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沙村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官洲街轄村

赤沙村地處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官洲街東部(原屬新滘鎮管轄),南以赤沙滘沖為界與侖頭村毗鄰,東接北山村,西靠石榴崗,北到黃埔沖與甘蔗科學研究所隔河相望。赤沙村四周河涌環繞、村中一帶為赤紅色的沙灘,故名赤沙村。又稱赤沙社區,屬於典型的城中村,以村為居,村內以果樹農田為主,由赤沙經濟聯合社統籌,內有12個生產社,轄區面積約2.8平方公里。本社區有居民1826戶,居民人口3582人,外來流動人口約1.8萬人。

歷史沿革


赤沙,這個村名的由來,是因為村內的沙洲、山崗,甚至連七星崗古海岸遺址都是赤色沙層,故名赤沙。村內四周環水,碧水長,又曾名赤水。赤沙村自古以來,村內分為東約、南約、西約、北約四個居民聚居地,也是村內的行政區域的劃分。每一個“約”都有一座門樓。如東約的茂興里,西約的石麟里,北約的中和里等。
關於赤沙村的建村時間,當地村民也說不清楚。《新滘》一書說“於明朝建村。”而《赤沙村史》則從村中各姓氏的族譜中推斷出“赤沙建村的時間可以認定是在南宋末年至元初。”根據這兩處描述可以認為,赤沙村至少有600多年的歷史。
姓氏源流
赤沙村北碼頭
赤沙村北碼頭
在海珠區,赤沙村是姓氏較多的村莊之一。根據赤沙村玉虛宮(北帝廟)於乾隆丙午年(1726年)重修時刻有本村十五姓的居民。除了周、李二姓已經消失之外,現存有莫、簡、陳、黃、徐、馮、潘、蘇、郭、曾、張、何、吳,共十三姓氏。
各個姓氏先後從各地來到赤沙,可惜由於村中各個姓氏都沒有族譜,又缺乏其它的文字記載,無法敘述各個姓氏從何地、何時來到赤沙村。這裡只能根據一些老人的回憶和附近相同的族譜以及其他有關材料,略記述於下:
莫氏,世居琢郡(今河北涿縣一帶)為名門望族。爾後,莫氏的一支由河北遷江西,再由江西遷福建蒲田。后讓仁公於唐宣宗時被封官於廣東封開,為嶺南開族始祖,是為一世。讓仁公生宣卿為二世。宣卿聰慧勤讀,於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中狀元及第,為嶺南第一個狀元。莫宣卿年僅三十四歲,英年早逝,現今在封開縣鑼鼓崗有其“狀元墓”。至七世之用公初任閩蒲縣令,後任廣東南雄府判。他的三個兒子愚、魯、鈍分居各地:愚公居番禺橫沙,鈍公居東莞焦利,魯公居於南海沙頭老村儒林鄉。椐莫氏老人憶述,他們向來與黃埔橫沙有密切往來,認為他們是同祖。橫沙古時屬番禺縣管轄。由此看來,赤沙莫姓屬橫沙愚公一支。
馮氏,世居北平,始祖玄雄五子翼之字廷弼,在朝內官封至大理寺正卿評事。在南宋時,避亂南徙至廣東南雄,娶白氏為妻,生五子。后南宋滅亡,元軍南下,廷弼在京,生死未卜,由白氏帶五子擇地安身。五子長大後分居各處:長子元龍居番禺,次子應龍居新會,三子攀龍居鶴山,四子化龍居黃埔,五子振龍居增城。后稱這為“五龍入粵”。本書採訪寫作時,在各姓氏老人座談會上,也有“五龍入粵”之說,又說在抗戰時曾派人到鶴山尋祖,相傳他們來自鶴山。從這些情況分析,赤沙村的馮氏可能屬於分居鶴山的三子攀龍分支的後裔。
潘氏,遠祖在唐代自溧陽遷河南榮陽,第九代為宋代名儒福建瓜山潘炳,再傳至第二十八世思字輩,這就是番禺始祖思誠公的輩分。據2002年9月,石牌、棠下、珠村、豐樂、貝崗、赤沙等十個村莊潘姓組成的尋根小組調查,認為赤沙村潘氏是福建閩侯縣南通鎮瓜山村思字輩的後裔。雖然在族譜中未查到始祖思誠公的名字,但他們分析,認為思誠公已於前二代由福建入粵,居於南雄珠璣巷。其後裔是在南宋末年由南雄珠璣巷遷至番禺。所以,在瓜山的族譜中沒有記述。
