花水煮米飯。鍋里放適量豬油,放薑末蔥花炒香,放入蟹膏蟹黃炒一會兒,再放蟹肉。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杭白菊用開水泡開,冷卻后濾出水備用。用菊花水煮米飯。沿鍋邊放少許黃酒,少許高湯,收干後放白鬍椒和鹽,起鍋裝瓶。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杭白菊用開水泡開,冷卻后濾出水備用。用菊花水煮米飯。飯煮好之後,盛入碗中,舀入炒好的禿黃油拌勻即可。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蟹黃蟹膏320g
六年陳花雕酒70ml
豬油70g
玉米油70g
高湯或熱水30ml
1小匙
雞精一點點
1小匙
白鬍椒粉1/2小匙
小蔥一把
生薑一塊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現拆的蟹黃蟹膏,某寶有賣。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看看這蟹膏,肥美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六年陳的花雕酒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生薑切片,小蔥洗凈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豬油、玉米油,放入。中火燒。全是豬油,凍住太厲害,所以一半豬油一半玉米油。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放入生薑片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放入蔥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中小火,煎至蔥花發黃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撈出蔥花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干蔥花,很香,不要扔,拌面好吃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撈出生薑,得到一鍋去腥的油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放入蟹黃蟹膏。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炒散,開大火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煮沸后,加花雕酒,加高湯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蓋蓋,改中小火,燜15分鐘,
步驟十六
步驟十六
步驟十六
翻炒,調味:鹽、糖、雞精、白鬍椒粉。自己嘗嘗味道,再調整。總共熬制30分鐘以上,關火,自然冷卻即可。
步驟十七
步驟十七
步驟十七
密封罐,熱開水燙,清洗乾淨,晾乾
步驟十八
步驟十八
步驟十八
裝入大瓶,滿滿一斤禿黃油,做好了
步驟十九
步驟十九
步驟十九
看看這蟹膏蟹黃
步驟二十
步驟二十
步驟二十
太贊了,朋友圈開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