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白馬寺

洛陽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21公里處,北依邙山,南臨洛河,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建立之後,中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目前,白馬寺佔地面積約為200畝,根據白馬寺佛教文化園區規劃,白馬寺的面積將達到1300畝,成為中國面積最大的佛寺。

目錄

正文


據傳東漢永平七年(64),明帝聞西方有異神,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據《冥祥記》《高僧傳》等記載,永平十年,他們與中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齎佛經、佛像回洛陽。初居鴻臚寺,后以鴻臚非久居之館,次年詔令於雍門外別建住所。因為僧人是為天竺來的客人,仍然以賓禮對待,因此,住所名延續用“寺”。“白馬”之名來源有兩個:1、據《高僧傳》記述:“外國國王嘗毀破諸寺,唯招提寺未及毀壞,夜有一白馬繞塔悲鳴,即以啟王,王即停壞諸寺,因改招提以為白馬”;2、據《洛陽伽藍記》所載,漢明帝遣使求法,“時白馬負經而來”,后以為寺命名。
據說當時建造格式仿照印度祗園精舍,中間有塔,殿內有壁畫。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傳為中國漢譯佛典之始。同時譯的還有《十地斷結》《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等,已佚失不傳。
東漢時絕大部分佛經都在洛陽翻譯,該寺是最重要的譯館。《開元釋教錄》記載,三國魏時共有譯經沙門四人,除安法賢外,曇柯迦羅、康僧鎧、曇無諦等都在寺內譯經。如嘉平二年(250)曇柯迦羅譯出《僧祇戒心》,以當地梵僧舉行受戒的羯磨之法來傳戒,被稱為中土戒律之始。
西晉時,先後在寺內譯經傳法者有竺法護、安法欽、法立、法炬等,均為釋門巨子,頗有建樹。唐代的白馬寺比魏晉時期有較大的發展。武則天執政后,白馬寺由其親信薛懷義主持,因而成為宮廷的重要寺院。后經千餘年,屢有興衰。
現寺內存有天王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等殿堂及古清涼台遺址;建築、雕塑、碑刻等多為明、清遺物。山門內東西兩側相傳有為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人修建的墓,均擁土為堆,古木森蔚。寺東南有密檐式舍利磚塔一座,名齊雲塔,建於金大定十五年(1175),風格與西安薦福寺小雁塔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