黃氏,是軒轅皇帝七世之孫,至唐代109世祖昌,封官為南雄太守,入藉珠璣巷,史載“因官而居此”。后又經曆數代,其時的居政公三個兒子,由珠璣巷分居三地:長子源深繼續居於南雄,二子源輔遷居廣州天河,三子源贊遷居番禺龍江。赤沙村的黃氏可能屬於番禺龍江源贊這一支系。
蘇氏,村民都說赤沙蘇姓是“東坡蘇”,亦即東坡原籍四川眉山,是北宋大文學家、書畫家,曾朝廷當禮部尚書。後於宋紹聖元年(1094年)被貶至廣東英德、惠州、海南儋州。他被貶南來時,有他的幼子蘇過等親友隨從。東坡被貶,家人逃散。三子蘇迨及其妻子南遷廣東南雄珠璣巷;不久,生下長蘇紹箕。紹箕在南宋時抗金有功,官至太尉。晚年以丞相和太尉官職告退,重返南雄珠璣巷,后遷廣州,死後葬於白雲山。所以,蘇東坡在廣東留下不少後人。如今在番禺的南邊村,就是蘇東坡後裔定居和衍生地之一,還有蘇氏大宗祠和蘇氏祖屋。據《蘇氏家譜序》說:“我族始以上之祖,原南雄珠璣巷人也”。
簡氏,據簡氏老人憶述,他們屬於簡文會這一支系。在廣州市盤福路有簡氏祖祠,現為廣州市二十七中學校址。在廣州市白雲區太和鎮有簡文會狀元墓。此二者均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據《簡氏宗枝源流》載:簡氏始祖一山之子名文會,唐朝滅亡后因避亂“由古名范陽涿州宦遊嶺外,旅南雄”。涿州即今河北一帶。又據番禺、香山(中山)簡氏族譜稱,他們分別在宋度宗、宋徽宗年間,由南雄珠璣巷遷來的。赤沙村的簡氏也可能在這個時期由南雄遷入赤沙。
陳氏,原居河北陳縣,宋仁宗時因戰亂,分居各地。其中一支始祖文紀綱,遷廣東南雄珠璣巷。元初又由珠璣巷南遷順德、南海、番禺各地。據陳氏老人憶述,赤沙村的陳姓屬官州分支。過去也常到官州拜祖。
徐氏,古代受封於徐,近於東海。後分支越來越多,散居各地,其中一支於宋紹興年間(1132年至1162年),移居廣東南雄珠璣巷,又因戰亂而紛紛南下;另徐族老人憶述,他們一部分人是從浙江經汕頭而到過赤沙的。他們的祖先與琶洲、台涌是同族三兄弟,彼此關係一直密切。
吳氏,唐代已南遷廣東南雄珠璣巷,至宋咸淳年間,因戰亂而分散廣州、番禺、恩平、新會等地。姓氏座談會上,老人憶述,吳姓來赤沙是較早的。證據是在1957年,在芽菜涌的深泥中,挖出一條龍船,10多丈長,比現在的龍船寬,這條龍船已經腐爛,而龍船一般要好幾百年才腐爛,說明這條龍船已很古老了,從中也可領會吳姓來得較早這個論斷。
曾氏,北宋年間已南遷廣東南雄珠璣巷。至宋高宗建炎三年已酉(1129年),因傳聞王妃胡氏瘋顛出走南雄溺水而死,王室行文查訪,令萬餘人逃竄避難至於廣東各地。據村中姓氏老人憶述,他們是在黃埔長洲過來的,與番禺曾邊村人同祖。
張氏,據《張氏族譜序》說:“吾張氏遠祖九齡世居曲江,至於五世綱涉居南雄府保昌縣沙水村”。張九齡是唐代傑出詩人,其時封官南雄。南宋戰亂而分散廣東各地,主要是番禺、新會、南海等。赤沙村張氏老人回憶,說他們是從黃埔大沙地過來的。
郭氏,在赤沙村有上郭、下郭,據上郭老人憶述,他們因宋代戰亂避難,從山西南下的。原先在廣州芳村東漖,
不久遷至赤沙。下郭原在東莞,后遷至赤沙圩步沙,1840年鴉片戰爭期間,火燒圩步沙,便搬到赤沙村現住的地方定居。據《郭氏族譜》所述,郭氏遠祖南金公在宋真宗咸平三年庚子(1000年)被封廣東連州知縣,於是從江蘇揚州南遷至南雄和廣州,成為中山、順德、廣州和東莞各地郭氏始祖。下郭原住東莞,是否與此有聯繫?
