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張友良的結果 展開

張友良

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張友良,男,博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1972年6月出生於湖北省武穴市。現任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個人信息


張友良,男,博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
1972年6月出生於湖北省武穴市;
1995 年本科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
張友良[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張友良[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98 年在武漢理工大學獲得岩土工程碩士學位; 2003 年於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獲得固體力學博士學位;
2004.4-2005.6 獲英國皇家社會(Royal Society)獎勵,在英國Durham University從事岩土工程大規模并行計算研究。同年受中國科學院資助,在英國做訪問學者;
2005.12-2008.5 年,受聘於英國著名大學Durham University工作,參加英國EPSRC 和歐盟國際合作項目MUSE 等項目有關多場耦合問題方面研究;
2008.5-2009年在英國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大學工作。

學術成績


張友良博士長期從事岩土超級模擬計算、地下工程、滑坡工程等方面工作。
張友良博士在岩土工程的數值方法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自主開發了飽和與非飽和、多相、多物質、并行、非線性三維岩土有限元程序FEMUSE。在全局優化高性能演演算法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基於經典粒子群演演算法基礎上提出了改進的并行雜交粒子群演演算法hmPSO。該演演算法在經典粒子群演演算法上引入局部快速搜索演演算法,並在搜索過程中自適應調整搜索空間以加速收斂。該演演算法的先進性在於大量參數的同時識別以及利用大型并行計算機實現演演算法高效快速。在大型岩土工程精細計算、超級模擬方面,利用高性能GPU并行計算機群組成超級計算平台實現了岩土工程大規模高性能有限元并行計算,採用區域分解演演算法和“分而治之”的并行策略開發并行耦合有限元程序,解決了單個PC機上難以解決的規模和時間問題,實現了岩土大規模有限元并行計算,可以對大型複雜岩土工程進行精細計算。
在岩土工程高級本構模型多個參數的確定方面,提出了高等本構模型參數的“數值-試驗方法”,並利用“數值-旁壓實驗方法”實現了非飽和土本構模型BBM中多達8個參數的識別。
主持設計了多個大型滑坡和高邊坡穩定性分析和防護設計,包括多個大中型三峽庫區滑坡和高速公路高邊坡等。他將智能預測和反分析技術、滑坡可視化和并行計算技術相結合,實現了大型滑坡智能可視化信息化施工技術;自主開發了用於工程優化設計的滑坡穩定性分析、抗滑樁設計等多套專業軟體。
主持和參加了英國EPSRC項目、歐盟國際合作大型項目MUSE 、英國Royal Society 資助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 以及國家863 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項目。發表論文3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錄文章十多篇,擁有軟體著作權2 項,專利權1 項,在多個國內外會議上宣講了大會論文。