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劉元生的結果 展開

劉元生

上海仁達信息工程公司董事長

劉元生,1942年11月30日生於上海市,祖籍山東省掖縣朱橋鎮(現萊州市金城鎮)埠西村,劉仁政先生五子,幼年隨父母移居香港,后移民加拿大,現任仁達國際(香港)有限公司、仁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及北京、上海仁達信息工程公司董事長。

1988年劉元生以360萬,拿下360萬股萬科,持股萬科28年,其財富至少已經增值到27億,他賺了749倍,成為“萬科的掃地神僧”。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942-11-30

出生

1942年11月30日生於上海市。

1988-12

認購了萬科360萬股

1988年12月末,萬科正式向社會發行股票,因為一家本來承諾投資的外商打了退堂鼓,與王石相熟的香港人劉元生聞訊用400萬港元認購了萬科360萬股。

2016

成為“萬科的掃地神僧”

2016年他賺了749倍,成為“萬科的掃地神僧”。

成為“萬科的掃地神僧”

人物經歷


工作經歷

劉元生[上海仁達信息工程公司董事長]
劉元生[上海仁達信息工程公司董事長]
劉元生持股18年400萬變27.69億元
設想一下,從萬科創業起即買入其原始股持有獲利該有多少倍?答案是500倍!萬科最大個人股東劉元生持股18年,400萬元變為27.69億元,股票增幅超過股神巴菲特。劉元生創造了一個最大的股市神話。
業績超過巴菲特
18年了,“劉元生”這個名字每年都出現在萬科公司年報上,像一根不倒的桅杆,伴隨萬科這艘航船闖過了難以計數的波峰浪谷。今日是滬深兩市的“明星股”萬科的“有限售條件股份可上市交易日”,劉元生的股票也將隨著萬科公司迎來嶄新黎明,走向全流通時代。
往事綿綿,令人產生無限的感慨。
18年的等待終於有了巨額回報:劉元生持有的5827.63萬股非流通股,市值為6.32億元。
而當年,劉元生買這些股票僅僅花了400萬元。這一投資的增幅,超過了全球股神巴菲特。巴菲特最驕人的業績是持有《華盛頓郵報》股票30年,股票價值增長也不過128倍。
劉元生:持有萬科18年 400萬變6.32億
怎麼樣才能發財?我們曾經聽說過一個美國老太幾十年持有可口可樂股票的股市,幾十年後,原來只用了很少一部分錢賣的股票已經可以賣出幾百萬美元。劉元生也向我們演繹了這個奇迹。他當初曾用400萬元買進的萬科股票,已經可以賣出超過6億元。
1988年12月末,萬科正式向社會發行股票,因為一家本來承諾投資的外商打了退堂鼓,與王石相熟的香港人劉元生聞訊用400萬港元認購了萬科360萬股。1992年劉元生持有萬科股票370.76萬股,以後隨著萬科送股配股,加上劉元生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他擁有的萬科股票逐年增加。1993年是503.29萬股,1995年為767萬股,2004年為3767.94萬股,2006年為5827.63萬股。
劉元生持有的股票數量,不僅遠遠超過萬科董事長王石的41.8677萬股,總經理郁亮的11.6742萬股,而且超過了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萬科企業工會委員會、中國平安保險各自的持有量,劉元生是萬科最大的個人股東。
經過了18年,2006年12月5日,萬科的“小非”可以上市流通了。以11月28日收盤價10.85元計算,劉元生持有的這些股票流通市值為6.32億元。劉元生認購原始股加上二級市場買入股票的費用,共約400萬元。經過18年,他獲得了160倍的回報率。
劉元生永遠做萬科股東
從1991年1月29日萬科A正式登陸深交所算起,劉元生紮根萬科已經將近18年。18年,A股市場經歷過數次牛熊交替,但劉元生就如同一顆螺絲釘,永遠刻在萬科身上。與萬科董事長王石交往密切的劉元生,18年來從來沒有賣過萬科股票,相反,其持有的萬科A股逐年增加:1993年為504.39萬股,1995年為767萬股,2006年為5844.63萬股,2007年為8252.97萬股。
經過分紅送股,劉元生持有的萬科流通 A股為13201.71萬股。但最新的三季報顯示,劉元生持有的股份已增至13379.12萬股。在A股市場的一路下挫中,劉元生還少量增持了萬科177.41萬股。如今,劉元生仍然是中國最富有的超級散戶,持股市值為7.87億元,但峰值24.92億元相比,身家已縮水68.41%,被稱為“最牛散戶縮水第一人”。
“神僧”出關
在2015年的“寶萬之爭”時,劉元生就被認為是一個重量級籌碼。2015年6月27日劉元生現身股東大會時,仍表示不願多說。劉元生行事低調,很少參加萬科股東大會。當天他坐在王石左前方的一個角落裡。他和王石遠隔著6排人,而且前方視線還擋著一根斜柱。只能遠遠遙望王石的劉元生,在整場會議中,從未發言提問過。
2015年10月,堅守萬科A27年的劉元生退出公司十大流通股東行列一事引發關注。事後證明,劉元生並沒有離開萬科A,只是被擠出了前十大流通股東行列而已。而根據萬科2015年三季報數據顯示,在當季A股市場大調整中,多數知名“牛散”進行了減持避險。

