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寨
國家4A級景區
位於三元區國家森林公園格氏栲景區西北5公里的岩前鎮忠山民俗村。歷經千年的鄉間古鎮,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和民風民俗,更憑藉滿目綠意的景緻入選“福建最美的十大鄉村”。十八寨歷史悠久,古風淳樸。相傳舊時村子是由大大小小18個寨子組成,故古名十八寨,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現有保存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古建築二十餘座,民間還流傳著許多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民俗。
村落中古老的建築群掩映於群山綠樹的疏影中,錯落在青瓦白牆的普通鄉村居所間,為溪水、稻田和竹林所環繞。磚雕石刻、牌匾楹聯舊態斑駁,卻依然精美。各式各樣的老房子,保存良好的多是元、明、清時建造的:四賢祠、庄氏宗祠、楚三公祠、楊氏三公祠、陳家祖屋、萬安橋、文昌閣、蒙古墓……輕輕地走近,甚至可以聞到空氣中若有若無的木頭腐朽時潮濕卻略帶甘甜的味道。每一塊青磚每一片瓦礫,都堅守著這片古村獨有的記憶。
十八寨位於國家4A級旅遊區——三明格氏栲國家森林公園西北5公里處。岩前自古“前有十八寨、後有十八坑”,忠山原名十八寨(中心寨),明洪武年間始更名,其開拓者最早為鄧、羅、曹三姓人,據今約有一千多年。十八寨歷史久遠,唐朝會昌年間起就已十分繁榮,集資興興建永興庵,元代築圍牆建城門,明代修橋鋪路興水利,至清代順治年間已有十姓十三公聚集而居,戶列四百餘煙。
蒙古墓
古老十八寨商業街-VEGAN
三明市十八寨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是三明一家專業的旅遊開發、廣告策劃公司。對旅遊景區、古城鎮、古民居的開發及廣告策劃;對住宿、餐飲業的投資;花卉、果蔬、苗木的種植;家禽的養殖;銷售工藝品、農畜產品。
十八寨
楚三公祠
楚三公祠位於忠山村西南部,楚三公祠是忠山楊氏第十三世楊楚三所建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佔地面積7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為兩進位穿斗式硬山頂木構建築。
元代石橋
建於村西的仁溪之上橋長37米(其中橋樑24米、東端引橋7米、西端引橋6米),兩墩三孔,船形橋墩,橋墩、梁、橋面、欄桿等均用花崗岩條石或方形石築成。東西向與原阜成門相通。
蜈蚣街
元至正年間,鄉宦羅浩然所建,是忠山村的一條官道同時又是繁華的商業街道。蜈蚣街共分三段,全長600餘米,後街由元帥亭至來紫閣長260米,中街從巷頭至隆武橋橋頭約150米,前街從文昌閣下至楊楚三公祠門口長約190米,街面中間用花崗岩條石豎向平鋪,再由等長的石板條橫向平鋪,寬約1.2米—1.5米,中脊凸弧,當地人稱之為“蜈蚣街”。由此而界定的忠山古街格局沿襲至今,數百年來沒有改變。
姜朝奉瑩
位於忠山村中部系元代姜朝奉墓,處在古建築群當中,這也是客家祖地古代村落建設的又一特點。地上部分為八角形攢尖頂,樣式採用蒙古人喜歡的蒙古包式,其邊以荷葉裝飾,墓體由八塊花崗岩片石雕琢后合扣而成,每片石寬0.6米,高0.9米,西面正中陽刻“天水祖考姜百廿二朝奉之塋”其邊框上陰刻“大元至正二年”字樣。
永興庵
始建於宋咸淳年間,背倚大山,佔地面積13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二進位,前門樓為重檐懸山頂式。永興庵由前大坪、門樓、前廳、迴廊、天井、正堂幾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