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徠柞是一個中國漢字,多音字,念Zhà或zuò,櫟的通稱。讀Zhà時,表水名;讀zuò時,表柞木,大風子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生棘刺。葉卵形或長橢圓卵形。木質堅硬,可做傢具。葉可入葯。可作觀賞樹。

基本釋義


●柞
zuò ㄗㄨㄛˋ
◎ “櫟”的通稱:~蠶。~絲。~櫟。
●柞
zhà ㄓㄚˋ
◎ 〔~水〕地名,在中國陝西省。

詳細釋義


◎柞 Zhà
〈名〉
● ● 水名 [Zan River]。漢水支流
旬水又東,南逕 旬陽縣,與 柞水合。水西出 柞溪。——《水經注》
● ● 另見 zuò 
基本詞義
◎柞 zuò
〈名〉
● ● 櫟的通稱 [oak]。櫟屬的喬木或灌木
● ● 另見 zhà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音昨。《說文》木也。《詩·小雅》維柞之枝,其葉蓬蓬。《詩輯》柞,堅韌之木。新葉將生,故葉乃落,附著甚固。
又《前漢·武帝紀》行幸厔五柞宮。《張宴曰》有五柞樹,因以名宮也。
又《唐韻》則落切,音作。義同。
又《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
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
又大而外也。《考工記》鍾侈則柞。
又《類篇》助伯切,音斮。捕獸檻中機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謂柞㮙也。
徠又《集韻》仕下切。同槎。衺斫也。
又《集韻》實窄切。齧也。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柞蠶、柞樹。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沙頭角腔] zia5 [客語拼音字彙] zog5 [台灣四縣腔] cok7 [客英字典] cok7 [海陸豐腔] cok7 [梅縣腔] cok8
◎ 粵語:zaa6 zaak3 zok6
◎ 潮州話:za3
上古音系
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ʔsaːɡ
zaːɡ
廣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則落鐸開入聲一等開口入十九鐸tsɑktsɑktsɑktsɑktsɑktsɑktsakzuocakzak木名又音昨
在各鐸開入聲一等開口入十九鐸dzʱɑkdzɑkdzɑkdzɑkdzɑkdzɑkdzakzuo2zakdzak木名又音作
蒙古字韻
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音譯音譯 修正音譯 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ꡐꡓtsawdzaw入聲

詞語辨析


鄭碼:FMID,U:67DE,GBK:D7F5
筆畫數:9,部首:木,筆順編號:1234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