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

課堂內外雜誌社出版雜誌

《大學(研究版)》是由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管,課堂內外雜誌社、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大學雜誌社編輯出版的特殊教育領域期刊。

基本介紹


《大學》(學術版)(原名《大學·研究與評價》,以下簡稱《大學》)以“傳播大學理念,豐富大學文化,促進大學發展”為辦刊宗旨,崇尚“有文化的學術”和“有學術的文化”,推行站在文化發展與創造的視野上對大學複雜的現實問題與事件進行深刻觀察、思考和研究,同時又以便於文化傳播與弘揚的簡約方式對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可讀性強的表達,實現學術與文化的結合。
我們期待:讓《大學》走進大學,讓《大學》服務大學,讓《大學》引領大學,讓《大學》成就大學!讓《大學》成為我們的精神家園!
《大學》的欄目將調整為八個板塊,用稿原則與規範也將進行相應調整(詳見《用稿原則和規範》)。
l高端訪談
——推出對各國政府或國際組織的官員、大學校長、學者、企業家等人士的訪談,讀者可從中了解社會各界高端人士對如何辦大學的思考。
l學人語思
——推出對大學的理性思考,讀者可從中認識現代大學理念,體驗大學文化。
l理論前沿
——推出有關大學理念、大學制度、學科建設、教學改革、教師發展、研究生教育、大學評價等專題內容的理論思考或政策分析文章,讀者可從中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論發展與學術前沿。
l專題調研
——推出有關高等教育發展狀況、重大政策實施以及改革中的重要問題的調查報告,讀者可從中認識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l經典案例
——推出直屬高校、地方高校、高職高專、民辦高校的成功辦學案例或特色辦學經驗剖析,讀者可從中體驗大學的多樣化發展模式,領略不同大學追求高水平發展的戰略與舉措。
l域外視界
——推出有關境外大學發展歷史、現狀與問題的研究成果,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l新書評介
——刊登新書訊息,讀者可以了解大學研究最新動態。

辦刊歷史


2006年12月,《大學·研究與評價》創刊,刊期為月刊。
2009年第10期起,該刊更名為《大學(學術版)》。
2012年,該刊成立雜誌理事會。
2014年4月,該刊更名為《大學(研究版)》。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大學(研究版)》主要設置高端訪談、學人語思、理論前沿、專題調研、學術爭鳴、經典案例、域外視界、新書評介等八個欄目。
欄目名稱欄目簡介
高端訪談推出對各國政府或國際組織的官員、大學校長、學者、企業家等人士的訪談,讀者可從中了解社會各界高端人士對如何辦大學的思考
學人語思推出對大學的理性思考,讀者可從中認識現代大學理念,體驗大學文化
理論前沿推出有關大學理念、大學制度、學科建設、教學改革、教師發展、研究生教育、大學評價等專題內容的理論思考或政策分析文章,讀者可從中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論發展與學術前沿
專題調研推出有關高等教育發展狀況、重大政策實施以及改革中的重要問題的調查報告,讀者可從中認識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學術爭鳴推出學術沙龍,就社會關注的大學改革與發展中的熱點、難點以及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重要問題進行探討,讀者可從中聆聽百家之言,感受與眾不同的專業力量
經典案例推出直屬高校、地方高校、高職高專、民辦高校的成功辦學案例或特色辦學經驗剖析,讀者可從中體驗大學的多樣化發展模式,領略不同大學追求高水平發展的戰略與舉措
域外視界推出有關境外大學發展歷史、現狀與問題的研究成果,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新書評介刊登新書訊息,讀者可以了解大學研究最新動態 
截至2015年1月,《大學(研究版)》編輯部有編輯9名、美編1名,編委會有顧問4名、編委24名。
編輯羅建平王春春王紓楚曉琳桂慶平姜朝暉饒燕婷劉文權孫繼紅
美編王冰
顧問陳維嘉周遠清顧海良潘懋元
編委盧曉中盧彩晨史靜寰葉之紅劉貴華鄔大光吳躍文張應強張男星
陸根書陳學飛周川周作宇胡建華徐小洲閻光才程方平董澤芳
董奇謝仁業熊慶年[日]金子元久[美]William Lan[俄]妮娜·鮑列夫斯卡婭

辦刊成果


根據2020年9月28日中國知網顯示,《大學(研究版)》共出版文獻2672篇。
根據2020年9月2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大學(研究版)》共載文1757篇,基金論文575篇。
收錄情況。
《大學(研究版)》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收錄。
影響因子
根據2020年9月28日中國知網顯示,《大學(研究版)》總被下載561592次、總被引9403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241、(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151。
根據2020年9月2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大學(研究版)》被引量為2948篇、下載量為24417篇;據2018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來源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49,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70種)中排第3770名。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大學(研究版)》以“傳播大學理念,豐富大學文化,促進大學發展”為辦刊宗旨。
投稿須知
一、投稿內容
字數:5000—6000字為宜;中英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作者姓名;作者簡介(包括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單位地址,郵編,E-mail,聯繫電話);中英文摘要,一般為100-300字,請闡明文章的觀點及研究方法等;中英文關鍵詞,一般為3-5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正文;註釋(腳註);參考文獻。
二、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依次包括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出版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獻出處或電子文獻的可獲得地址,文獻起止頁碼,文獻標準編號。
請作者分別以發郵件和郵寄的方式,給編輯部提供電子稿及列印稿各一份。請勿一稿多投。稿件投寄后2個月內未接到該刊用稿通知,可自行處理;恕不退稿。
註:1. 在不違背作者基本觀點的基礎上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刪改,不同意者請在投稿時說明。
2.該刊所發文章觀點皆屬作者個人觀點,文責自負。
3.凡向該刊所投稿件,若錄用,該稿件的複製權、發行權、信息網路轉播權、翻譯權、彙編權等權利在世界範圍內自動轉讓給該刊。該刊所刊發的內容已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所編製的相關資料庫收錄。凡被該刊錄用的稿件將同時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網路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務,稿件一經錄用,將一次性支付作者著作權使用報酬(即包括印刷版、光碟版和網路版等各種使用方式的報酬)。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出品人劉信中
社長蔣建華
總編簡渠
副總編赫學穎
主編張男星
編委會主任田慧生
編委會副主任徐長發、陳子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