何氏,據《何氏水本源紀》載,唐時有名為諱鼎者,其父子皆為唐大中進士,此起經四十一代,因宋時戰亂南遷廣東南雄,這便是廣東各地何氏之始祖。赤沙何氏可能與此相同。
除了上述各個姓氏村民之外,在赤沙村,還有一個來自各地的村民群體。他們不是以大姓群居,也沒有自己的祠堂,但他們彼此之間及與全村村民都和睦共處,和諧生活,是赤沙村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都住在五社。姓氏很多,有梁、黃、曹、原、蕭、葉、林、霍、唐、李、彭、鄧、徐、郭等。
清朝道光年間(1840年),新滘原屬番禺轄下四個司之一茭塘司管轄。而茭塘司轄下的彬社和南洲社直接管轄新滘地區。彬社社址設在官山墟(今新造鎮官山)赤沙屬彬社管轄的24個鄉之一。
清朝同治年間(1862年)赤沙歸茭塘司侖頭堡管轄。
1937年,赤沙划入廣州市區彬社鄉公所管轄。
1940年,因抗戰之需,新滘地區劃回番禺管轄,赤沙同時由番禺管轄。
1946年10月11日,新滘地區又重新划回廣州市,赤沙也同時由廣州市管轄。
1949年10月,廣州解放,新滘地區成立新洲區人民政府和瀝滘區人民,赤沙屬新洲區人民政府管轄。
1951年8月,新洲區和瀝滘區合併,成立新滘區人民政府,赤沙屬新滘區人民政府管轄。
1956年5月,新滘區撤銷,分別成立黃埔、小洲、新龍、瀝滘、鳳和五個鄉政府,赤沙屬新龍鄉人民政府管轄。
1958年2月,原五個鄉合併,成立新洲和瀝滘兩個大鄉,赤沙屬瀝滘鄉人民政府管轄。
1958年8月,撤銷新洲、瀝滘兩鄉,成立新滘人民公社。下設新洲、大塘、瀝滘、共和、鳳溪和園藝場六個管理區。赤沙屬共和管理區管轄。
1959年9月至1961年5月,撤銷管理區,以大隊為核算單位,赤沙自成大隊(期間曾與北山合併為赤山大隊)。
1961年6月至1962年11月,新公社管轄(1961年8月至1962年8月,新滘划入芳村區管轄,赤沙也隨之由郊區管轄)。
1962年11月至1984年1月,三個公社重新合併為新滘公社。赤沙屬新滘公社管轄。
1984年1月至1987年2月,撤銷新滘人民公社,改為廣州市郊區派出機構新滘區公所,赤沙同時成立鄉人民政府。1986年5月歸海珠區管轄。
1987年2月,撤銷區公所建制,成立新滘鎮人民政府。赤沙鄉人民政府改赤沙村民委員會。
2002年3月,撤銷鎮政府建制,同年10月撤銷村民委員會建制,赤沙設立海晏社區居委會、茂興社區居委會、南約社區居委會、西約社區居委會和北約社區居委會。

文化


宗祠簡介
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
赤沙村現存宗祠簡介(根據《海珠古祠堂》)
(1)陳氏宗祠
赤沙村陳氏宗祠於近年重建,已是一座現代化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建成后,成為該村的一個娛樂文化站。赤沙陳氏原居河北陳縣,宋仁宗時因戰亂,分居各地。其中一支始祖文紀綱,遷廣東南雄珠璣巷。元初又由珠璣南遷順德、南海、番禺各地。據陳氏老人憶述,赤沙村的陳姓屬官洲分支。過去也常到官洲拜祖。
蘇氏宗祠
蘇氏宗祠
(2)蘇氏宗祠
