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斑

大黑斑

大黑斑(GDS-89)是出現在海王星上的暗斑,於1989年首次被NASA的旅行者2號太空船檢測到。雖然它似乎與木星的大紅斑一樣是個反氣旋風暴,但更多人認為它是個相對來說沒有雲彩的區域。

簡介


大黑斑
大黑斑
海王星表面主要也是氣體組成,也有類似木星表面的大紅斑風暴雲,我們稱之為大黑斑,這個大風暴約是木星大紅斑的一半,但也容得下整個地球。1989年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飛越海王星時發現,當時的深度約5000千米,跨度達10000千米,位於南緯22°,範圍約13000×6600公里。海王星大氣層內的雲有顯著的特微,其中最明顯的是大黑斑,如地球般寬,還有小黑斑與速克達。大、小黑斑都是巨大的風暴,以每小時2000公里的速度吹遍整個行星。

特性


大黑斑
大黑斑
這個斑點的大小與地球近似,並且非常像木星上的大紅斑。起初認為它是與大紅斑一樣的風暴,但更接近的觀察顯示它是黑暗的,並且是向海王星內部凹陷的橢圓形。圍繞在大黑斑周圍的風速經測量高達每時2,400公里(1,500英里),是太陽系中最快的風。大黑斑被認為是海王星被甲烷覆蓋時產生的一個洞孔,類似於地球上的臭氧洞。在海王星的許多照片上,大黑斑看起來有著不同的大小和形狀。
大黑斑引起的白色雲彩與在地球的高空中發現的捲雲有著相似的高度。但與由冰晶構成的捲雲不同的是,海王星上的捲雲是由冰凍的甲烷結晶構成的。並且,捲雲通常在形成幾個小時之後就會融化,但是大黑斑經歷了36個小時,或說是環繞了行星2圈之後依然存在著。

消失


當1994年哈勃太空望遠鏡再度拍攝海王星的斑點時,大黑斑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使得天文學家不得不認為它是不是被遮蓋了就是消失了。然而,另一個幾乎相同的斑點湧現在海王星的北半球,這個新的斑點被稱為北大黑斑(NGDS),被持續觀測了數年之久。
大黑斑
大黑斑
海衛五運行軌跡合成照片
海衛五運行軌跡合成照片

未解之迷


大黑斑
大黑斑
在“卡西尼”2003年拍攝到的彩色圖中,木星只是中央的小黑點。在太陽系中,木星磁層可算得上最大,甚至比太陽本身還要大。木星的磁場容納了大量帶電粒子,這些帶電粒子多來自火山爆發。木星的大衛星木衛一上面就有很多活火山。火山噴發的熱氣體中有很多電離子的硫和氧,它們充斥了木星的磁層。當木星本身和它的磁場以11小時的周期自轉的時候,就會使這些帶電粒子向極區加速。因此木星上的極光總是活躍的。威斯特認為,撞擊木星大氣的高能帶電粒子不僅會激發極光,還會擊碎大氣中的甲烷。木星上的甲烷比地球上要多得多。碎裂了的甲烷會與大氣中的氫結合而形成乙炔。乙炔又會與大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分子結合,產生更複雜的分子。最後,這些分子會濃聚成黑色的小滴。大黑斑也就是由這些漂浮在同溫層頂上的、富含碳和氫的黑色小滴形成的薄霧。這樣一層薄霧在紫外線照片中會變得明顯,因為碳和氫的黑色小滴會強烈地吸收紫外線輻射。然而在可見光段。用我們的肉眼卻看不到大黑斑。

結論


海王星上的大黑斑依舊可以告訴我們更多關於我們地球上的東西。黑斑是由極區旋渦——繞海王星北極旋轉的噴流——俘獲的。旋渦中快速運動的風就像一堵堅實的氣體牆,擋住了黑斑,使它保持在高緯度。在我們地球的極區事實上也環繞著類似的旋渦。地球的北極渦流多多少少被北極地區崎嶇不平的陸地搞亂了。但是在南極的渦流就發展得比較好。它在限制南極的臭氧空洞方面看來起到了關鍵作用,這就像海王星上北極渦流限制了大黑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