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潰瘍
角膜潰瘍
角徠膜潰瘍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眼科疾病。角膜潰瘍的病因複雜,各種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自身因素等都可以引發角膜潰瘍,外傷與感染是引起角膜潰瘍的常見原因。角膜潰瘍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角膜病變,通常伴隨視力下降,眼部紅腫、疼痛、畏光、流淚、眼瞼痙攣等。角膜潰瘍以藥物治療為主,部分可治癒,藥物治療無效時可行手術治療。角膜潰瘍可導致視力下降,感染如未控制,則導致角膜壞死穿孔、眼內容物脫出或全眼球炎,角膜瘢痕化、血管化。若及早治療,大多數角膜潰瘍預后較好;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明顯的角膜瘢痕,影響視力。
● 眼科
● 本病可由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也可由老年人局部營養障礙,免疫性、神經麻痹性及暴露性等因素引起。常見的臨床類型有細菌性角膜潰瘍、真菌性角膜潰瘍、病毒性角膜潰瘍、蠶蝕性角膜潰瘍等。
● 是角膜在受到損傷之後由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綠膿假單胞菌等病菌引起的角膜缺損及缺損區下角膜基質壞死的化膿性感染。
● 多為角膜外傷后感染或剔除角膜異物感染所致。
● 一些局部乃至全身疾病,如乾眼症、慢性淚囊炎、配戴角膜接觸鏡、糖尿病、免疫缺陷、酗酒等,也可降低機體對致病菌的抵抗力,或造成角膜對細菌易感性的增加。
● 是真菌直接侵入角膜感染所致。
● 常見的致病真菌有鐮刀菌屬、麴黴菌屬、彎孢菌屬、念珠菌屬等。
● 多見於農民或戶外工作人群,外傷是最主要的誘因。
● 亦可見於長期患其他性質的角膜炎時繼發感染真菌者。
● 應引起重視的是,真菌性角膜潰瘍即使角膜未發生穿孔,其病原體也可侵入眼內,發生真菌性眼內感染。
● 常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所致,也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
● 機體免疫力下降時易患此病。
● 病因不明。
● 可能的因素包括外傷、手術或感染,如寄生蟲感染、帶狀皰疹、梅毒、結核、丙型肝炎等。
● 可能是體液免疫為主、細胞免疫為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角膜潰瘍有典型的眼部癥狀。
● 視力下降
● 畏光
● 流淚
● 眼痛
● 眼瞼痙攣
● 嚴重時上述癥狀更加明顯,睜不開眼、眼痛難忍、視力減退。
● 確診角膜潰瘍依據視力檢查、裂隙燈檢查、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角膜刮片Gram和Giemsa染色檢查、角膜共焦顯微鏡檢查等。
● 可發現患者視力減退情況,有助於疾病診斷。
● 可觀察角膜有無病變,可輔助診斷。
● 可見角膜上皮損傷情況,有助於疾病診斷。
● 可了解角膜感染的病因情況,如找到細菌,可結合臨床特徵作出初步診斷。
● 是非侵入性檢查手段,適用於感染性角膜潰瘍的早期病因診斷,對於真菌性角膜潰瘍和棘阿米巴角膜潰瘍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 醫生根據病史、癥狀、裂隙燈檢查、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等診斷角膜潰瘍。
● 患者眼部有外傷史或感染史。
● 患者出現視力下降、眼紅、疼痛、畏光、流淚、眼瞼痙攣等。
● 裂隙燈下角膜病灶區可見水腫,角膜上出現白色小點或片狀浸潤,潰瘍底部灰白污穢,潰瘍邊界清晰。
● 角膜熒光素染色檢查可見角膜破損處染色。
● 本病需要與角膜炎、結膜炎等疾病相鑒別。
● 如果出現患眼異物感、灼燒感、眼紅、癢、分泌物明顯增多等,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不可自行診斷、用藥。
● 醫生通過檢查可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角膜潰瘍主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積極控制感染,促進癒合,減少瘢痕形成。多採用藥物治療,必要時可行手術治療。
● 角膜潰瘍需及時控制感染,針對致病微生物用藥。
● 細菌感染者應用敏感的抗生素滴眼劑點眼。
● 病毒感染者應用抗病毒眼液點眼,聯合應用干擾素可提高療效。
● 真菌感染者應用抗真菌藥物,但目前缺乏高效、低毒、廣譜的理想藥物。
● 口服大量維生素C、維生素B有助於潰瘍癒合。
● 嚴重的患者需全身應用抗生素。
● 藥物治療無效,病情急劇發展,可能或已經導致潰瘍穿孔、眼內容物脫出者,需施行角膜移植手術。
● 若真菌性潰瘍已侵入前房引起真菌性眼內炎,預后非常差者,可進行眼球摘除術。
● 可導致角膜變薄、穿孔,若不及時治療可留下永久性瘢痕化,影響視力。
● 部分潰瘍患者可以完全治癒。
● 病情較為嚴重者,可能發生角膜穿孔、角膜瘢痕化等癥狀,預后非常差者甚至需要摘除眼球。
● 日常生活工作中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避免用臟手接觸眼睛。
● 注意眼部衛生,不與其他人共用洗臉毛巾和臉盆,避免交叉感染。
● 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用眼過度。
● 角膜潰瘍多由外傷、植物損傷引起,相關工作中需佩戴護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