很多人並不知道,廣州市海珠區赤沙村的蘇氏,是赫赫有名的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後人。蘇軾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都是唐宋八大家,歷史上合稱“三蘇”。 據說,蘇紹箕(1088—1150),字嗣良,號晴川,是蘇軾(東坡先生)之孫,蘇迨之子,生於廣東南雄珠璣巷,宋崇寧四年(1105)中武舉,歷經抗金,為宋高宗趙構南渡護駕,官至太尉。后岳飛遇害,紹興三年(1133)以傷殘回歸南雄養病,隨後再遇兵亂,攜家眷南下廣州,隱居白雲山,建月溪寺。紹興十九年(1149),蘇紹箕卒於白雲山月溪寺,葬於摩星嶺側,享年六十二歲。今廣州天河車陂鄉保留有五百多年歷史的晴川蘇公祠,而赤沙的蘇氏,正是在車陂鄉遷移過來的。
蘇氏宗祠位於赤沙北約大樹東,原祠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1821—1850),新中國成立后曾作過社址、託兒所、倉庫等,后因年久失修坍塌,2005年集資重建,重建時因為有建築在祠堂舊址上,經協商有部分土地無法取回,只好按取回的L形地塊進行修建,祠堂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框架結構沒有按原來的一間三進布局,也沒有採用清代古建築風格。祠堂貼綠色外牆磚,門框和門匾都用石材,門匾書寫四個大字:“蘇氏宗祠”,門框兩邊有對聯:“領表開宗枝繁葉茂,英賢散聚共建和諧”。
郭氏書室
郭氏書室
(3)郭氏書室
赤沙村的郭氏祠堂現稱“郭氏書室”,佔地約140平方米,建於明朝萬曆年間(1573—1619)。在20世紀60年代,祠堂曾經因年久失修而坍塌,於2008年重建。現在的郭氏書室已是現代化的鋼筋混凝土建築。
據《郭氏族譜》所述,南宋晚期郭氏太公雪筠祖從珠璣巷來穗,在東漖一帶開枝散葉。其中六世祖西巒公一支,記載到其子滄州公便戛然而止,他們兩人分別於明朝成化丁末年(1477)和嘉靖癸卯年(1563)葬在赤沙朱河崗,至今已超過四百年時間。
郭氏書室旁,豎著一塊刻有“東滘郭府”的石牌,據說,這塊石碑一直被放置在河涌邊供人踮腳,最近才被撿回來。
郭氏書室與東滘郭府有何關係?根據郭氏後人憶述,原來先祖們曾因宋代戰亂避難,從山西南下。原先在廣州芳村東滘(今荔灣區東漖),不久遷至赤沙。
在祠堂翻修之時,赤沙郭氏開始尋找祖先,並聯繫到東漖郭氏,並最終於2009年春節前到東漖郭氏正式“認祖歸宗”。
觀壽莫公祠
觀壽莫公祠
(4)莫氏“孖公”祠
位於赤沙村東約的迥常莫公祠和觀壽莫公祠被當地村民稱為“莫氏孖公祠堂”。兩座祠堂並列而建,中間僅間隔一條不到兩米寬的小巷子,皆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1821—1850),迥常莫公祠位於右側,為常見的三開間兩進式祠堂,觀壽莫公祠左側還有一偏廳,是供族內娃娃讀書識字的書室。因日久失修,兩座祠堂都成了危房。2001年,村裡莫姓集資了二十多萬元,兩座祠堂得以重建。重修的觀壽莫公祠基本按原格局,保留大門、天井、行廊、正廳、偏廳,因經費問題,祠堂改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內牆抹灰,外牆貼淺綠色外牆磚,並在行廊和正廳(偏廳)加蓋二層。
迥常莫公祠
迥常莫公祠
據莫氏後人介紹,赤沙莫氏至今已是嶺南第一個狀元宣卿莫公的第二十多代子孫。現在的兩公祠都是莫氏九世祖智壽公的後人。智壽公是八世祖違公的兒子,違公是六世祖永昌公的孫子,原來都居住在橫沙,後來有一支搬到赤沙,住在東約安懷裡,形成“上莫”,修建了迥常莫公祠;另一支則去了北山,赤沙是個水果之鄉,生活條件比較好,後來北山的也搬到赤沙,住在“上莫”旁邊東約海晏街,形成“下莫”,修建了觀壽莫公祠。由於歷史原因,無法確定兩座祠堂的建築年份,雖然祠堂門匾都寫始建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但實際上“上莫”的迥常莫公祠始建的年份會比“下莫”的觀壽莫公祠早三至五年,這也很好解釋了兩座同姓祠堂並列而建的緣故。