個人生活


據《提問萬科》一書,劉元生是香港商人,比王石稍長。早在王石創建萬科前,他們就已經是商業合作夥伴。王石做錄像機生意時,就是由劉元生的香港仁達國際有限公司供應日本貨源。劉元生回憶:那幾年,王石經常來香港,但和其他內地人不一樣,他從來不要求去觀光,而是要我帶他去逛書店,買了很多企業管理和財務方面的書。我感覺他是個有抱負的人。自此兩人結下了深厚友誼。
得知萬科要進行股份化改造,劉元生便經常向王石介紹香港公司的運作方式,幫助收集資料。我們曾經聽說過有人捂住深發展發了大財,有人購入陸家嘴得到暴富,但沒有聽說哪個人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幾千萬股票這樣多年頭。
萬科董事會秘書肖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最初萬科股票發行不暢,劉元生當年得到了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特許,用外資身份開設的A股賬戶購買了萬科原始股,投資360萬元。他堅持持有萬科股票,可以說是他對王石董事長和萬科這個團隊投出的信任票。她認為,可能劉元生這樣做也有被迫的成分。1991年後深交所成立,他的股票因為沒有更換成標準股票而被凍結,也是客觀上不能出售的原因。當記者表示希望聯繫到劉元生先生時,肖莉婉轉地拒絕了記者的要求。她說,劉先生是一個低調的香港人,不會願意接受相關採訪。她希望記者理解劉先生的心意。
是否賣出成懸念
記者從其他方面了解到,劉先生現住在加拿大,跟王石還有密切聯繫,萬科經營管理的很多重大決策都要徵求他的意見。
在萬科上市后的18年中,很多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經不起股價顛簸撤離了。某家大公司在90年代初萬科股票跌破發行價時,把手裡的幾百萬股票硬生生賣回給了萬科,還以為扔掉了燙手的山芋。回頭來看,對優質的公司長線投資才是金。
某私募基金經理李先生專門投資萬科股票。他說,萬科仍然有長期投資價值,劉元生這樣的股民確實少見,他才是最大的贏家。他的財富故事,是中國股市的一個縮影。
全流通后,劉元生手裡的這些股票會繼續捂著還是會賣出?如果要賣將賣出多少?這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懸念。

社會活動


慈善公益

劉元生先生祖孫三代勤勞敬業,致富不忘幫助家鄉發展教育事業。其祖母王毓嫻女士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在埠西村捐資創辦學堂,村民及孩童不分男女 都可入學,開婦女教育和獎學之先河。其父劉仁政先生於五十年後,一九八七年重回故里,繼承先慈遺志,捐資二十六萬元人民幣,興建仁政小學暨幼兒園,另捐十萬元參加市實驗中學的籌建工作。仁政小學於一九八八年六月八日隆重舉行落成典禮,劉元生先生被聘為名譽校長,並代表劉氏兄弟姐妹在大會上發言,表示將繼承先祖遺願,繼續為發展家鄉的教育事業努力。此後,劉元生先生一直把仁政小學和仁政幼兒園的事情掛在心上,不但關心教學工作的進展,還長期為學校提供資助,每年都為他們增添各類先進的教學設備和課外活動設施,為師生們創造了優越的教學、學習條件。在金城鎮政府的統一規劃和支持下,仁政小學規模不斷擴大,現已吸收鄰村適齡兒童入學,在校學生一度達四百人左右,成為一所師資力量較強、設備先進、教學質量較高的完全小學;仁政幼兒園亦發展成為全日制幼兒園,在園幼兒最多時達八十餘名。
劉元生先生於一九九五年秋再次回鄉,詳細了解了萊州科教興市的宏偉藍圖,更加堅定了資助家鄉教育事業的信心,除決定繼續加大對仁政小學的資助外,還決定捐資設立“萊州市劉仁政教育獎金”,每年捐五萬元獎勵全市中小學優秀學生和教師。迄今已歷時十三屆,受獎勵獎的教師達一百五十人,受勵的兒童少年達七百人。二○○七年六月,劉元生先生與兄長劉庚生先生回鄉參加第十二屆劉仁政教育獎金頒獎活動期間,得知家鄉有優秀高考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影響其大學深造的情況,決定捐資設立“劉仁政困難大學生助學金”,對考上全國重點大學而又家庭確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大學本科的全程資助,徹底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學生及家長們對此感謝不已。首屆受資助的大學生達二十二人。
截至二零零八年五月,劉元生先生已累計為萊州教育事業等捐資一百七十多萬元。他還大力資助上海的母校——永嘉路第二小學和徐匯區天平街道老年活動中心,從而獲得了徐匯區政府頒發的“銀鑰匙”獎。他在香港成立了“劉元生慈善基金”,受惠的香港慈善機構包括文藝、醫學研究、教育及扶貧等領域,每年發放善款均超過二百萬港元。

人物評價


業餘愛好
劉元生先生不僅是優秀企業家,還愛好體育和音樂,尤善演奏小提琴,每次回鄉都熱情輔導青少年小提琴愛好者,提高他們的技藝。一九九零年,劉元生先生在加拿大溫哥華成立了“卑詩小交響團”,為該團主席及首席,每年為當地慈善團體作數次籌款演出。一九九九年,他又在香港成立了“香港愛樂團”,為該團主席及首席。愛樂團每年數次在香港文化中心及大會堂作慈善演出,為香港眾多慈善機構籌款,所籌善款已超過一千多萬港元。他還是香港管弦樂團董事會成員。
熱愛祖國
劉元生先生對家鄉懷有深厚的感情,他不僅在繼承先祖遺願、支持教育事業方面做出了表率,還先後攜長女靜文、次女雪文回鄉參觀訪問,參加有關教育活動,讓她們了解家鄉風情,接受愛國、愛鄉教育,使劉氏家族興學助教之優良傳統得以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