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櫱

小櫱

小櫱,常綠灌木,高1-2米。老枝圓柱形,暗灰色,幼枝淡黃色,具棱槽及疣點;莖刺三分叉,無槽,長1.5-2厘米,與枝同色。

形態特徵


葉革質,橢圓形、卵狀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至倒卵狀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長2.5-4.5厘米,寬1-1.5厘米,先端急尖,具1刺尖頭,基部楔形,上面暗綠色,中脈明顯凹陷,側脈清晰可見,背面淡綠色,中脈明顯隆起,側脈不顯,兩面網脈顯著,不被白粉;葉緣通常平展,每邊具3-8刺齒,有時具1-2刺鋸齒;近無柄。花7-15朵簇生;花梗長5-12毫米;花黃色;小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長約2.5毫米,寬約1毫米;萼片2輪,外萼片披針形或卵形,先端漸尖,長約3.5毫米,寬約2毫米,內萼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橢圓形,先端漸尖或純,長8-9毫米,寬約3.5毫米;花瓣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約4-5毫米,寬約3.2毫米,先端全緣或淺銳裂,基部楔形,具2枚分離腺體;雄蕊葯隔先端微延伸,截形;胚珠2-3枚,具短柄。漿果卵狀,長約9毫米,直徑約5毫米,頂端具短宿存花柱,微被白粉。花期3-5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對光照要求不嚴,喜光也耐蔭,喜溫涼濕潤的氣候環境,耐寒性強,也較耐乾旱瘠薄,忌積水澇窪,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生長最好,萌芽力強,耐修剪。

主要價值


主治:去心腹中熱氣,殺諸蟲,治血崩。釋名:子櫱、山石榴。氣味:苦、大寒、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