據介紹,以前新出生的男丁,第二年春節期間要在祠堂點起油燈,至少過了正月十五,期間燈不能滅,點燈儀式后,男丁入族譜,俗稱“添燈”。新中國成立后,此風俗就沒有了,但結婚等喜慶日子,仍然會來祠堂大擺宴席。至今,赤沙莫氏每年清明前三天還會帶族人到金盤嶺洞旗峰六世祖莫永昌公的古墓前拜祭,農曆八月十六日或十七日則會去封開拜祭嶺南第一狀元莫宣卿公。
金豪莫公祠(舊)
金豪莫公祠(舊)
(5)金豪莫公祠
金豪莫公祠(新)
金豪莫公祠(新)
赤沙村東約,有一座金豪莫公祠,始建於民國八年(1919),是下莫族人的家祠。祠堂青磚灰瓦,是一進平房,有偏廳;偏廳有兩層,門和窗都已損壞,偏廳比正祠還高。據莫氏後人介紹,這裡曾被用作生產大隊飯堂,原來也是一層,后被改為兩層,才形成現在的樣子。2015年重建為4層樓房。
(6)靖日徐公祠
靖日徐公祠
靖日徐公祠
靖日徐公祠位於官洲街赤沙村西約石倫里。靖日徐公祠兩列三進,右邊是偏廳,曾用作廚房。1996年重建,由於材料損害嚴重,門廳的石柱和樂善堂的樑柱都改用鋼筋混凝土澆注,門前廣場還保留有原來祠堂花崗岩柱礎和石板,內牆抹灰,外牆用淺藍色外牆磚飾面,門廳和樂善堂保留硬山頂,屋麵灰綠筒瓦,木樑架用回原來的材料,偏廳和行廊改成混凝土屋面,偏廳還有一條樓梯可以上到屋面。偏廳掛著一隻龍舟,而徐氏後人告訴我們,它叫“標”,以前因為治安比較亂,賽龍舟或龍舟行鄉時,常有意外,每條龍舟都有四五條“標”護衛著,“標”龍舟外觀都差不多,但比龍舟小一點,而且船身有幾個暗倉,放有器械,可以自衛。
赤沙的徐氏是從廣東南雄珠璣巷因戰亂南下的,他們的祖先與琶洲、苔涌是同族三兄弟。他們的字輩詩是:“傳家郭敬信華國顯文章,昌大蚡明達謙和兆吉祥”。
傳到他們這一代,已經有十四代了。
黃氏宗祠
黃氏宗祠
(7)黃氏宗祠
赤沙黃氏宗祠位於新滘南赤沙村南約一巷,始建於道光十六年(1836),同治五年(1866)重修,坐南朝北,共三間兩進一天井。中路有頭門、正堂,東西襯祠與中路有青雲巷相隔,前有實地坪。
2010年,赤沙黃氏集資一百多萬元,將祠堂拆除重建,重建基本採用原來的石材、青磚和瓦片。
在黃氏宗祠的大門,有“化龍支脈,赤水家聲”的對聯,裡面崇禮堂神壇上的對聯“懷念化龍為祖德,遠流赤水顯宗枝”,都能知道赤水(沙)黃氏是從番禺化龍遷來的。據說黃氏是軒轅皇帝七世之孫,至唐代109世祖昌,封官南雄太守,入籍珠璣巷,后歷經數代,其時居政公三個兒子,由珠璣巷分居三地:長子源深繼續居於南雄,二子源輔遷居廣州天河,三子源贊遷居番禺龍江。赤沙村黃氏則屬於番禺龍江源贊這一支。
在崇禮堂的牆壁上,可以看到黃姓家喻戶曉的黃氏家訓:“策馬登程出異鄉,任從隨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須記祖宗香。但願蒼天天垂庇佑,三七男兒總熾昌。”
而在崇禮堂的立柱上,還能找到赤沙黃氏的字輩詩:“積世營輝樂,言天啟佑昌。”
每年清明節,赤沙的黃氏都會去番禺化龍拜山;而到了過年,化龍親戚也會有人來赤沙村醒(舞)獅。赤沙的黃氏,依然保留著大年初一吃齋的習慣。據說以前生兒子,還有“擔齋”的習俗,就是用兩個大瓦盆做滿香噴噴的齋菜,擔到祠堂分給族人品嘗。這些習俗的延續,便是一族家風的代代相傳。
(8)簡氏宗祠
簡氏宗祠
簡氏宗祠
