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決心應召

我決心應召

本文是雷鋒1959年12月9日在弓長嶺《礦報》發表《我決心應召》的申請書,表達了積極要求參軍的堅定決心。從新中國激情燃燒的歲月里走出來的雷鋒,恰是一個“共和國長子”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無私奉獻”的紅色一代。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對於中國當代年輕人來講,顯得神秘而遙遠。雷鋒在當年並不是一個落伍的人,他其實是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鋒,喜愛文藝、寫詩、學開汽車、參加解放軍,毫無疑問,雷鋒的生活正是那個時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個年代的時尚生活的重要內容。

寫作背景


我決心應召
我決心應召
雷鋒,1940年12月18日生於湖南望城縣一個貧農家庭。父親雷明亮,母親張元潢,哥哥雷正德,7歲就成了孤兒,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后,受到黨和人民政府的親切關懷,被送入學校讀書。1956年高小畢業后,在鄉人民政府和中共望城縣委會當通訊員和公務員,被評為模範工作者。1957年2月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以後參加根治溈水工程、團山湖農場和鞍鋼等建設,多次被評為“勞動模範”和“先進生產者”。

文章節選


十二月三日,當我聽到車間總支李書記的關於五九年徵兵的報告后,我激動的一時一刻都沒有平靜。深夜了,我怎麼也睡不著覺,便從床上爬起來,跑到了車間辦公室,叫醒了已睡熟的李書記,我問他,我能不能入伍呀!李書記笑著回答說:“能呀。像你這樣身強力壯的小夥子,參加人民解放軍是頂呱呱的哩。”他從頭到腳仔細地看了我一下說:“哎呀,小雷怎麼沒棉衣呀!下這麼大的雪,不冷嗎?”這時我才覺得穿一套單衣有點寒冷,李書記把棉衣披在了我的身上。回到了宿舍,我還是不想睡覺,坐在條桌旁邊寫我入伍的申請書和決心書。
第二天一早,我想到車間去報頭一名,天還沒亮,哪知道回收工段適令青年馬守華同志比我更早,頭一名讓他得去了,真想不到我報的還是第二名。
參軍!是我從小就有的願望,人民解放軍不僅是一個革命團結友愛的大家庭,而且還是個培養青年的革命大學校。現在我的願望就要實現了,怎麼叫我不高興呢。

人物生平


1960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入工程兵運輸連。1960年11月8日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升任班長。他除完成本職工作外,還想法為黨多做工作,經常利用節假日和休息時間做好事,助人為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入伍不到三年,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被評為“節約標兵”和“模範共青團員”,並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
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其所在的班為“雷鋒班”。同年3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志學習”。周恩來總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從此,全國廣泛開展了學習雷鋒的群眾運動,湧現出成千上萬個雷鋒式的先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