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腹徠腔鏡膽囊切除術(LC)是以一種特製導管插進腹膜腔,再注入二氧化碳約2~5公升,達到一定壓力后再在腹部開4個0.5~1.5cm的小洞,解剖膽囊三角區結構,離斷並夾閉膽囊管、膽囊動脈,然後切除包括結石在內的整個膽囊。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 1.麻醉方式
● 全身麻醉。
● 2.術前準備
● (1)了解膽石症發作史,注意發作中有無黃疸,有無膽石性胰腺炎。
● (2)血生化及其他常規檢查。
● (3)影像學檢查。
● (4)皮膚準備。
● (5)腸道準備。
● (6)術前給葯:術前30~60分鐘肌內注射阿托品,對過度緊張者給予地西泮5~10毫克。

適應證


● 有癥狀的膽囊結石;有癥狀的慢性膽囊炎;有癥狀的和有手術指征的膽囊隆起性疾病等。

禁忌證


● 有嚴重併發症的急性膽囊炎;梗阻性黃疸;膽囊隆起性疾病疑為癌變;腹膜炎;有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礙等。

手術步驟


● 手術大體步驟:①製造氣腹。②建立操作孔。③處理膽囊三角。④剝離膽囊。⑤取出膽囊。⑥消除氣腹。

術后併發症


● 1.膽管損傷。
● 2.血管損傷。
● 3.腸損傷。
● 4.術后腹腔內出血。
● 5.皮下氣腫。
● 6.其他如切口疝、切口感染及腹腔膿腫等。

術后護理


● 1.一般護理
● 術后病人取去枕平卧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噁心、嘔吐引起窒息,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觀察病人面色及精神狀態,切口有無滲血、出血,以利早期發現內出血。由於二氧化碳氣腹有造成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的危險,術后要特別注意吸氧以促進二氧化碳的排出。
● 2.腹部體征的觀察與護理
● 術后應密切注意病人體溫變化及有無腹痛、腹脹及黃疸,置腹腔引流管的病人應注意有無膽汁流出。如病人出現嚴重腹痛,應及時判斷是否有內出血及損傷等併發症發生,以便及時通知主管醫生處理相關問題。
● 3.引流管的護理
● 有些患者置有引流管,應正確固定和妥善保護,避免牽拉、扭曲而致拉脫或引流不暢。每日做好局部消毒,更換引流袋時注意無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並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量和顏色,詳細記錄其變化,以便動態觀察對比。如無異常可遵醫囑在術后48小時拔出。
● 4.切口的護理
● 術后腹壁僅留4個0.5 cm~1cm大小的創口,採用創可貼拉合,消炎止血1周左右去除創可貼,術后24小時內嚴密觀察腹壁4處穿刺口,是否有滲血、滲液及膽汁外溢情況,及時更換敷料以防切口感染。

注意事項


● 手術后因麻醉藥作用可能會有短暫的噁心感或嘔吐,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進行藥物治療。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進食低脂、高蛋白飲食,忌油炸、油膩食品,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出院半個月後可正常飲食,傷口通常不需或僅需一兩次換藥,如發現傷口有紅、腫、熱、痛癥狀或發熱、腹脹、噁心、嘔吐等癥狀及時就醫。雖然腹腔鏡切口小,為防止感染,出院半個月後方可洗澡。

術后飲食


● 手術后8小時,若無嘔吐現象可先喝過30~50ml水,若醫護人員未告知有特殊限制,隔日即可進食流質食物,如米湯、清粥等,但忌全脂牛奶。膽囊術后早期宜採用低脂肪、低膽固醇、含充足的優質蛋白、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飲食,並至少維持2周。術后脂肪攝入量不超過每日30g,膽固醇攝入量不高於每日300mg,每日能量攝入以20~25kcal/kg為宜。膳食纖維應選擇來自果膠、藻膠、豆膠的可溶性纖維,並保證足量飲水。飲食應採用清燉、清蒸等方法製備的少渣軟飯,避免油炸和油煎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