位於赤沙村茂興里的簡氏祠堂,始建於清道光十九年(1839),坐北朝南,二路兩進一天井,中路有頭門、天井,天井兩側有行廊,裡面是正堂,懸掛“永興堂”木匾,東面有一祠堂,與中路有青雲巷相隔。襯祠原是家塾,請老師在村祠里教書,學童則會定期給老師送米,當做學費。
祠堂於1995年和2007年重修,重修後頭門保留原來的硬山頂,灰雕龍舟脊,兩扇紅色木大門,樸實莊重,有花崗石門夾、門枕石。木製門匾,紅底金字“簡氏宗祠”。門廊次間有花崗石包台,上置兩根花崗岩檐柱,柱上有魚(龍)形石挑頭,前檐柱與山牆間架石蝦弓梁,下有石雕雀替,蝦弓樑上的斗拱已不知去向。後座保留天井、行廊和正堂的格局布置,採用砼框架結構,並在上面加蓋兩層鋼筋混凝土樓房,襯祠改成三層小洋房,而青雲巷也變成小洋房的樓梯。
德敬潘氏公祠
德敬潘氏公祠
(9)德敬潘氏公祠
德敬潘氏公祠位於赤沙村北約榮陽里,因風吹雨打,蟲蟻蠹蝕傾毀,1997年用鋼筋混凝土重修祠堂,整個建築如不細心辨認已很艱難和周邊的居民區分開來,只有門匾上“德敬潘氏公祠”幾個大字,依然見證著廣州市海珠區祠堂文化的變遷。
祠堂在原來的位置上重建,保留了廣州鄉村祠堂固有格局,前門廳,兩邊行廊,中間天井,然後正廳;門廳採用人字山牆青筒瓦,行廊則改成兩個小間,和正廳一樣做成鋼筋混凝土板房屋面並加建;門廳牆面用水磨石,內牆抹灰,水泥地面,側牆與后牆直接在紅磚上勾縫。
潘姓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後代。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個兒子畢公高,在西周初年被封在畢,建立畢國,後來畢公高又封自己的兒子季孫在潘,季孫的子孫就用封邑作為自己的姓氏,從此姓潘。
遠祖在唐代自溧陽遷河南滎陽,再遷福建泉州,又遷興化、長樂、瓜山。赤沙村潘氏的遠祖是由河南入閩的第一代殷皇公,官封“潮州別駕”,第九代為宋代明儒福建瓜山潘炳,再傳至第二十八世思字輩。
南宋咸淳四年(1268),廣東南雄人潘思誠考取進士,后逃亡到廣州。其五世孫潘克常從番禺化龍鎮細虛攜子潘宗臚遷居珠村。在珠村,潘克常再娶妻趙氏,生三子。長子潘南嶽,字粵鄒,后遷居棠下上社,成為上社潘氏基祖。二子潘清旒后遷居石牌,成為石牌潘氏基祖。三子潘長吉后遷居沐陂,成為沐陂潘氏基祖。因此,潘克常被珠村、棠下、石牌、沐陂四村潘姓奉為共祖。而赤沙潘氏,據說是從石牌遷移過來的。
赤沙,曾又名赤水,因村內四周環水,碧水長。實際上,整個海珠區也四周環水,環繞水,端午節的賽龍舟成為每年盛事。海珠區的村落,幾乎每條村都有屬於自己的龍舟,龍舟吉祥,不但有比賽,還有行鄉的習俗。據該村的滿叔介紹,德敬潘氏公祠的重建,也與龍舟有關。每年周邊龍船來到赤沙,因為沒有祠堂,都只能在村口迎接,連個聚腳的地方也沒有,於是大家便建議重建祠堂。村裡以男丁進行集資,並得到珠村、棠下、石牌、沐陂等九條村的潘氏同仁資助,德敬潘氏公祠才能重建,祠堂的牆壁上還掛滿當年祠堂落成各村同仁送來的鏡面。
浩右馮公祠
浩右馮公祠
(10)浩右馮公祠
浩右馮公祠位於赤沙村北約大街大樹東,是赤沙村保存較為完好的祠堂。
“沿溪而建,坐北朝南,臨田見水。”廣州海珠區的祠堂,基本都可以用這十二個字來概括。浩右馮公祠也不例外,坐北朝南,旁邊有較大的河涌經過,祠堂前有塊地堂,供家族集會、設宴和秋收曬穀,地堂前修有魚塘,魚塘附近都是肥沃的農田和果林。原來祠堂地面比外邊高几十厘米,門廳與地堂有三級階梯,階梯兩邊有波浪形垂帶作上馬石之用,後來因為道路建設把地面填高了,階梯隨之被填埋,只露出波浪形垂帶上端。
