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流

詞語

習流,漢語詞語,指水師。今從后說。亦謂熟習水性。

歷史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乃發習流二千人,教士四萬人,君子六千人,諸御千人,伐 吳。”
司馬貞 索隱謂習流為“流放之罪人,使之習戰,任為卒伍,故有二千人。”然 徐天祐 《吳越春秋注·勾踐伐吳外傳》以為“笠澤 之戰, 越 以三軍潛涉,蓋以舟師勝,此所謂習流,是即習水戰之兵。” 顧炎武《日知錄·史記注》亦以“習流謂士卒中之善泅者別為一軍。《索隱》乃曰流放之罪人,非也。”今從后說。亦謂熟習水性。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彼鋸牙而鉤爪,又巡 江 而習流。”
清·貝青喬《咄咄吟》:“新募餘皇慣習流,分成偏伍聚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