該祠堂建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三間三進,人字封火山牆,灰塑龍船鳳尾脊,碌灰筒瓦。前廊立花崗岩柱。梁架為月梁,無雀替,石雕柁墩,異形斗拱,馬形挑頭。門樑上有“文化大革命”時期用紅油漆寫下的“毛主席萬歲”五個大字,上面是門匾,黑框白底黑字書寫著“浩右馮公祠”。據說這個門匾在“文化大革命”時被拆下來,原本要被劈了當柴火,守夜的人看它結實,用來當床板才得以保留下來。門廳進去是天井,天井兩邊的行廊,因年久損壞,1985年重修時,改成砼結構,平頂,檐口裝有木格子,兩邊各有一個台墩,分別刻有梅、蘭、竹、菊,別有一番特色。天井、行廊進去是永錫堂,原來的堂匾已損壞,現在的堂匾是2007年重新製作的,永錫堂柱子上掛有下沙“老表”送過來的對聯:“雄越維球贊志廣書聲起茂,初開重煥耀成源著振祥光”。
據馮氏族人介紹,這是赤沙馮氏的字輩聯。據說馮氏世居北平(今北京),始祖玄雄五子翼之,字廷弼(據黃埔村馮氏族譜記載:始祖名弼,名廷相),在朝內官封至大理寺正卿平事。在南宋時,避亂南遷至廣東南雄,娶白氏為妻,生五子。后南宋滅亡,元軍南下,廷弼在京,生死未卜,由白氏帶五個兒子擇地安身。五個兒子長大後分居各處:長子元龍居番禺,次子應龍居新會,三子攀龍居鶴山,四子化龍居黃埔,五子振龍居增城。后稱其為“五龍入粵”。而赤沙馮氏是三子攀龍(鶴山)的分支,從鶴山去了順德杏壇,再來到赤沙定居。
祠堂曾經是書院,赤沙西北約的人都來這裡讀書,從這裡可以知道,赤沙馮氏與黃埔馮氏同宗同源。以前娶老婆會在行廊掛紅,還有趕豬(新)郞以及過年的時候“打餅”等習俗。“打餅”時,家家戶戶都互相幫忙踏米餅:先將大米炒好,用石磨碾成粉,加糖、水和面,放入模具中用木槌敲打,最後煎熟製成,那時候只要聽到打餅的聲音,就知道快過年了,現在不少人家都還保留著以前打餅用的木槌。這些習俗給後人留下不少溫暖的記憶。
關帝廳(曾、張、何三姓祠)
關帝廳(曾、張、何三姓祠)
(11)關帝廳(曾、張、何三姓祠)
關帝廳隱藏在赤沙村西華坊巷子深處,供奉著義薄雲天的武帝關雲長,2009年拆除重建成一棟普通的三層砼樓房。由於關帝廳沒有掛匾,從外面看根本無法和普通民宅區別,那深掩的大鐵門上貼著兩個大大的雙喜,個大門旁邊牆上貼滿的赤沙村農村第十合作社公示,都無法勾起那曾經輝煌的年代……
初聞關帝廳,常會被誤認為是廟宇。其實,關帝廳是祠堂,而且是赤沙村曾、想、何三姓的公祠。三姓共一祠,這在廣州較為少見,據說是因為以前赤沙比較偏僻,東約、南約、西約、北約和中約並不相連,西約附近還有大片的竹林,村子相對孤立,而且附近土匪猖獗,(據說抗日時期,日本鬼子來到赤沙,看到西約四周茂密的竹林,都不敢貿然進入西約。)而曾姓、張姓和何姓在赤沙村西約是小姓,戶數較少,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家園,曾、張、何三姓便聯合起來,籌建關帝廳,村裡有事商議便都會聚集在關帝廳,當然,辦喜事,如結婚、生娃娃等,也都在關帝廳擺酒席宴請親朋好友。
赤沙不像黃埔古港,水路發達,見證著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也帶來濃厚的歷史人文氣息,也不像瀝滘有“五百年祖德,十三代書香”的名門望族姓氏,雖是水果之鄉,生活卻不富裕。赤沙村史並沒有記載有功名的舉人,但據說赤沙有過武舉人,而且是赤沙西約的曾氏。那武舉人很是了得,籮筐大小的石臼,輕易就能抱起。原來中武舉人,功名傳到,俸祿獎賞隨著而到,便可宴請四方親朋好友,但那是清朝最後一次武舉,也就是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清朝內憂外患,外國的火器已經非常盛行,弓矢根本沒有一點優勢,很沒面子,此事便無人提及,漸漸被人淡忘。
據說,赤沙關帝廳張姓是從河北省清河縣遷移過來的,曾姓則是從番禺遷移過來的,而何姓就不得而知。
2009年,關帝廳由於年久破舊,赤沙曾姓、張姓和何姓三姓村民以入股的方式,集資四十多萬元,重建關帝廳。重建的關帝廳結構是普通的三層砼樓房,雖是祠堂,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很少有祠堂活動。現在,三層的樓房都外租出去。關帝廳,已漸漸成為回憶。
摯友雙沙
玉虛宮(北帝廟)
玉虛宮(北帝廟)
赤沙下沙摯友雙沙
赤沙和下沙有著兄弟手足般的情誼,這在赤沙是無人不曉的。赤沙在海珠區,下沙在黃埔區,中間隔著珠江河,兩地相距數十里。我們的友情是怎樣連在一起的,而且有100多年的歷史,可能知其淵源的人就不甚多了。
據下沙老表老人座談會回憶,他們的爺爺的爺爺說,那是160多年前的事,橫沙南友(現下沙村)有一莫氏祖墳。清明時節,赤沙莫姓族人數十人與橫沙莫氏兄弟同去祭祖。祭畢,正要啟程回家,不料雷雨交加,即收拾物品到祖墳旁廟宇避雨,由於廟小人多,很多人在廟外淋濕了衣衫。傍晚時分,雨還下個不停,看著那些被雨水淋濕了、又冷又餓的赤沙兄弟,下沙叔伯說:“老表,先進村避避雨再說!”。“老表”多麼和藹、多麼親切的稱謂。從此,赤沙、下沙便以“老表”相稱。進村后,下沙老表又是拿衣物,又是鋪床板,又是燒火做飯,硬是把兄弟留住一宿。翌日,雨過天晴,下沙老表深情地把兄弟們送了回家,兄弟們被老表的深情厚意深深感動,此後你來我往,從間斷。
赤沙玉虛宮內碑記曾有載:清道光28年(距今156年)重建時,橫沙鄉南友(即下沙)贈有鐵香爐一尊,錫鑄香案一副,以表玉虛宮重建之賀。
赤沙龍船
赤沙龍船
也在下沙廟祠落成之際,赤沙玉成堂曾贈與楹聯以示慶賀,可惜年久屢遭劫難,只剩下聯依稀可辨幾字“疇而食德孝孫……祀”,而“赤沙玉成堂”字樣卻清晰無損。據考,這楹聯有100多年歷史。
1957年,赤沙擬造新龍船一艘,由於木料不足,下沙老表得知后,即把自己的龍船拆下,送木到赤沙,並裝成新船。20世紀70年代,一年夏種時節,赤沙部份生產隊缺乏秧苗,還有相當一部分稻田無秧可插。下沙老表得知,即表示可以提供秧苗,以解燃眉之急。赤沙社員即帶上鍋碗瓢盆、柴米油鹽,到下沙拔秧。下沙老表除派人幫忙外,還把他們帶去的炊具、菜米全部“繳械”,拔完秧后,全部到祠堂共進午餐后才可“放行”。後來得知,下沙老表把秧苗讓給后,自己把秧地犁翻種上番薯,這是多麼無私的高尚風格啊!
珠江可把兩地隔開,情誼卻將兄弟緊連。現在,不論何方有困難或有喜慶,都會全力相助,傾情助慶。我們深信,赤沙、下沙160多年的摯友之情,會象珠江水那樣,長流不息,世代相傳。

社會


教育

有廣東財經大學(原廣東商學院),廣東省海洋工程職業技術學校(原廣東省水產學校),廣州市土地房產管理職業學校,廣州市新滘中學(何貴榮校區),廣州市海珠區赤沙小學,海晏幼兒園和赤沙幼兒園,擁有好的教育資源。

交通


赤沙路橫穿整個村域,村子的南邊是新滘東路。赤沙村範圍內擁有的公交站點有赤沙總站(廣東財經大學)14路、37路、18路、761路、467路、夜56路、夜8路;新滘東路總站(赤沙市場)206路;赤沙牌坊、新滘東路東、赤沙鄉、赤沙路中、北山路口,途徑公交有250路、264路、264A路、762路、764路、801路。在建廣州地鐵11號線赤沙滘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